1、疟 原 虫,第八节,疟 原 虫,世界性分布(102 个国家)WHO报告: 每年3亿新病人 2,300 万人死亡,疟原虫种类: 130多种,人体寄生4种,间日疟原虫 :多 三日疟原虫:少 恶性疟原虫:局部 卵形疟原虫:几例,我国:50 年代 3000万人 1980 40万人 1990 11.7万人 2000 30万人典型症状:周期型寒战、发热 出汗(“瘴气”)宿主:人(中间宿主) 蚊(终末宿主),经历100年几代人研究 ,才阐明四种人疟原虫的生活史,虽然形态有差异,但发育过程基本相同。以间日疟原虫为例。,一、形态,1.疟原虫红内期形态: 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 裂殖体:未成
2、熟裂殖体和成熟裂殖体 配子体: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二.生活史,1.在蚊体内发育 2.在人体内发育,配子体,人,蚊,子孢子,生活史 人:无性繁殖 裂体增殖 虫媒传播型 蚊: 有性繁殖 配子生殖 无性繁殖 孢子增殖,人体 无性 蚊叮 蚊体 雌蚊吸血,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红细胞内裂体增殖,配子体形成,配子生殖,孢子生殖,子孢子,有性,1.在蚊体内发育,蚊胃腔内配子生殖 有性蚊胃壁内孢子增殖 无性,在蚊体内发育,雄配子体 出丝现象 雄配子(小),雌配子体 减数分裂 雌配 子(大),合子,动合子 卵囊 核分裂,子孢子 随血淋巴到涎腺 蚊叮咬,核融合,5h后 胃壁 2-3d 8-9d,16-24h,子孢子(
3、感染阶段),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入血,侵入红细胞,2.在人体内发育(1).在肝细胞内发育:红细胞外期雌蚊叮咬30分钟,肝细胞,红外期为潜伏期,无明显症状,子孢子的分类,(1).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脏后立即进行裂体增殖的子孢子。(2).迟发型子孢子: 这部分子孢子进入肝脏后不立即进行裂体增殖,有休眠期(最长105天)。,2.在红细胞内期的发育,肝细胞破裂、裂殖子发育侵入红细胞,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雌、雄配子体,几次裂体增殖后,三.致病及其机理,红内期裂体增殖是致病阶段。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引起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及退热三个连续阶段。伴头痛及全身酸痛、贫血、脾肿大等。,潜伏期:子
4、孢子入侵到疟疾发作,间:11-25天(14),长者1-2年恶:7-27天(12)三:18-35天(30)卵:11-16天(12),1.疟疾发作(图),(1)典型症状: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周期时间与红内期裂体增殖一致。即:间日疟及卵性疟: 隔日发作一次 恶性疟: 初为隔日,后为每日一次 三日疟: 隔两天发作一次,(2)混合感染出现不典型发作,如: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感染;非流行区人群进入流行区;儿童感染。,(3)发作机理,外源性热源质(虫代谢产物)和内源性热源质(裂体增殖破裂红细胞释出物,被多核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被刺激所产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4)伴随其它症状,面红、口渴
5、、上吐下泻、呼吸急促、速脉、小儿惊厥、昏迷。,2. 再燃,(1)机理初次发作后,少数疟原虫因抗原变异残存于红细胞内,在一定条件下(如特异免疫力下降),红内期原虫大量增殖出现疟疾发作的临床症状。,2.复发,(1) 定义:初发后红内期疟原虫被消灭,经过一段潜伏期(数周到年余),又出现原虫血症及疟疾发作。(2) 复发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3) 机理:不很清楚,子孢子休眠学说,迟发型子孢子,其在红外期的发育受遗传基因控制。近期复发(三个月内)远期复发(三个月以上)热带型间日疟近期内连续复发,3.贫血及其机制,(1)红内期裂体增殖,破坏红细胞。(2)脾功能亢进:巨噬细胞集聚与吞噬力加强,Hb被原虫转化为
6、疟色素被巨噬细胞吞噬。(3)红细胞生成障碍,骨髓造血功能障碍。(4)产生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如隐藏抗原暴露,虫分泌半抗原附着红细胞等。,4. 脾肿大,初期 反复发作 疟色素 脾充血 淋巴样M增生 灰黑色 高度纤维化、胞膜增厚 (脾重300-1000克,正常150克),5.凶险型疟疾,多由恶性疟原虫引起,少数为间日疟引起。血中查见疟原虫(Pf)并排除其它疾病,符合下列表现之一者: 超高原虫血症 持续6hr昏迷或意识障碍者 重症贫血 黄疸 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 肾衰(尿量 400ml /天) 高热,四.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确诊 厚血膜涂片与薄血膜涂片 采血时间:发作后3-10
7、 h 2.血清学诊断:辅助 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评价、疗效考核 3.PCR、DNA探针、单抗/多抗,五.流行病学,1.地理分布,2. 流行因素,(1).传染源:雌、雄配子体携带者 (2).传播途径: 主要途径:蚊虫叮咬吸血传播 次要途径:输血 (3).传播媒介: 按蚊全球按蚊450种,8种传播疟原虫 常见:中华、嗜人、微小 局部:大劣(海南),(4).易感人群 :“先天免疫者”除外(遗传、婴儿)。 (5).自然因素:地形与生态、季节与气温、雨量 (6).社会因素:经济、保健、人口流动、习惯,3.流行特征,地方性、流行性(暴发)、季节性地方性流行和暴发性流行是两种基本形式,可单独存在,可交替发生,均有季节高峰。,六.防治原则:综合防治,灭蚊、驱蚊局部消灭蚊孳生环境个人防护疫苗?治疗:预防 服药与治病?抗药性(人、蚊),生活史总结,寄生部位:肝细胞及红细胞内;中间宿主:人终宿主:蚊感染阶段:子孢子感染途径与方式:经蚊叮咬或输血感染致病阶段:红细胞内期治疗:抗疟药物预防:针对流行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