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的疾病介绍,养殖场 :张 杰2011年3月27日,鸡的病主要由什么引起?,2,霉菌病,寄生虫,病毒病,疾病一般发生过程,3,8种鸡常见疾病,4,一、鸡马立克氏病,5,MD是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的M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淋巴细胞性肿瘤。 MD引起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被列为养鸡业三大疾病之首。,流 行 病 学,传染源:病鸡和带毒鸡,病毒存在于血液,肿瘤、羽毛囊上皮,其中以后者传播作用最为重要。脱离的角化毛襄上皮、毛屑、灰尘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传播途径:高度接触传
2、染,主要是呼吸道,其次为消化道。易感动物:对鸡(尤其是集约化程度高的埸)危害最严重。多见2-5月龄鸡,应注意MD发病 日龄的提前和延后。70年代1820周龄,目前w为 514周龄。,临 床 症 状,急性内脏型:多见神经型:肢体麻痹为主要症状眼型:银眼皮肤型:毛囊形成小结或瘤状物有时可混合发生,临 床 症 状,根据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分为四型:1神经型(古典型):多见于弱毒感染或HVT免疫失败的青年鸡(24月龄)主侵害外周神经,造成不全或完全麻痹,可发生在机体一个或数个部位,通常多发生在两翅和两腿,多为一侧。腿:横卧、劈叉,姿势有特征性,翅:下垂,拖地而行。2内脏型(急性型):内脏器官发生肿瘤,缺
3、乏特征性症状,突然发病,流行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3眼型:虹膜色素(特征)消失,变为灰色,(灰眼,鱼眼、蛤蟆眼),瞳孔边缘不整,视光反应迟钝或失明。 4皮肤型:此种病型仅在宰后拔毛时发现羽毛囊肿大,形成结节或瘤状物,此种病变常见于躯干、背、大腿生长粗干羽毛部位。,诊 断,跟据流行特点、症状、剖解变化可初步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最常用,主要表现淋巴样细肥增生,活化的原始网状细胞成Iym. ,小型和中型Iym. ,其中还有MD细胞。血清学诊断:用琼扩鉴别诊断:Vit缺乏的瘫痪,白痢的结节,淋巴白血病相区别,防 治 措 施,(1)综 合 防 治 措 施 a、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尤其是孵化场、育
4、雏舍的消毒,努力净化坏境,防止雏鸡的早期感染。 b、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对预防本病有很大的作用。环境条件差或某些疾病,如球虫病等常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c.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防止不同日龄的鸡混养于同一鸡舍。 d、防止应激因素和预防能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IBD、CAA、腺病毒感染)。,(2)疫 苗 接 种 正确的选择和使用疫苗 现行条件下,我国大部份地区,尤其是没有发生过HVT冻干苗免疫失败的地区,可选用优质HVT冻干苗,该疫苗不仅运输、保存和使用方便,免疫效果也较好。对于HVT疫苗长期使用的地区,应适当增大剂量,以减少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对马立克氏病流行较严重或出现过HVT疫苗免
5、疫失败的地区,选用CVI998液氮苗,该疫苗受母源抗体作用小,产生的免疫力快。对MD单苗免疫效果不好或可能有vv+MDV存在的地区应考虑选用多价苗。,当前防制MD的主要措施,注射疫苗:早、快、足,二价和三价液氮苗效果好,注苗场地用前后严格消毒。注苗后要隔离:注苗后三周与其它鸡群隔离,尤其是头几天,疫苗7-10天才产生免疫力,要防止早期感染。严格消毒措施,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1)鸡群本身与环境因素 a、品种的遗传易感性:某些品种的鸡对马立克氏病有遗传易感性。 b、MDV病毒的严重污染:我国商品鸡主要饲养地区MDV污染十分严重。另外,我国所有的商品肉鸡均不实施MD免疫。 c、MDV的毒力越
6、来越强。,d、鸡群的营养与应激:饲料蛋白质的或维生素的缺乏特别足VE及微量元素硒等都会影响抗体的生成。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下的鸡,对接种的疫苗不能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 e、鸡群潜在感染免疫抑制性病毒 f、母源抗体的干扰。 g、早期感染:细胞结合苗免疫力产生至少7-10天,冻干苗需10-14天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率。在末产生免疫力之前,野毒的早期感染问题成为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2)疫苗方面的因素 疫苗的质量不佳,疫苗的储存与运输不当,疫苗的反复冻溶,接种剂量不够;稀释液变质或选择不当;疫苗的稀释及免疫操作不当; 疫苗中抗生素等的添加。,结 论,马立克氏病是一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流行广泛的疾病。马
7、立克氏病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并能在外界环境中长期生存。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伴有肿瘤病变。它无法被治愈。鸡会长期带毒和排毒 (甚至那些接种过的鸡),有时也可能没有症状,这就导致了长期持久的病毒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其它鸡的感染。,小鸡感染越早,患病就越严重,所以小鸡出世的头34个星期防止野毒感染是很重要的。小鸡必须处于严格的消毒卫生条件下以减缓感染的可能。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到处都是,所以鸡很容易染上病毒。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生物特性,所以现在还无法根除这种病。一些超强毒株出现引起了新的临床形态,导致许多免疫的失败。,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神经型病鸡常因神经损伤而不能站立,病
8、鸡呈劈叉姿势,眼型可见虹膜增生,瞳孔变小,边缘不整,皮肤型病鸡可见全身毛囊肿瘤性增生,常见大小不一的弥漫性肿瘤结节,腿部和爪部皮肤也可见肿瘤病变,禽流感,27,28,症状 传播迅速、发病率:高 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咳嗽、喷嚏、呼吸道罗音 流泪、头眼睑肿胀 采食量:降低 产蛋率:降低(90% 20%以下),异常卵 粪便:黄绿色,有时有腹泻,29,鸡冠和肉垂和肿胀发绀肉垂,10-15天产蛋降到最低,缓慢回升,最多回升到70-80%。蛋明显偏小,畸形蛋增多需30-40天,30,31,32,33,34,35,36,防 制一、预 防: 1. 端正态度,不要“谈虎色变” 2实行严格的 生物安全 措施,加强饲
9、养管理 3注意预防能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原(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贫血因子等)的感染。 4鸡群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37,防制二、控 制: 封锁 消毒 病死鸡的处理4控制继发感染,38,防 制三、治疗: 1.使用抗病毒药,控制流感病毒的复制。(注意有些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不能用于产蛋鸡群,因可引起产蛋率的降低)。 市场上很多流感药效果比较好 2.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支原体、 大肠杆菌等是主要的继发致病因子)。,39,治 疗3.合理使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等)。 4.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电解多维)禽服安具有以上所有功能,是治疗禽流感的特效药。另外 感倍灵注射
10、有特效。,鸡新城疫,40,41,自1926年首次发现于英国新城发现,故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A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表现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消化道出血性病变是突出的病理学特征。特征: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病程稍长出现神经症状。,流 行 病 学 特 点,自然宿主是鸡、火鸡、鹅、鸭等,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雏鸡和中鸡较多。本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消化道、呼吸道为主要途径。传染源为病鸡、带毒鸡和其它鸟类。本病不受季节影响,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鸡的抵抗力和病毒的毒力有关。,临 床 症 状,潜伏期218
11、天,自然感染多为45天最急性型:无明显症状,突然倒毙。急性型:体温升高达44,嗜眠,昏睡,鸡冠、肉髯发绀,呼吸紊乱,咳嗽、罗音、喘气、呼吸困难,嗉囊、口积液,常见严重下痢、淡绿色甚至血染稀便,甩头发出咯咯声,常从口腔内流出灰黄色恶臭粘液。少数幸存者后期见神经症状,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肌肉震颤,翅腿麻痹,死亡率达90100%。,亚急性或慢性:以神经症状为明显,反复发作,尤以受惊时更为明显。 含母源抗体的(或抗体在高峰时接种疫苗)雏鸡群仍可发生ND,但两率均要低,以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特别常见斜颈,有免疫力的产蛋鸡,可出现产蛋下降,无色壳蛋、畸型蛋。,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咳嗽,发出呼噜声
12、,有时可见神经麻痹、瘫痪,未受刺激时较为正常,一旦受到惊吓,便出现头颈扭曲,平衡失调,倒地挣扎,呈观星姿势,白壳蛋数量增加,产蛋鸡发病时产蛋量大度下降,软壳蛋,防 制,搞好卫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侵入。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发生的关键,常用疫苗有弱毒活苗和灭活油乳剂苗,应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当地疫情合理安排免疫程序。,疫 苗,Lasota株:毒力稍强于B1,免疫原性好近年广泛应用。Clone株:Lasota的克隆株,毒力同B1,免疫原性同Lasota,效果好。油乳剂苗:安全、免疫期长,保有性好。注意:弱毒苗、灭活苗配合使用。,免 疫 程 序,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常用免疫程序:首免710日龄C
13、l.点眼同时注射油苗0.3ml,二免3845日龄La.点眼,同时注射油苗0.5ml,三免7080日龄I系CS2苗饮水,四免开产前La.点眼同时注射油苗0.5ml,高峰期后每10周用La 3头份饮水。免疫监测:非安全鸡场6以下应接种。,本病无特效疗法,鸡群一旦发病,应立即用La系、克隆30或V4点眼或饮水,两月龄以上鸡群也可用系紧急接种。 同时配合使用抗菌素和多种维生素,以预防细菌继发染,促进机体恢复。,鸡 新 城 疫爆发的控制,我国鸡新城疫难以控制的原因,1、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不力 鸡群过分密集、半开放式饲养、不同年龄鸡群同场饲养等。2、母源抗体的影响 母源抗体可抑制相应的弱毒株在幼雏体内复制,
14、从而影响弱毒疫苗的免疫。,我国鸡新城疫难以控制的原因,3、多数鸡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的多重感染。4、在鹅鸭等水禽中出现了致病性强的NDV。5、 NDV致病性、抗原型、基因型等出现了变化。,6、疫苗的种类、剂量、质量及使用方法不当等。7、免疫程序不合理。,非 典 型 ND,主要发生在雏鸡,多为24周龄,早至4日龄;多在二免前后,发病率死亡率都不很高;除典型的症状和病变外,还引起蛋鸡不同程度的减蛋,缺乏消化道的病变(腺胃粘膜的乳头出血,肠道粘膜出血),而呼吸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和病变却很明显。发病急骤,以严重呼吸道症状开始,12天后几乎传染全部鸡群,流行的后期以神经症状为主。,非 典 型
15、ND,病变:气管内分泌物增多,粘稠,肺出血,脑水肿。对策:及时监测抗体效价,当抗体水平参差不齐,雏鸡HI效价在1:20或以下,不能抵抗强毒攻击,1:40以上时,免疫力就比较可靠。当多数产蛋鸡HI效价降至1:401:80,少数在1:101:20时,应再次接种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6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除可引起易感鸡死亡外,早期感染还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其危害非常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于79年起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报道发现本病,并分离到病毒,目前已传遍全国各地,是养禽业一大疫病。,特 征,腹泻、厌食、虚弱、电解质平衡
16、扰乱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导致兔疫抑制,使病鸡对ND,E.Coil,沙门氏菌病,鸡球虫等更感,MD,ND疫苗等接种反应力降低,病 原 IBD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鸡舍的病毒可存活100d以上。血清型:I型和II型,II型火鸡源性对鸡不致病,I型各毒株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分为六个亚型,其相关性为10-70%,可能是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流 行 病 学,易感动物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持续存在
17、于鸡舍中,污染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122天。本病的潜伏期短,23天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100%,35天后便出现死亡,一周后逐渐减少,并停止死亡。病死率可达360%。若有强毒株感染死亡率可上升为70%。,临 床 症 状,本病潜伏期为2一3天。最初发现数只鸡死亡,其后多只鸡羽毛蓬松、减食、萎顿、打堆。特征性表现有:病鸡腹泻,排出白色粘稠和水样稀粪,严重者病鸡头垂地,闭眼呈昏睡状态。有些鸡啄自己的泄殖腔。在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极度虚弱,最后死亡。近几年来,发现由IBDV的亚型毒株或变异株感染的鸡,表现为亚临诊症状,炎症反应弱,法氏囊萎缩,死亡率较低,但由于产生免疫抑制严重,
18、而危害性更大。,本病的突出表现是鸡群突然发病,采食量锐减,死亡率增高。呈尖峰死亡曲线。 鸡群的饲养管理条件越差,发病年龄越小,或伴发有其他疾病,如新城疫等,死亡率就越高。,临 床 症 状,病 理 变 化,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法氏囊的病变具有特征性:法氏囊水肿和出血,5天后法氏囊开始萎缩,切开后粘膜皱摺多混浊不清,粘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严重者法氏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尿酸盐沉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见有条状出血带。肝脏黄染、出血呈斑驳状,诊 断,跟据突然发生、感染率高、尖峰死亡曲线和迅速康复,剖解法氏囊特征变化可以作出诊断。病原分离与鉴定:接种911日龄鸡胚尿囊膜,中和
19、试验鉴定。血清学试验:AGP、VNT、ELISA。PCR进行IBDV的检测。,防 制 措 施,做好环境消毒工作防止早期感染。 免疫接种:1.选好疫苗(灭活苗、低、中及高毒型弱毒苗) ,不应损伤法氏囊功能而引起免疫抑制;2.制定免疫程序:a.提高种鸡的抗体水平使子代3-4周龄得到保护,b.雏鸡的免疫发生IBD的措施:注射卵黄抗体;补充Vit电解质;控制继发感染;消毒。,IBD疫苗可分为3类,1.温和型:对法氏囊无任何影响,可用1日龄鸡多种方式免疫。714天后产生中和抗体。特点:保护率低。国内复制出荷兰PBG弱毒苗。 2.中等毒力活疫苗:对法氏囊有轻度可逆行影响,但不影响发育,出现抗体早(5天),
20、效价高(1:6402560),保护率高达8595%。如北京兽研所将CU1M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代号BJ-836),又如国内复制的荷兰D78鸡胚弱毒苗。 3.毒性型:目前都不使用。如J-1株。,防 制 对 策,1.母源抗体监测:最好为微量中和,但琼扩最易推广。1日龄阳性率小于80%,可在1017日龄接种;1日龄阳性率大于80%,则10日龄再测,若大于50%,则1724日再接;若小于50%,1421日接种。2.环境消毒,防止野毒感染,接种7天后才有免疫力。 3.发生后处理:对证治疗(补液),使饲料蛋白含量控制在15%,饲料中加13倍VB和VC。疾病初期可全群肌注、饮水免疫。,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
21、乱,肛周羽毛被污染,脱水严重时,走路不稳并见全身震颤,最后衰竭死亡。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病程7天左右,病鸡脱水,爪干燥无光,病鸡脱水,皮下组织干燥,胸肌色泽发暗,腿肌和胸肌出血,呈块状或条状,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79,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炎(IB),概述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 断防治措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气管发生啰音、咳嗽和打喷嚏。在雏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涕,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肾病变型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因病原系多血清型,而使免
22、疫接种复杂化,且感染鸡生长受阻,耗料增加、产卵下降、死淘率增加,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病1931年首先报道于美国,以后在亚、欧、美、澳洲不少国家里都有发生,我国也有疫情报告,并于70年代左右开始进行IB有关研究工作。,流 行 病 学,易感者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病死率530%;传播途径 主要方式是经呼吸道传染。此外,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传染源 为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能带毒3040天)。本病无季节性,传播迅速。其发生和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病死率与并发感染有关。,临 床 症 状,1雏鸡,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喘息、流鼻涕、个别鸡窦肿胀,流泪,病雏怕冷,互相拥挤在一起,
23、死亡率达3050%。 2中雏(生长鸡):突出症状是罗音,伴有一定程度的咳嗽和喘息,一般只有抓鸡贴耳听或夜深人静时才听得到“丝伊丝伊”声,这种年龄死亡率明显下降,可能会出现增重减慢或减重现象,这对饲养肉用鸡者威协很大。,3成年产蛋鸡:产蛋量低,有时达50%以上,不可孵化数增加,孵化率下降7%,较少死亡。产软壳蛋,畸形和粗壳蛋,蛋的质量下降,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蛋白粘在壳膜表面。,肾 型 传 支,主要见于2050日龄的仔鸡,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特征性症状是粪便中白色尿酸盐成分增加,病死率为530%。(见图),主要病变是肾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内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肾呈花斑肾。,病 理 变
24、化,IB主要病变是气管、支气管、鼻道、和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的渗出物。产蛋鸡的腹腔内可见到液状卵黄物质。两周龄的雏鸡感染后,有的输卵管受到永久性损害,以至成熟期不能正常产蛋。(见图),腺 胃 型 传 支,诊 断,根据雏鸡或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感染和高病死率及母鸡产蛋量显著降低和产畸形蛋史,可作出推测诊断,确诊需进行以下试验:1病毒分离:肺、支气管、气管是分离IBV的适宜材料,多采取数只,制成悬浮液,加双抗过夜,接种鸡胚,37培养3236小时,检查IB的典型病变,特别注意肾中尿酸盐的存在。连续3-5代,收集鸡胚液接种7日龄内雏鸡,1836小时可出现气管罗音,鸡胚也可作中和试验。用
25、尿囊液沉淀物佐荧光染色,电镜检查。,2血清学试验:已报道用得较多的有琼脂扩散法,病毒中和试验:应用已知病毒检查待检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分别采病初和23周的双份血清,如第二次血样的中和抗体滴度高于血样4倍以上,可作出诊断。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补反荧光Ab酶标。,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减少各种应激,严格卫生消毒措施。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为了减少并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执行一般的卫生、防疫措施。 适时接种疫苗,用H120在710日龄滴鼻,40日龄二免,75日龄可用H52强化免疫。肾型传支可用含有T株的弱毒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腺胃型传支用灭活苗接种,据报道有较好预防效果。 IBV毒株变异性大,血清型
26、多,采用当地分离毒株制灭活苗效果好些。,防 制,疫 苗,目前,国内外在预防IB的M型,多采用H120和H52。 H120:毒力较低,免疫原性较差,适用于雏鸡初次免疫。H52:毒力较高,免疫原性较强,适用于3周龄以上的鸡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 接种:由于IB流行特点,因此雏鸡及早以H120疫苗,接种(13日龄),2530日龄再以H52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免疫期可达46月。关于IBV与NDV联苗问题:有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疫苗中相互干扰并未能证实,因此主张按规定的比例和方法配制,可以联用,以省人力。不过倾向认为还是尽可能单独使用。,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用广谱抗菌药物如严迪、泰乐菌素、氧氟沙星等防
27、止细菌继发感染,用止咳平喘的中药缓解症状,对肾型传支还可用肾肿解毒药等帮助尿酸盐排出,临床应用证明,有些中药(肾病宁)也有一定的疗效。,防 制,病鸡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母鸡产蛋率急剧下降,降幅达3050%,恢复期出现畸形蛋,蛋壳变白、变软、变砂,蛋白稀薄如水,肾型传支病鸡呼吸道症状较轻微, 57天减轻,鸡的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100,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为鸡败血霉形体感染鸡败血霉形体感染,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火鸡传染性窦炎,其特征为呼吸罗音,咳嗽、流鼻涕(火鸡则常有窦炎)。本病通常为慢性,且病程长,由于气囊炎、窦炎使屠检时废弃,胴体降级,饮料利用率和产蛋量降低,医疗费用增加,带来经济损失,
28、是养禽业重要疾病。滑液囊霉形体感染,可引起火鸡、鸡的气囊炎、滑膜炎,滑液囊炎、腿鞘滑膜炎,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支原体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和气囊炎在呼吸道定植MS影响滑液膜使腱鞘和关节粘连造成跛行,由于垂直传播造成的生产损失:产蛋率降低10-20%孵化率降低5-1)%开产日龄推迟2周雏鸡死亡率5-10%增重降低10-20%饲料转化率降低10-20%,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继发感染: 感染支原体后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加IB、ILT、ND、IBD及活疫苗E. Coli(大肠杆菌败血症)副鸡嗜血杆菌(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原鸡败血支原体,光学镜下,呈细小球杆状;电镜下形态不一。姬姆萨染色
29、良好,为革兰氏阴性。在人工培养基中需加入新鲜血清和腹水等液体成分,菌落生长缓慢。致病株易在鸡胚卵黄囊内繁殖,胚体发育不良并有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致病株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与血凝阳性株的抗血清在试管中发生凝集,故可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诊断及检疫。,流 行 病 学,易感性 鸡和火鸡,尤为12月龄的雏鸡和纯种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珍珠鸡、鹌鹑、鸽也易感。传播途径 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由感染母鸡经卵传递给雏鸡,或感染本病的种公鸡通过精液经交配传给母鸡。这是造成代代相传、疾病不断流行的主要原因。传染源 病鸡、隐性感染鸡。,传播方式垂直传播水平传播,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症
30、状,潜伏期421天,病程长。典型症状多发生于幼龄鸡,上呼吸道和其邻近组织的粘膜发炎,出现浆液性、粘液性鼻液,表现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随病程发展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导致生长停滞。死亡率10%左右。(见图)产蛋鸡感染后,呼吸症状不显著,仅表现产卵量和孵化率降低,新孵出的雏鸡生活力也降低。成年鸡常呈隐性感染。,病理变化,主要在鼻道、副鼻道,气管、支气管、气囊有卡它性渗出物,由于气囊炎,气囊水肿样肥厚,表面呈淋巴滤泡样外观(珠状),内容物呈干酪样,还屡屡出可见肺炎,心包炎,肝被膜炎、输卵管炎。 (见图)火鸡常见明显窦炎,眶下窦腔内充满粘液或干酪样渗透出物。,诊 断,仔鸡的症状一般比较典型,根据流行病
31、学、症状和病变即可初步诊断。成年鸡和种鸡因呈隐性感染,应作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才能确诊。确诊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氨气浓度过高潜在的危险From Poultry Diseases 4thEd,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呼吸道的功能清除吸入的颗粒鼻腔粘膜毛细血管,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鸡支原体感染,防 治:生物安全饲养管理药物疫苗,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体以任何方式传播进入鸡群,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鸡场的选址与建设 其它鸡场、畜禽市场、主要公路控制人员的传播疾病 来访人员登记、衣服、靴子的更换、制度、设备的交换使用控制动物传播疾病 老鼠、苍蝇的控制
32、等,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生物安全,死鸡的处理掩埋焚烧分解集中销毁,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支原体在鸡舍不同媒介上的存活时间,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饲养管理选择健壮的雏鸡保持良好的温度适度通风减少应激因素,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饲养管理(续)免疫抑制病及呼吸道病的免疫(ND、IB、IBD、MD等)减少疫苗反应的发生营养合理密度不同时期密度不同消毒、清洁,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免疫灭活苗 可控制疾病的发生,需免疫至 少2次 优点:安全、保存方便 缺点:局部免疫力不够活苗 可控制感染 优点:局部免疫力好 缺点:保存?,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早期用药的原理,临床 疾
33、病,亚临床疾病,生产性能降低,周龄 4周龄 10周龄 16周龄 20周,强效呼喘灵预防性用药3日龄前,感染的程度,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CRD主要由MG、MS引起(还有IB、ND、E.Coli)CRD在生产上造成严重损失控制CRD的关键是防止疾病从种鸡传播给雏鸡生物安全、饲养管理鸡场条件不同,实施的效果不同,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免疫保护率?药物防治 药物很多,强效呼喘灵是治疗CRD最敏感的药物 合理用药:早期治疗 按剂量 按疗程给药 控制混合或继发感染,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幼鸡症状明显,病初流鼻、打喷嚏、甩头、张口喘气,慢性呼吸道病,少数病禽眼睑粘连,眶下窦严重肿胀,呼吸
34、困难(种鹌鹑),少数病禽眼睑粘连,患病早期气囊有黄白色气泡,气囊壁轻度浑浊,肝周炎、心包炎(13日龄肉鸡),鸡大肠杆菌病,135,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包括心包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或慢性肿瘤样肉芽肿。 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 原,大肠杆菌致病性血清型。血清型:各地的血清型有差异,最常见的血清型是:O1、O2、O35和O78。,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当各种应激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就会发生感染,因此,本病常成为某些传染病的并发或继发性疾病。 各种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幼鸡最易感。,流 行 病 学,症状及病
35、理变化,本病多见于512周龄的幼鸡,69周龄为发病高峰,1 .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常继发于呼吸道疾病,病鸡咳嗽和呼吸困难,排白色、黄绿色 稀便,剖检可见气囊壁增厚,雏鹅腹气囊壁增厚,鹌鹑腹气囊内有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病鸡腹腔内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脏色深棕,严重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纤维素性心包炎,2 .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其特征是水肿和卵黄感染,幼雏早期死亡,脐孔闭合不全(鸡),脐孔周围皮肤红肿(鸭),卵黄吸收不良,囊壁充血、出血(鸭),3 .卵黄性腹膜炎,卵巢感染发炎,卵泡变形(鸭),卵泡破裂,腹腔内充满卵黄液,或引起腹膜炎,致使肠粘连,稍后卵黄凝固,4 .输 卵 管 炎,小鸡输卵管
36、膨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小鸡输卵管膨大,内有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成年产蛋母禽输卵管明显膨大,内积大量干酪样渗出物,5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头部皮下结缔组织肉芽肿,鸡腿肌肉芽肿,肺部肉芽肿(鹌鹑),肠系膜肉芽肿 (日.崛内贞治),6 .肠 炎,病鸽严重腹泻,肛周羽毛被污染,鸽直肠黏膜充血、出血,充满绿色粪便,7 . 禽 蜂 窝 织 炎,是肉鸡腹部的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变见于腹中线和大腿之间,皮肤发红、破损,皮肤增厚、变硬,皮下有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肝脏肿胀,淤血、肝周炎、心包炎,8.肺炎、肿头综合症、全眼球炎及滑膜炎。,大肠杆菌引起肺炎,肺充血、出血、气肿,诊 断,主要依靠病原的分离鉴定。注意和其
37、它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否是混合感染。,1.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消除本病诱因,如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可有效降低本病发病率。 2.禽大肠杆菌病血清型众多,免疫原性差,在本病流行严重地区,可使用自家疫苗,有一定保护作用。 3.发病鸡群可用广谱抗菌药物如普乐健、新霉素、粘杆菌素、环丙沙星等进行治疗,但由于耐药菌株的普遍存在,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防 制,禽球虫病,禽球虫病,禽球虫病是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惊人,其中鸡球虫病最严重,世界范围内,鸡球虫病每年造成6千万到1.2亿美元的损失,目前用于本病预防的费用已超过3亿美元。,禽球虫病,【流行特点】,禽
38、球虫病,本病分布十分广泛,凡是有鸡存在的地方,就有球虫存在。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下的鸡,3 6周龄幼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禽球虫病,本病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最为严重,而在温暖潮湿的育雏室内,任何季节都可发病。死亡率可达50%100%。病鸡和带虫鸡是本病传染源,人是重要的卵囊携带者,野鸟、家禽和昆虫都能机械性传播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鸡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维生素缺乏等,是本病的诱因,可加重病情,提高死亡率 。,禽球虫病,【临床特征】,禽球虫病,36周龄的幼鸡早期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翅下垂、羽毛松乱,禽球虫病,病鸡排出橘红色粪便,禽球虫病,咖啡色粪便,禽球虫病,血性粪便,禽球虫病,病
39、鸡迅速死亡,死亡鸡体型较大,营养良好,禽球虫病,较大日龄鸡多为慢性,表现鸡冠苍白,禽球虫病,食欲减少,消瘦,羽毛松乱,下痢,一般无血便,两腿无力,瘫痪,最后衰竭死亡,禽球虫病,【大体病变】,禽球虫病,盲肠球虫病可见盲肠膨大变粗,呈暗红色,浆膜面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禽球虫病,盲肠扩张,浆膜面出血,泄殖腔内有大量血性粪便,禽球虫病,直肠和泄殖腔内有血凝块,禽球虫病,直肠因血凝栓阻塞而膨大,肠浆膜面出血,禽球虫病,剪开盲肠,可见肠壁增 厚,内容物为血性凝栓,禽球虫病,盲肠黏膜弥漫性出血,禽球虫病,盲肠黏膜出血,禽球虫病,肠壁出血、坏死,内有肠内容物与血液形成的栓子,禽球虫病,慢性病例可见盲肠内有黄白
40、色血性凝栓,禽球虫病,小肠球虫多见于小肠前段,肠管显著增粗,浆膜面可见出血点,肠腔内有大量血性内容物,禽球虫病,慢性病例十二指肠黏膜 有黄白色坏死点,禽球虫病,鸭球虫病,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禽球虫病,鸭球虫病,整个肠道中充满鲜血,禽球虫病,急性球虫可见肝脏黄染、有黄白色坏死点,禽球虫病,禽球虫病,急性球虫病鸡脾脏肿胀,肾脏黄染、出血、心肌苍白,禽球虫病,胸肌苍白,禽球虫病,【防治要点】,切断球虫的体外生活链,如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和适当的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等,可有效防止本病发生。,禽球虫病,在球虫高发年龄段,使用敏感抗球虫药物,仍是本病的重要预防手段。目前已有球虫弱毒疫苗用于临床,有一定效果。,禽球虫病,发病鸡群可使用呋喃唑酮、马杜拉霉素、莫能菌素、磺胺类抗原虫药物进行治疗,对急性发病鸡群同时使用维生素K 或青霉素,可迅速制止死亡。但因球虫易产生耐药性,用药物防治本病时,应选择敏感药物,并注意穿梭用药,严格掌握用药剂量,防止球虫药中毒。,禽球虫病,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