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后 制度改革 成效显著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总体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 在推行博士后队伍改革实施工作 中 深入 贯彻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 (国办发 2015 87号)等文件 精神 , 认真 落实“ 人才 20条 ” 、 “人才 30条”实施意见 , 系统性、针对式解读相关文件要求,自觉把创新实践与国家政策同向同行 , 稳步提升 博士后 人才培养质 量 , 扎实推进 博士后 人才发展战略 。 一 、 激发改革新动力 ,提升培养新效能 完善 人才制度规划,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根据国家和 上海市 的 新 政策, 结合
2、 本校 博士后 管理 工作实际情况, 推进 博士后 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2016 年 10 月出台了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 沪交人 201682 号 ) , 改革举措 得到了 上级主管部门肯定 ,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 重大 反响 。 明确 人才群体定位 ,加快推进人才并轨 。自 2016 年 9月 1 日起 取消 博士后双轨制 ,将 原有的普通博士后和专职科研博士后并轨,统称博士后 ;将 博士后人员定位为学校科研队伍,鼓励优秀的博士生进站从事博士后 研究 工作, 一般应在站不低于 3 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第一站可 达 4 年, 两2 站合计可长达 6 年 ; 优
3、秀博士后 3 年后经评估可进入 本校 长聘教轨 。 提高在站博士后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度。实施博士后新政以来, 博士后租房补贴 增加至 2500 元 /月 ,比 原来增加了 13.6%。 上海交通大学 为在站 全日制 博士后人员缴纳 五险一金 ,为 外籍和港澳台地区博士后人员购买商业医疗和人身意外保险 ; 将 博士后 人员纳入校工会 制度 ,切实保障博士后人员 权益, 提升 博士后 人员 归属感 。 二 、 释放 改革 新红利, 取得 科研 新 成果 引进 力度显著 提升 ,人才质量明显增强。 上海交通大学将 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质量 作 为核心 工作, 2017 年 进站人数 同比 增加
4、10.9%。 其中 , 来自世界排 名前 100 高校 的 博士后人数 同比 增加 33.3%, 来自世界排名 前 200 名 高校 的 博士后人数 同比 增加 15.9%。 斩获 项目成绩斐然,沪上领衔优势突出。 突出成绩 如下: 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的 2016 年度和 2017年度,我校获资助人数均 在 全国排名第二。 连续两年 获资助总人数全国排名第一。 2、 2017 年度“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我校获资助人数全国排名第一。 3、 2017 年度“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我校获资助人数全国排名第一。 3 4、 2017 年度 “ 博士后特别资助 ” 等七个国家和上
5、海市基金计划项目 , 我校获资助人数全都上海第一 。 把握国家政策动向,对 接本校发展目标。 准确理解国家层面对 博士后工作 的 重大调整 战略方向 , 及时将学校发展与国家政策进行无缝隙对接 , 更好 地 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 中的重要作用 。 三 、 打造 改革 新引擎 , 健全服务 新 体系 摸索人才培养模式 , 完善 人才 管理办法 。 不断 创新符合博士后 人员 成长规律及特点的管理制度, 在 积极开展 调研 的基础上 , 适时 出台最新的上 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博士后职称评定管理办法 以及 博士后 科研工作 考核 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健全 保障
6、 服务体系 , 提升保障服务水平 。 以解决制约博4 士后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 完善 对博士后人员 服务 的各种 机制 和流程, 做好 各类 保障工作 。 对 博士后 人员 进出站、户口等 工作 服务 到位, 为博士后 人员提供 工作和生活上的 便利 。 重视联谊组织 建设 ,发挥 连接纽带作用。 加强 博士后联谊会 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提高 志愿服务意识 。加强服务沟通,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广泛联系博士后,提升联谊会影响力 , 向广大博士后开展志愿咨询服务 。 搭建科研平台, 组织重要活动,举办博士后基金项目申报宣讲会 , 帮助 博士后人员提升自身水平、交流科研经验、掌握政策动向、合理制定申请规划 ,提高 博士后 人员在站科研工作效率。上海交通大学 与时俱进,紧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以推进博士后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不断完善高5 校“双一流”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过程中,加快构筑博士后国家人才高地。 我校博士后制度改革创新实践的初步探索,为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 提供 了 重要 的借鉴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