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外经验对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摘要:国外军民融合的经验是“军民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以军带民,以军转民。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是军工企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军民融合的体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军民融合产业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融资问题依然突出;军工企业对发展民品重视不够,军民融合度低。国外经验对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是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军民融合的制度创新;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制定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环境。 关键词:军民融合 军工
2、企业 军民两用技术 民品 一、国外军民融合产业的经验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军民融合方面产生了不同的模式,也积累了不同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军民一体化”发展。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强化其国防力量而采用的是“先军后民,以军带民”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军工与民用市场完全分离,政府对军工企业的巨大投入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冷战结束后,美国开始采用“军民一体化”发展模式。在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首先是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和法规来保障军民融合的顺利实施。美国的国会、总统国家科学2技术委员会和总统科技政策局等机构专门负责颁布法律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来
3、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这样就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是成立了专门负责和管理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机构,制定了军民融合的科技发展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先进概念技术演示计划、独立研究与开发计划等。最后是拓宽军民融合的各种融资渠道。在政府投资的同时,美国一些大型军工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进行融资。 2.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日本在军民融合中重点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在大力发展民品生产的基础上掩盖军用技术的发展。日本认为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可以降低军工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而且这种技术对于带动民品生产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日本政府对生产军品的民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日本政府将军品产值占企业总产值 10%
4、以上的企业列为重点军工企业并且对难实现规模生产的军品科研项目提供大量补贴。对于中小型的生产军品的民企,日本也提供财政补贴。 3.以军带民,以军转民。这是以色列政府的主要做法,一方面,以色列政府把军工企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先导,然后将一部分军工企业转为民间经营并鼓励其它企业开发生产民品。另一方面,以色列对主要的军工企业和科研部门实行商业化管理,这给予了它更大的自主权,鼓励军工企业生产民品;在国防科技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色列有 400多家高技术产业集团,这些企业的大部分民用技术和产业都来源于军工企业的军事高技术。 二、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陕西是国防科技大省。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奠
5、定了陕西国防3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陕西军工企业横跨航天、电子、核工业、兵器、航天和船舶等六个行业,有科技人员 11 万。陕西省还是中国大中型军民两用飞机的科研、设计和制造基地。 为实现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把“支持军工企业发展民品”纳入“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陕西建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园区。设立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园,这些园区的建立为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机遇。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依然有一些问题。 1.军工企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在长期的历
6、史发展中,军工企业处于封闭和独立的状态中,与陕西地方经济关联度小,对陕西的经济和发展贡献不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重军轻民,民品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民品的研发投入不足,没有把民品发展作为主业,也没有把民品生产真正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全省形成规模的民品品种相对较少,能在全国范围打开市场,成为龙头企业的企业更少,名牌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比不高。虽然有些民品具有一定规模,但市场占有率低,往往受制于人。即使在具有优势的民用飞机生产领域,在陕西境内的配套企业也很少、没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军民融合的体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由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分别实行的是部门管理和行业管理,经济建设的部门管
7、理,综合执行军民一体化建设的宏观决策机构“缺位” ,因而缺乏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4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综合协调。军工企业纵向行业管理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度低,对地方的配套要求不高,难以融入地方经济。传统的体制为军民分离的形式,因而并不能充分统筹各个领域的决策意见。由于军工企业的特殊性,其体制的变革和创新往往滞后于民品企业,军工企业与民品企业的契合不强,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和解决由此产生的矛盾。 3.军民融合产业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融资问题依然突出。资本市场是军工企业实现集中化整合的有效平台。2003 年,世界军工十五强100%是上市公司。而我国尤其是我省的大型军工企业在融资、股权制改革方面仍相当滞后
8、,从而限制了企业向国际军工巨头的发展。目前陕西军工企业的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即使那些经过了股份制改革的军工企业仍然没有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没有改变国有股份的主导地位。到2010 年,陕西的 172 家军工企业中上市的只有西飞国际和航空动力,而其中西安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持有西飞国际 57.07%的股份,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持有航空动力 53.23%的股份,这充分体现了陕西省军民融合企业投资主体的单一性。 4.军工企业对发展民品重视不够,军民融合度低。陕西军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重军品生产,轻民品开发,对民品的研发投入不足,没有真正把民品发展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军工企业改革创新意识不强,计划经济
9、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简单地把军民融合理解为军工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民品。企业改革滞后,没有进行制度创新,不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导致陕西军民融合力度不强。 三、国外经验对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 5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优势下,结合陕西特有的军民融合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借鉴世界军民融合产业典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启示如下: 1.加强军民融合的制度创新,进行顶层设计。成立省一级的“军民融合管理委员会” ,统筹国防科技资源,对军工企业进行领导和协调。打破行业之间、军民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进行军民融合的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
10、治理结构,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坚持军民品发展并举,军民资源共享,军地经济融合互动,真正实现军民之间协调发展。 2.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军民融合管理委员会”定期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公布项目,向社会进行招标,给项目一定的财政扶持和优惠措施。联合军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公司,转化军民两用技术的成果。 3.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西安的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
11、产业园是我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军民两用技术重大项目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加快军民融合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通过军民融合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强化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作用,加快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把军民融合产业培6育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4.制定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环境。一是省政府要制定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环境。二是可以制定资金税收优惠政策,为军民融合产业提供资金。三是完善资质认证
12、、审计验收等制度,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四是省政府要积极发挥组织引导、协调服务、监督管理等职能,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加强要素保障,特别要优先保障军民融合项目的生产要素供给,在用地、用电、用水及交通运输等方面优先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澄谋,姬鹏宏,刘洁等.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0):26-31 2王艳,楚娜.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131-136 3刘世庆,邵平祯,许英明,周剑风.军民融合:提升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产业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4丹若.产业转型:陕西军企亮点J.西部大开发,2010,8 5王淑平,张军,朱晓梅,许智慧.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宏观论坛,2010,9 6胡红安,杨萌.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存在问题的制度分析以陕西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