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化”开辟小微业务新蓝海在利率市场化推进和金融脱媒冲击下,越来越多银行已经开始下沉客户定位“重心” ,将金融服务涉及更多的小微企业,传统的渠道和方式都将面临挑战。互联网新技术、新工具的介入,正在改变着银行探索小微服务的传统思路,小微业务走向网络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清晰。 小微业务“触网”风生水起 近几年,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积极构建新的价值网络平台,在创新小微服务模式上做得风生水起。如工行“网贷通” 、建行“善融商务” 、中行的“网络通宝” 、北京银行(601169,股吧)的“科技链”等业务都成长迅速,网络融资、电子化供应链的发展推进很快。 工行的“网贷通”是向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的
2、一种网络自助式循环贷款服务,小微企业只需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便可在合同有效期内足不出户地完成贷款的申请、提款和归还等程序。同时, “网贷通”具有高效自主、不提款不计息的特点,企业可根据销售淡旺季等情况随借随还,可大幅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的间歇性、周期性特点。 中行也于今年 3 月扩大了其“网络通宝”产品的试点范围,作为向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经营的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一种新业务模式, “网络通宝”可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 500 万元以内的授信支持,采取资料电子化传递、差异化审批等手段,把线下信贷作业流程转入线上操作。 “善融商务”是建行 2012 年推出的以专业化金融服
3、务为依托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小企业在建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提出贷款申请后,银行会对之进行拆分和准入,然后贷前调查从线上转移到线下,这包括贷款资料撰写和审批。而授信则根据实际交易流水和现场调查,最终在网上发放贷款。数据显示, “善融商务”对外推出一年来,注册会员数已突破 150 万,交易额接近百亿元大关,融资规模达到数 10 亿元。 网络服务模式创造的独特优势,提高了银行加大网络融资创新力度的信心。 积极探索新做法 在小微业务“网络化”的过程中,金融服务网络化和电子商务平台是目前银行采用的两种比较常见的模式。 “网络信贷业务模式实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网商类或网上客户的信贷业务模式,二是信贷
4、业务在线化或网络化的改进。 ”中行公司金融总部(中小企业)总经理王建表示。比如,工行有侧重于融资网络化的“网贷通” ,在电子商务新型领域则有“易融通”工行则采取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的模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创新。无独有偶,招行 5 月份也“牵手”国内最大的外贸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推出了“敦煌网生意一卡通”联名卡。招行将根据该网站注册商户的交易和信用记录,为其提供包括融资、结算、理财、生活等小微金融服务。 与“牵手”电商平台的方式不同,建行的“善融商务”和交行的“交博汇”则选择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布局小微金融。 不过,对于银行而言,小微业务网络化的尝试并没有那么简单。 “与传统的信贷模式截然不同
5、,网络信贷业务,所有的审贷、放贷流程都要在线上完成。 ”某大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坦言,这对银行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为线上交易的特殊性,银行需要再造审贷、放贷流程。” 把小微业务搬到网上,使这项原本高收益、高成本和高风险业务的综合收益大大提高了。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合理定价小微贷款并让客户与银行均可接受,在传统操作模式下并不容易”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传统小微贷款业务的难题在于信贷材料准备、客户资料录入、审查审批及贷后管理的单笔流程与资源占用,与较大金额贷款基本一致。但单笔贷款预期收益差距巨大,使得“小微贷款收益在综合核算下可能不是很理想” 。 而通过借助互联网,可以解决小微企业借款“短
6、、频、急”的需求,更主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高成本,从银行的角度, “信息化”也是实现高收益下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正因为如此,网络化开辟了小微业务的新蓝海。 大数据撑起小微贷 实际上,不管是哪种模式,网络化一个重要的核心就是数据掌握数据通道来源。 小微企业的信息披露较少,如果不改善信息结构,仍采用传统信贷技术从事小微金融,需付出的成本较大,另外在小微贷款规模迅速增加的同时,不良贷款是否可以有效抑制, 也是银行看重的关键。 金融服务网络化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积累了海量数据,对大数据进行挖掘所得到的信息,要比现实中发布的企业数据更具真实性,利用大数据和网络高速通道提高业务处理
7、效率,降低业务成本,解决小微企业抵押品缺乏导致的信用风险,银行因此也更具有主动性。目前,无论是银行自己的电商平台,还是与其他电商合作,主要目的或者是目标就是数据,通过积累大量交易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开发出不同的金融产品。 而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为代表的网络巨头,已经凭借自身交易平台积累的庞大客户资源和海量数据信息,切入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到今年一季末,阿里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客户累计已经超过 25 万家这是个让许多银行都不能忽视的数字。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有着更低的门槛。 对某国有大行来说, “单户融资限额 3000 万元以下”就算小微企业贷款,实际上,这样的门槛对于不少小微企业而言仍显过高。 另外,一家以小微金融为金字招牌的股份制银行,截至 2013 年 6 月,4 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9500 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 140 万户,简单计算,户均贷款不到 68 万元,门槛尽管低了很多,但互联网金融的门槛却更低。根据央行2013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截至 2013 年 6 月末,阿里小贷投入贷款总额已超过 1000 亿元,客户超过 32 万户,户均贷款额度仅为 4 万元。 显然,对于大数据的利用以及互联网这个平台的开发,银行还有很大的空间,如何更好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是商业银行下一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