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潜规则”及其治理对策探析【摘 要】 “潜规则”是一种腐败现象,它是社会毒瘤,其“病因”复杂,它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原因,其表现多样,在党内和社会各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功利性和同化性。 “潜规则”盛行导致腐败的滋生与蔓延,破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阻碍社会的进步发展。铲除“潜规则” ,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到对症下药和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潜规则 腐败 社会风气 党内 目前,腐败现象花样繁多,其中的“潜规则”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迷惑性。如果任由其滋生蔓延,将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损害党和政府
2、形象,带来系列严重后果。因此,治理 “潜规则” ,已成为党和政府及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1.何谓“潜规则” “潜规则”是指一种没有明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上不得桌面,见不得人,但大家又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成为人们自觉或被迫遵循的某种行为规范。 “潜规则”也是一种规则,与正式的规则相比较,它是一种非正式的、不成文的、潜存于正式规则背后的特殊规则。它与正式规则的宗旨和目标往往背道而驰,代表了一种与社会整体利益相违背的私利。由于“潜规则”的存在,正式的规则在往往流于形式,虽然表面上存在甚至还很完备,但实际上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真正起作用的则是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潜规则” 。 “潜
3、规则”的要害在于“潜” ,它见不得阳光,具有危害性、功利性、同化性。 危害性。在法治社会,潜规则往往为了实现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从而挑战和损害公共利益,损害多数人的公平和正义,进而引发多种问题。 功利性。 “潜规则”是以个人或小集团的不法利益为动力的,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按“潜规则”办,不该办不能办的甚至是违法违纪的事也能办。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即使符合政策规定,能办该办的事也推托不办。 同化性。 “潜规则”就是说有明文规定不能这样做,但大家似乎又不得不做,它犹如一个“大磁场” ,身在其间的人们,容易在不知不觉间被同化。 2.“潜规则”的表现及危害 尽管“潜规则”总是被人们鄙视和唾弃,但它却像看不
4、见的病毒一样,不知不觉间侵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潜规则” ,如在药品购销、工程承包、银行贷款以及政府的行政许可等领域,要以 “劳务费” 、 “介绍费” 、 “好处费”等名目支付给审批、管理人员,这实属商业贿赂。 “潜规则”之风也刮到学术界、教育界,课题竞标要支出“公关费” ,申报学位授予点要向评审专家支付“操心费” ,在报刊发表论文要交“版面费” ,甚至学生教材购销也要“回扣” 。在其他社会领域,潜规则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找人办事要送礼,动手术要给医生红包,演艺界有所谓“先上床后上戏”的潜规则,等等。凡此种种,似成社会常态,即使普通老百姓也
5、常常心领神会,自觉按“规矩”办事了。 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周敬青,在研究“党内潜规则”这一课题过程中发现, “党内潜规则”如网似雾,在党内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清除起来也往往如陷迷阵,如缠丝网,云里雾中,无从下手。已经到了该把“党内潜规则”曝晒于阳光之下,并尽最大努力对其进行彻底铲除的时候了。她指出,党内潜规则潜伏在党组织的运行全过程,在党内意识形态中、党内决策执行中、党内选人用人中、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内腐败现象中等,无不有党内潜规则在作祟。 例如,干部要想得到“认可”和升迁,常常被一些“潜规则”所左右,有流传的段子说“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 “
6、朝中有人好做官” 、 “年龄是个宝,关系最重要” 。在这些“潜规则”的诱导下,有些干部为了晋升,千方百计找关系,认为只要后台硬,不仅能当上官,还能保住官,更能升大官,于是买官卖官之风会在个别地方大行其道!“潜规则”成为一些干部健康成长的隐形杀手,许多干部就是由于逐步接受“潜规则”而自毁前程。 又如,实实在在的政绩是干部成长的重要指标,但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潜规则”在作祟:有不少人信奉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要让领导看到政绩。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常常是“总结工作用加法,落实责任用减法,汇报成绩用乘法,出现问题用除法” ,于是热衷于开会传达文件,层层部署
7、,进行“打招呼”式的检查,被群众称为“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 “潜规则”盛行给发展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严重妨害了社会的正常运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和人们的精神,危害十分恶劣。 它动摇了人们的价值观,破坏了社会风气。 “潜规则”像一只看不见的黑手,败坏了社会道德,破坏了社会风气。随着“潜规则”的泛滥,人们把拉关系、走后门、买官卖官、造假等当作“风尚” ,把运用“潜规则”当作“能力” ,把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当作“成功” ,在内心把“潜规则”当成一种“社会常态” ,自觉去遵循。这样下去,人们就会用“潜规则”式的思维去看待社会上的一切事物,增加阶层对立,放大社会矛盾,破坏社
8、会稳定,甚至颠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威胁执政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所有“潜规则”中, “官场潜规则”影响最大,为害最烈,它影响并决定了社会潜规则的存在。 “党内潜规则”不清除, “官场潜规则”就无法遏制, “社会潜规则”就可能滋生蔓延,造成恶性循环,从而威胁执政安全和社会稳定。 它导致了腐败的滋生与蔓延。腐败分子可以利用的“潜规则”越多,他所能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潜规则”在政治生活中的肆虐,必然导致现实中形形色色的腐败,造就大批的腐败堕落分子。 “潜规则”象一个巨大的漩涡,让许多领导干部难以自拔,对正常的政治秩序起着一种破坏作用。 它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威胁了
9、和谐社会的构建。 “潜规则”是崇拜权力的规则,弱肉强食的规则,从根本上威胁着社会进步所追求的正义与良知。 “潜规则”破坏法律制度,侵蚀社会健康肌体,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就可能演变为既得利益者的“显规则” 。 它违背市场经济规则,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潜规则”使得商业贿赂、关系学在经济活动中大行其道,引发权力“寻租”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市场主体之间无序恶性地竞争。 3.“潜规则”的成因及对策 社会和党内“潜规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原因。 “潜规则”是中国长期封建专制社会各种弊政和落后虚伪道德的因袭积淀。我国历史上小农经济比较发达,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靠亲情、友
10、情、乡情和裙带关系维系,为人处事过程中法治和规则意识相对淡漠,道德观念也易发生扭曲。 今天人们所说的“潜规则” ,在封建社会里非常盛行,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形象地概括了封建衙门通行的“潜规则” 。今日官场“潜规则” ,与历史上人身依附、家长制、一言堂、官本位等封建糟粕一脉相承,是封建官场种种流毒的翻版或变种。 从现阶段社会转型的实际看, “潜规则”之所以能够“潜”行到今天,因为有它合适的社会土壤。随着旧体制让位于新体制,我国社会规则体系也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原有的社会规则体系正在被新的规则体系所取代。要完成这样一种转变,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潜规则”盛行,在一定程度上
11、折射出法律和制度层面的缺陷与弊端,给潜规则留下了“潜”行空间。 社会公众民主法治意识较差,多抱有从众心理。有些人甚至认为潜规则“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吃小亏占大便宜。另外, “潜规则”具有很强“杀伤力” ,谁不愿意按“规则”办事,就可能受到排斥、惩罚,所以不少人只好随波逐流,听之任之。 “潜规则”是社会毒瘤,其“病因”复杂,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尽管以上我们介绍的“潜规则”并不是干部队伍中的普遍现象,不是社会的主流,但它的危害是巨大的,根除“潜规则”已经刻不容缓。 一是要清除“党内潜规则” 。 “党内潜规则”往往是社会上其他潜规则的“风暴眼” ,现在有些地方、部门和行业,
12、 “潜规则”之所以禁而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其身不正”而致“虽令不从”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阻断“潜规则” ,就是要下大气力端正党风,严惩热衷于 “潜规则”的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政风好转,净化社会风气。 要通过肃清封建思想残余、树立现代民主政治理念、倡导制度文化,铲除党内潜规则滋生蔓延的土壤。要强化党内监督, “党内潜规则”在党内监督机制弱化条件下才有生存的空间。对“党内潜规则”监督的核心是要建立内外结合的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把党内监督和各方面的监督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就监督到哪里, “党内潜规则”才会失灵。 二是要严格依法监管。当今世界上一些法治严明的国家
13、,治理“潜规则”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对其“零容忍” ,不但法制严密,而且依法监管,不让“潜规则”有可乘之机。例如,新加坡预防腐败法规定,代理人为自己或他人的利益,非法接受、索取他人作为诱金或酬金的报酬,任何人非法给予、同意给予或提供给代理人报酬作为诱金或酬金,不管贿赂行为实施的目的是否实现,均构成腐败性交易罪,将受到严惩。严格依法监管,遏制潜规则盛行,首先要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管职务高低,都应依法惩处。其次要改变所谓“法不责众”观念,不管它打的是什么“旗号” ,一律依法论处。 三是要建设廉洁文化。实践证明,遏制“潜规则” ,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忽视
14、人的思想素质的陶冶,治理“潜规则”就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廉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抵制腐朽观念、遏制“潜规则”和腐败行为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建设并弘扬廉洁文化,要注重发展面向社会大众的廉洁文化,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境界。要创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发展社会廉洁文化,让廉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增强全社会抵制“潜规则”的自觉性,让“潜规则”成为“过街老鼠” ;要注意从青少年抓起,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廉洁文化育人资政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鄂璠.揭开党内潜规则专访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周敬青J .小康,2011(11):81-83 2杨志和. 破除政坛“潜规则”J. 刊授党校,2012(4):46 3尧希平.消解官场“潜规则”J.红旗文稿,2010(06):38-39 4周敬青.党内潜规则的由来及其治理对策N.学习时报 2011-9-12(3) (作者单位:中共乐亭县委党校;河北 唐山 0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