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的是哪门子的新?专利申请数全球第一、讲创新最多的国家,福布斯认为其创新企业仅占世界 5% 8 月 14 日, 福布斯杂志公布“2013 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 100 强企业” 。根据这份榜单,美国上榜企业最多,为 39 家;去年被中国从第二大经济体位置挤掉的日本有 11 家上榜,而目前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仅有可怜的 5 家上榜。 8 月 30 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商品中约九成是贴牌产品。2008 年至今,没有一家中国制造业品牌跻身世界 500 强前百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原创性不够,我国产品档次偏低。企业在塑造品牌时,更多依靠成本优势而非革新。 拥有将近
2、20%的世界 500 强企业,创新企业却仅占 5%。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专利申请数全球第一、从上到下人人讲创新最多的国家,似乎是个莫大的讽刺。 中国企业的创新力羸弱的问题,其实早已有之。在创新力上,中国企业和日美企业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中国创新力位居中后位 先来看看近几年相关机构和媒体对创新力的国际排名。 商业周刊评出 2010 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 50 强”名单,其中中国 5 家企业上榜,占 10%。 2011 年汤姆森路透评全球 100 大创新力企业,中国企业无一上榜。 2012 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题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 30 个国家的调查报告,中国排名第 27 位。 2013
3、年的全球 100 大创新力企业, 福布斯杂志评选出 5 家中国企业。 事实上, 福布斯 、汤姆森路透、 商业周刊等机构的判断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异。如何看待这几家机构的评选? 2011 年汤姆森路透评选出全球 100 家最具创新力企业,40%的企业来自美国,没有一家中国公司上榜。对比, 国企采访到的各位专家均对此表示质疑:“实际情况绝不可能一家都没有。 ” 但一个事实是,从相关机构的评选结果和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的实践中判断,中国企业的创新力总体偏低,目前大约处于中后位置。 吴晓波表示,创新不但需要科学技术来支撑,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中国工业化进程才短短几十年,创新力排名指望迅速跻
4、身世界前列并不现实。 “中国企业的创新多属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改良类的创新,真正原创的太少了。 ”张季风告诉国企:“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很多行业,把日美等国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去掉,中国很多世界第一就不成立了。还有,中国企业多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为外资打工(高级的代工还在中国台湾,比如富士康) 。为此,中国企业亟需转型升级,也就是加速创新。 ” 创新评定的因素 尽管都是在评定企业创新力,但每家机构所采用的方法和看重的因素是不尽相同的。这些评定时的指标与因素,有没有抓住创新领先者和落后者之间的区别? 汤姆森路透是三大全球资讯提供商之一,比较看重专利水平。在2011 年全球 100
5、大创新力企业评比中,汤姆森路透从专利申请成功率、专利申请全球性、创新专利数以及专利影响力评定名次,由此给出中国企业 0 家的结论。 实际上,不少企业一提及创新之时,也经常提及“我们拥有多少多少专利” 。那么,专利数量与创新能力究竟有何关系? 吴晓波认为,创新并不简单等同于专利。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在市场中获得成功,而专利则未必。和研发投入一样,专利申请数量只能说明企业对创新的努力程度,而并不能说明其与创新绩效有直接关系。专利只有被人们广泛引用、买卖,才能对创新有很大帮助。因此,相对而言,专利影响力评定是更有意义的指标。 “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上升很快,代表着一种进步。申请的专利中发明专利比重在上升,
6、也是一个好现象。但专利的影响力和质量不足是现实,需要通过市场化取向的技术转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来改进。 ” 对于专利质量,张昌认为,在中国,专利数量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关联性较差。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大量专利来自科研院所,普遍同时存在深度的基础研究不够和产业化价值不高两大弊病;来自企业的专利,相对大部分属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即使掌握数百项专利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难以发挥良好的商业价值(但一般可以实现专利保护作用) ,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申请专利也仅仅为了宣传或“高新技术企业”评选等目的。因此,中国企业的专利数量能代表的实力非常有限。 2013 年福布斯杂志的评选,是依据创新溢价为创新力
7、企业排名。其中,中国企业 5 年平均年化回报率总值是美国的 15.42%,是日本的91.17%; 创新溢价总值是美国的 14.98%,是日本的 63.36%。 创新溢价(innovation premium)是一项指标,由商学院教授杰夫戴尔及哈尔格里格森联手瑞士信贷全球分析平台 HOLT 创建,用以评估股票市场如何看待企业未来几年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之外,推出可盈利的新创意,预测了哪些企业最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增长潜力。 吴晓波表示,创新溢价是很有新意的方法,可以作为投资股票的参考指标,但难以完整反映企业家的创新力。因为,事关企业增长的潜力因素很多,企业正在研发的技术、产品不一定在股市上体现出来。而重
8、要技术、产品一旦研发出来,影响力就会很大。因此,创新溢价只能是表明当下某个时间截面,通过创新获得增长的潜力。 总的来说,创新溢价的缺点在于指标测评太短期,如股票波动一样,对短期信息反应快,但很难反映相对长期的趋势。还有,创新溢价只能评价上市公司,很多优秀公司不一定上市,其全面性也将遭到质疑。 张昌对国企表示,创新溢价是对未来更好的利润回报的一种评价和预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逻辑必然性仍存疑。 评价的对象一般是无形资源,而无形资源转化成实际利润需要通过企业内部运营和外部战略环境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因此,作为评价溢价的标准,还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能力水平和外部战略环境演变趋势。而后者的判断准确率
9、通常较差。 后发国家的创新阻碍 说到中国的创新力羸弱问题,曾有分析人士说,新兴国家的创新其实并不普遍,因为经济本身发展迅速,企业无须操心创新,只需采取跟随战术,通过比较成本优势,获得后发优势,就能够获得丰硕回报。 对此,吴晓波向国企表示:新兴国家的创新并不是不太普遍,而是创新的定义与西方国家的创新(原创)不一样。虽然在原创的创新力方面,中国企业贡献较少。但是,中国企业从事了大量的二次创新,即在原有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的再创新,特别是涉及工艺等方面的二次创新,而这些创新在市场上无法直接显现出来。 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不是创新。阻碍中国企业创新力水平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大量企业采取跟
10、随策略。由于原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跟随则能有效规避风险,赢面更大。只要积极努力,再加上低成本,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跟随更容易成功获得后发优势。跟随的问题在于虽然成本低、但竞争会很快趋于白热化,企业获利有限。二是后发国家有很大很快的市场需求增长,这也是跟随策略得以实现快速赢利的重要因素。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市场中会有不断产生的一轮又一轮的需求爆发阶段,有巨大的市场机会,因而企业利益的获取并不需要原创性创新,紧跟、快速模仿就能获得巨大利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到现在这个阶段,大爆发需求的产品市场越来越少,轻易成功的市场机会越来越少,不靠创新、简单模仿就能成功的可能性当然也越来越小
11、。三是说到底还是能力的问题,而能力的成长需要时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波士顿咨询调查结果显示,创新遇到的最大阻碍是开发时间过长,第二大阻碍是缺乏合作。 吴晓波认为该调查比较客观。企业是追求盈利的组织,对盈利的期待高,也往往很急躁。如果开发时间过长,企业觉得很难得到应有回报。因为开发时间越长,创新者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就越大。如果市场不变,有较为确定的预期,时间再长也没关系。但是如果市场迅速变化,企业就很可能遭遇损失。诺基亚的研发投入很大、项目也很多,然而遭遇平台技术的转移,至今还未恢复元气。 第二个阻碍和制度环境有很大关系。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法律环境不完善造成企业基于契约的
12、合作很困难,彼此的信任很难得到保障。中国企业缺乏创新的原因,不应简单归咎于企业缺少创新的热情和必要性,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在大量创新,而还应考虑及解决完善竞争秩序、法律环境等迫切问题。 影响中国企业创新力的短板 “福布斯、汤姆森路透等这些机构得出的排行榜并非权威版本或是标准答案。它们判断的准确性并非重点,关键在于标准是否全面,可参照性是否较强,企业能够从排行榜中获得多少启示。 ”薛胜文的观点,得到了其他几位专家的认同。 那么,影响中国企业创新力的短板究竟是什么? 张昌说,影响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营理念、商业模式、人力资本利用三大方面。目前,国内一些创新力较好的企业国际化因素较多:核心骨干
13、人才有发达经济体留学或工作经验,借力国际战略投资资本、移植改良国际先进或较成熟模式。因此,这些企业占据一定创新优势。 薛胜文认为,影响中国创新力排名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成本较高和对技术专利保护能力较弱。由于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普遍较低,研发时间一般较长,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此外,中国对技术专利的保护能力较低,即使企业将技术研发出来,被其他企业盗用的风险也极高。 刘峰对国企表示,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本身的知识基础。中国企业原来只是买生产线,没有太多创新,最多只是改款。发达国家工业化 100 多年了,我们改革开放才 30 多年,积累有限。其次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我们
14、企业目前多是从规模扩大上实现收益,而不太愿意通过创新实现。原因之一在于创新风险比较高、花费也高,不成功是家常便饭。原因之二在于企业本身经济能力薄弱、盈利水平本来就不高,想创新也困难。再次是人员的问题。中国研发力量多在大学、研究院所,在企业的很少,这也是造成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企业内缺乏在战略层面追求创新的企业哲学。 ”刘峰说,比如苹果公司是偏好创新和冒险的,而苹果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过现在辉煌的时刻,也有快破产的经历。之前曾有一阵苹果是被当作失败的案例去研究的。 关于企业哲学,吴晓波表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人才、管理都呈现很高的动态性,可持续、相对
15、稳定的体系在中国还尚未形成。在追逐短期效应的浮躁心态影响下,企业很难实现长期良好的发展。就企业哲学来说,这些企业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差别较大。西方企业的经营理念,多为清晰信息,容易描述,可以有效指导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的哲学则多是来自道家、儒家、佛教等隐性知识,流于抽象的概括,很难给予企业员工们准确的指导。 此外,中国的教育培训体系缺乏批判精神的培养,对创新力的重视依然不够,社会对创新的尊重也不充分,导致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发展缓慢。 中国创新力如何提升 福布斯曾指出,保持创新力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点:人才、管理、企业哲学。新型企业要想创造并维持高创新溢价,至少需要在人力、流程及经营理念这三个关键要
16、素上具有出色的表现。 2009 年末,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调查的中国高管中,95%都同意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是否表明,中国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是领先的? 张昌对所谓的创新意识领先的结论并不认同。在多年实践中,他认为中国企业家一般在类似调研中的表达都是积极正向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背道而驰(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基本可以验证) 。这恰恰反映了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严重不足,95%的同意并不能说明内心的认可;确实认可的,往往不了解实施创新的方法和思路。 因此,他给出了一个建议:理念引导和实施路径、方法同时推广应该更为有效。对标研究(包括国际领先企业,还要有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对标分析)是较
17、为有效和可操作的渠道。 创新理念引导和实施路径、方法同时推广后,接下来需要的就是行动。 薛胜文告诉国企 ,中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虽然中国目前在专利保护方面具有较多盲点,但整体而言对盗用专利的打击已经愈来愈严厉,企业应将技术研发视为第一生产力。第二,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拥有创新型人才才能成就创新型企业。 刘峰表示,不像欧美国家产业创新的主体多集中在企业,中国企业提升创新力的捷径是和科研院所合作。此外,政府要为企业创新活动创造公平的环境即容易找到想要的资源、得到更多的回报、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吴晓波认为,国外先进企业的成
18、功经验已给中国企业清晰的努力方向。为了让创新成为企业有效竞争力的主要来源,需要先进科技作为推动力,利用先进的市场化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动员,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企业战略上将创新作为核心内涵。调研发现,将创新放在重要地位的企业不多。可能他们还没深刻认识到过去成功的产品不足以支撑未来。 2.建立适应创新的组织架构。许多中国企业包括进入世界 500 强排名的中国企业,销售额很大,支撑创新的组织架构却没有。要知道,创新是跨职能和功能的事业,而目前很多企业还是机械传统地按部门功能分割,跨功能的组织创新很少。为此,要在组织结构、组织机制的设计上做更多努力。 3.员工的职业生涯引入创新。员工日常工作中如何引入勇于创新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以前是鼓励员工,按照要求辛勤工作,好好干就行,提倡做劳动模范而不是标新立异。而今的企业实践中,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机制和意识需要加强和引导。 4.政府要承担责任,营造一个良性、活跃的创新环境。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平等竞争的环境,使企业充满创造力的活动得到保护和承认。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吴晓波看来,现阶段国内在创新领域落后的企业还有很多,虽然尽管总体水平不高、但中国一些顶尖企业的创新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他表示,鉴于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很强,未来中国企业上榜的数量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