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160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综述摘要:亚当斯密很早就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仅仅依赖于外生的技术创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而非外生变量。而新熊彼特主义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五种模式,基本上构成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研究的核心。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并且更加全面地将企业内在动力纳入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之中,在此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科技创新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创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

2、0070-03 一、引言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长期中,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报酬会逐步递减,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取决于技术进步增长率,而技术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环顾当今世界各经济强国,凡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都是创新型的国家。因此,探究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理论借鉴意义。 二、国外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与演变 (一)亚当斯密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论述 斯密首先特别重视的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由于劳动分工的深化。在其国富论的第一篇第一章中就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的运用中体现的大部分的技能、熟练度

3、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斯密对于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分析了各种影响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因素。但是,斯密并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需要将劳动生产力内生化,更不可能认识到人力资本和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 最早将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模型化处理的经济学家是哈罗德和多马,他们在不同时期独立的地提出了一个非常相似的经济增长模型(后来被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Harrod,1939)假定在长期中居民的储蓄率以及资本产出比例均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从而可以建立模型并计算长期经济增长率等于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哈罗德把这种增长率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但是这种“有保证的增

4、长率”很难恰好等于自然增长率,也很难等于实际增长率。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是一种非均衡不稳定的增长率,因此被称为具有“刀刃”性质。根据阿吉翁和霍伊特(Philippe Aghion&Peter Howitt)的分类方法,哈罗德-多马模型其实是 AK 模型的早期形式。 索洛(Solow,1956)和斯旺(Swan,1956)为了消除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的“刀刃”性质,引进了新古典的连续可微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同时放弃了不合实际的固定比例的假定,认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索洛-斯旺模型比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更加合理的地方还在于,索洛-斯旺模型中引入了一个附加中性技

5、术进步的生产函数。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之下,索洛-斯旺模型得出了一个稳态的平衡增长路径,并且预测只要经济偏离了稳态水平,就会收敛到平衡增长路径。在索洛模型中,虽然技术进步被引入到模型中来,但技术进步只是一个外生变量,是不能由模型本身来解释的。索洛-斯旺模型计算得出的稳态人均收入增长率仅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增长率,而与其他变量无关。与此相对应的一个隐含的预测是,如果一旦技术进步不能持续,人均收入的增长最终必然停止。这种类似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悲观预言,从根本上说源自于资本要素的收益递减假设。但是由于索洛-斯旺模型的结论较好地解释了“卡尔多稳态” (Kaldor,1961)的特征性事实,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

6、展性特点,因此也就成为此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框架基础。 Cass(1965)和 Koopmans(1965)的研究对索洛开创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进行了完善和扩展,他们将有关消费者最优化的分析引入到模型中来,实现了储蓄率的内生化。但是,储蓄率的内生化同样没有消除长期人均收入增长率对外生技术进步的依赖。并且,自此之后,经济增长理论开始变得过于技术化而逐渐失去了真实世界增长事实的联系。 (三)第一代内生增长理论 虽然一些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家们在索洛模型的框架上不断修补,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增长的事实表明,技术进步是决定长期人均收入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索洛模型及其扩展和修补模型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变量的做法

7、明显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此后的经济增长理论开始逐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这些将技术进步做为内生变量的理论模型称为内生增长理论,也叫新增长理论。 Arrow(1962)和 Sheshinski(1967)在其构建的模型中认为,技术进步往往是生产或投资过程中不经意产生的副产品,这种技术进步的形成过程被称为干中学(1earning by doing) 。在干中学模型中,每个企业的创新或发现都会很快外溢到整个经济体当中,知识的扩散过程是在瞬时就完成的,因为知识是非竞争性的。 Lucas(1988) 、Rebelo(1991) 、Caballe and Santos(1993) 、Mulligan and S

8、ala-i-Martin(1993)等将物质资本的概念扩大为教育、经验和健康等形式的人力资本,认为人力资本的不断提高使得资本收益的递减趋势得以避免,因此经济增长可以避免陷入趋于停滞的“马尔萨斯陷阱” 。 各种形式的干中学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通常被称为第一代的内生增长模型,它们一般采用 Y=AK 形式的生产函数,从而避免了资本收益的递减趋势,但均采用了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但是 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认为,技术进步包括新思想的产生,而新思想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非竞争性的,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当非竞争性的思想成为生产要素时,规模报酬就会出现递增。而这种递增

9、报酬与完全竞争的假设是不相容的。 (四)第二代内生增长理论 第二代的内生增长模型抛弃了完全竞争的假定,将有目的的 R&D 活动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到模型中来,因此也叫做基于创新的(innovation-based)内生增长理论。Aghion and Howitt 在其 2011 年出版的增长经济学一书中,将基于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又分为两条平行的研究路线:一条是以 Romer(1990)和 Grossman and Helpman(1991)为代表的产品多样化模型;另一条是以 Aghion and Howitt(1992)为代表的熊彼特模型。 产品多样化模型的基础是采用 Dixit and Stig

10、litz(1977)的生产函数。根据这一生产函数,经济的总生产率参数由中间产品的种类数来表征,从而人均收入水平的长期增长率就取决于中间产品种类数的增长。虽然就单个中间产品来说仍然是经历报酬递减的,但是对于某个给定的资本存量水平,可以用于生产更多的中间产品,从而也就实现了规模报酬的递增。在产品多样化模型中,新的产品种类被认为是创新的主要形式,是研究人员 R&D 投入的结果;他们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在于,持续的产品种类增加的创新如果能够实现,就能通过专利权的保护获得永久性的垄断租金。 熊彼特模型的基本理念源于熊彼特关于“破坏性创新”或者“创造性破坏”的论述。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认为

11、,“它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 ”基于这一理念,Aghion and Howitt(1998)认为,熊彼特模型关注的是质量改进型创新,这种创新会使得旧的产品过时并淘汰,从而与熊彼特成为“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密切相关。在熊彼特模型中,一个成功的创新者可以替换其所在部门中的旧产品,直至他本身被下一个创新者所替代。因此,较高的产品替代比例也就表现为较高的经济增长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推导,熊彼特模型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长期中,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等于创新的频率乘以创新的规模” 。另外,熊彼特模型在对创新进行模

12、型化的过程中,可以包括两种不同的创新形式。一种是直接超过创新之前的最佳技术水平值,达到一个新的技术前沿值;另一种是赶上全球技术前沿,实际上是对其他地方已经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进行模仿。 三、关于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一)新熊彼特主义关于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研究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即探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力量来推动科技创新。自上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西方一些学者陆续沿着熊彼特的思路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着重研究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途径等问题。这些经济学家主要以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美国经济学家施穆克勒、罗森伯格为代表。由于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熊彼特的创新

13、理论而展开的,因而在学术界又被称为新熊彼特主义。新熊彼特主义关于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五种模式,即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 “推-拉”综合作用模式、技术轨道模式和“NR 瓶颈”模式。这里的技术推动模式主要就是指熊彼特的创新模式,下面逐一介绍其余四种模式。 1 需求拉动模式 熊彼特创新思想认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过程主要遵循技术推动线性模型。然而,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施穆克勒在其名著发明与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作出发明一般是由于人们想解决经济问题或利用经济机会的事实对于经济理论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他认为市场需求才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从而打破了技术推动模

14、式的中心地位。由于施穆克勒提出了一种与熊彼特技术推动模式完全相反的观点,因此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论,从而推动后来的研究者对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 “推-拉”综合作用模式 “推-拉”综合作用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罗森伯格、克莱茵、莫里厄和弗里曼等人,其中又以罗森伯格的观点最为突出。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综合了熊彼特的技术推动模式和施穆克勒的需求拉动模式,他在黑匣子之谜:技术与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基础科学技术同市场需求的结构一道,在创新中以一种互动方式起着核心作用,忽略任何一方面都将导致错误的结论和政策。罗森伯格将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相反的模式有机结合了起来,他认为,科技创新活动是

15、由需求和技术共同驱动的,需求决定了科技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可能获得的报酬水平,技术则决定了从事创新活动可能获得成功的概率和成本。 3 技术轨道模式 技术轨道模式首先由演化经济学家纳尔逊和温特提出。他们认为,一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时,可能受一种强有力的环境约束,创新者一般会选择最有利于获得最大回报的方向进行拓展,他们把这些不同的方向称之为“自然轨道” 。20 世纪 80 年代初,多西(G.Dosi)发展了自然轨道的思想,提出了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的概念。多西将技术范式界定为“解决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式或模型,它决定研究的领域、问题、程序和任务” ,而将技术轨道界定为由技术范式决定的一组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

16、。多西认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具体的创新方向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其自身认知特征所限制,处在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上。因此,企业的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是在特定技术轨道上科技知识的不断积淀,从而使得该企业获得了一种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专业化竞争优势。 4 “NR 瓶颈”模式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著名学者斋藤优提出了“NR 瓶颈”推动科技创新的模式。斋藤优提出,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因来自于现有的社会资源(Resource)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Need) ,从而社会需求与社会资源就存在着所谓的“NR 瓶颈” 。斋藤优认为,社会需求与社会资源之间的这种瓶颈,能够极大地推动科技创新。其动力传导机制如下:企

17、业从“NR瓶颈”中发现科技创新需求,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科技创新的战略和具体计划,然后筹备创新所必需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进而开展创新活动。 新熊彼特主义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这五种模式,基本上构成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研究的核心。 (二)国内学者关于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国内关于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外结合”驱动科技创新 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源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两个方面。如魏江(1998)认为,国外新熊彼特主义仅仅提出了诱导企业科技创新的外部动力机制,而没有挖掘出科技创新行为的内在本质动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来源于企业内部

18、和企业外部两方面。许萧迪,王子龙(2003)也提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要求是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张钢进一步提出,来自外部环境的动力包括政治和经济的变革、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变化等;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包括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家精神、企业内部员工的事业心或好奇心等。厉怒江则侧重于从科技创新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他提出对科技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应该最终归结为对企业主体的动力进行分析,而企业主体的动力主要由企业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我动力、政府的激励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转化动力(简称压转动力)和个人主体动力四个方面构成。谢薇提出的 E-E 模式认为,技术

19、的推动、市场的拉引、创新环境的影响以及作为“中介”的企业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王海山提出用 EPNR 综合模型来分析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李垣等提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利益、创新能力和所拥有的组织管理权力。 2 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不确定性及风险 王春法(1997)提出,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任何新技术在其诞生之初都面临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覃浩高、崔剑(2002)认为,科技创新与风险同时共存,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实验过程中,需要获得各种投入要素,需要面对各种未知的市场竞争,需要把创新产品投入使用,这些因素对企业来

20、说都意味着风险,其投入产出关系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性才是科技创新本身的内在动力。他们认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风险与经营风险想比,具有战略性、风险损失的巨大性、可变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万君康教授提出了科技创新的期望理论。他以激励理论为基础,提出科技创新动力=科技创新产生的效益科技创新成功的概率。许小东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结合风险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科技创新的期望一风险动力论,将科技创新动力的期望理论与科技创新的风险理论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他提出的科技创新动力公式可以表述为:创新动力=(创新所产生的效益创新成功期望)/(创新投入创新失败可能) 。 3 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障碍 安立仁、张健申(1994)认为,

21、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利益机制和成就感等因素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但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可能还会转化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这些阻碍因素可能包括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对原有工艺、产品及生产经营方式的留恋为主的惯性阻力,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为主的目标阻力和就业压力下的要素阻力等。王大洲、关士续(2001)把重点放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障碍上面,他们认为,国有企业中固有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官僚作风、存在严重的科技情结等都可能成为阻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4 国内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肖广岭等(2001)认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其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和公平税负问题、产权问题、管理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文化环境问题等。许萧迪、王子龙(2003)则认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以及权力约束机制。他们认为,我国以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