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摘 要: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理论界不乏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本文将产业转移理论划分为国外的产业转移理论和国内的产业转移理论。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分别进行梳理,可以突出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异同点,展现了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 理论 区域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期以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等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比较优势的视角来对产业转移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下的古典贸易理论。之后,西方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更加专门化,涌
2、现出了诸多的产业转移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雁行”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等。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作为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跨国公司专家的弗农,其基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是一种被动性的产业转移理论。弗农认为产业转移是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产品的创新阶段一般需要一个科学技术基础较好而且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的,并且拥有高消费市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该阶段的产品都在发达国家国内生产,并且大量出口,凭借技术垄断,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3、到了产品的成熟期,国内的市场开始基本饱和,这是产业转移开始出现苗头。发展到标准化阶段,产品和技术基本上已经标准化,发达国家的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开始受到技术模仿国即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挑战,这些发展中国大部分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原材料供给和广阔的本土市场,而在此阶段技术垄断不复存在,价格逐渐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于是成本控制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生存的唯一出路。于是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发达国家开始利用直接投资等方式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来降低成本,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且进一步拓展市场。弗农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的表现,是
4、为了弥补产品生产中出现的劣势,进而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份额。 2.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进到区域经济学以后构建出来的一套理论,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区域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首先该理论定义了高梯度地区和低梯度地区,所谓的高梯度地区是指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和先进管理方法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产业基本上都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并且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能保持一定的技术领先地位。而相对应的低梯度地区其产业大多属于产品生命理论的标准化阶段,经济发展迟缓甚至出现衰退。对于高梯度地区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新的产品,提升管理
5、效率,形成新兴产业,保持区域技术优势。而对于低梯度地区首先发展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承接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资金,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经过不断发展攀岩早日进入高梯度发达地区行列。 3.“雁行”理论 早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日本学者赤松以后起工业国为视角,总结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工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关于产业转移的“雁行”理论。实际上, “雁行”理论很大程度上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纤维,钢铁,汽车等产业发展和崛起的真实写照。 “雁行”理论描述了处于后起工业国在某一产业的起始阶段,由于生产技术和资金设备的缺乏,被迫向先进发达工业国开放市场,在大量进口产品的同时吸引外资,消化吸收先进的
6、生产技术,逐渐模仿掌握生产该产品的所需要的各种专利技术,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供给,大量生产该产品以替代进口,以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占领本国该产品的市场,进而开始向海外出口此类产品,从而在该产业上由原来的后起国蜕变为先进国。后起国所经历的“从国外进口国内生产替代进口向国外出口”如果用以时间为横坐标轴做曲线的话,曲线会呈现类似三只大雁飞翔的图象,所以把这种产业转移称之为“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的本质特征是产业的先进国向后起国进行产业转移并相继实现各自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所形成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垂直分工体系,反映出产业转移对后起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4.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7、20 世纪 70 年代,小岛清根据日本二战以后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要最大限度地扩大化自身的生产,就必须研发,生产并且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用直接对外投资的方式将本国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去,这样引资国可利用引进的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壮大比较优势产业,这对投资国和引资国来说都是一个福利最大化的双赢选择。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还总结出了以下结论:(1)相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最先被转移出对外投资国。 (2)出资国和引资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最
8、小的产业往往最先被转移。 (3)出资国的被转移产业往往由技术水平差异较小的中小企业所承担。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卢根鑫为代表的“重合产业”理论,其是站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角度审视产业转移的,对国际间的产业转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二是“区域间产业转移”理论,该类理论主要重点研究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具有代表性的有陈建军的“东扩西进”理论,戴宏伟的“梯度双赢”理论,张可云的“区域大战与协调发展”理论等等。 1.卢根鑫的“重合产业”理论 卢根鑫认为,国家间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合产业” ,并且两者的“重合产业”呈现出产业技术构成相似,
9、价值构成不同的特征。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带来的产业高度化和产业合理化等正面效应远远大于其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值得一提的是,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效益有很多,例如可以提高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该产业整体的生产率;提供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改善并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量等等。然而产业转移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类似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需要警惕和改善。 2.陈建军的“东扩西进”理论 “东扩西进”理论基于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并且市场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陈建军是以企业开放型发展战略为视角,对我国浙江省上规模的 105
10、 家制造业企业为调查对象,归纳总结出区域间产业转移具备以下特征:(1)目标模式以资源综合利用型和市场导向型为主。(2)产业转移模式主要有中小规模的对外投资,在转移地建立生产加工点,销售点和营销网络等。 (3)产业转移方向即为“东扩西进” ,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方,海外等。 (4)产业转移所处阶段主要集中在从外引进资金逐步减少,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增长的第三阶段。 3.戴宏伟的“梯度双赢”理论 戴宏伟的“梯度双赢”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区域之间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的不平衡,导致各区域的产业发展层次存在很大差异,即存在产业梯度。该理论认为在双方都需要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
11、下,产业会从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转移方可以重塑比较优势,而承接方可以提高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达到双赢的目标。戴宏伟还将该理论应用于“大北京”经济圈,他认为京津冀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是基于区域内生产技术,生产要素和产业梯度的差异性,所以要利用好生产要素,技术和产业梯度的互补性,以上述三者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梯度转移为重点,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提升,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 4.张可云的“区域大战与协调发展”理论 张可云的“区域大战与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区域间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形式,可以促进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张可云的理论可以
12、总结出以下结论:(1)区域间的经济和技术的梯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2)产业和技术有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 (3)区域间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和区域间关系和谐的需要,但是产业转移并不一定能带来区域间的关系和谐,只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适量地进行产业转移,才能优化整个地区经济布局。 (4)产业转移一般情况下依靠市场调节,但是政府的干预和协调对于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
13、rnal of Economics.1966, (5):199. 2夏禹农,冯文浚.梯度理论与建议J.研究与建议,1982, (8). 3胡俊文.论“雁行模式”的理论实质及其局限性J.现代口本经济.2000,110(2):1-5. 4 Masatsugu Tsujia, Shoichi Miyaharab, Mineo Ishikaw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Japanese machine tool industry.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1999, (48):561572. 5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88. 6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中华书局.2002:103-105. 7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37-42. 8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