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信息寻租理论的发展历程摘要:会计信息寻租问题由来已久,各国学者对该理论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基于此,分析会计信息寻租发展史的重要的基础理论:寻租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寻租与会计的经济后果性、寻租与产权理论、寻租与政府管制,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做好铺垫。 关键词:寻租;会计寻租;理论;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75-02 一、寻租与信息不对称 最早系统阐述信息不对称的是阿克尔洛夫的旧车市场“柠檬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旧车市场上,卖方往往比买方更了解车子的质量信息,如果买方在购车时无法通过其它渠道检查旧车的质量,那么市
2、场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假设市场上有两种车:好车和次车,卖主知道车子的质量,而买主只知道市场上有一定比例的好车和次车,卖主希望以高价出售好车,但买主不知道买的车质量是好是坏,所以在买的时候,总希望以最大折扣购买车子。如果市场上提供次车的比例大到一定程度,卖主能给的折扣也相应变大。结果导致卖主不愿意把好车放在市场上卖,而市场上只剩下次车。 该模型告诉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市场运行的无效,在上述模型中,如果有人愿意以高价购买好车,结果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却不能把好车提供给卖主,市场是失灵的。这种市场失灵具有“不利选择”或“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卖主不愿意把好车投放市场,市场上只剩下劣车
3、,也就是人们经常通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把信息不对称作为寻租产生的根源之一的,主要是“市场失灵论”的观点。巴托在市场失灵分析一文中指出:“市场失灵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即使在比较满意的理论价格市场制度下也不能达到合意的活动,或不能阻止不合意的活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并且信息搜寻需要花费成本,因此,会计信息还不可能达到对称的程度,具有信息优势的人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迎合政府的管制进行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 二、寻租与会计的经济后果性 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是 1978 年美国学者斯蒂芬A.泽弗在他的“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文章里提到会计具有经济
4、后果性,而这种经济后果性主要表现在会计报告能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决策行为。 会计可通过资本市场来改变资源配置结果本身就表明会计具有经济后果性,然而在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提出之前,人们更多的将其注意力集中在会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而已。自从美国学者斯蒂芬A.泽弗提出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以后,人们为了使出台的会计准则对自己更有利,开始广泛关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公平,并试图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这样便演变成各个利益集团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寻求租金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大致有两种可能:当参与博弈各方实力对比相差比较悬殊时,会计准则制定的内容会更倾向于实力较好的集团;当参与博弈各方实力对比不差上下时
5、,会计准则制定的进程相对会比较缓慢,它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最终可能出现折衷的结果,即准则内容的可选择范围较大,可供各利益集团挑选适合自己的政策。 由此可见,会计的经济后果性和会计信息寻租存在因果关系,会计经济后果是诱因,会计信息寻租是逻辑结果,会计的经济后果性是会计信息寻租的逻辑起点,而会计信息寻租的直接结果导致资本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改变。 三、寻租与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完全了解事物的有用特征需要极高的成本或者根本无法做到完全衡量事物的有用特征,总有一些有用特征还处在“公共领域” 。换种说法,只要有权利存在的地方,就有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被留在公共领域,因为
6、权利不可能被完全界定。于是,那些被留在公共领域的有价值的资源,将会引发所谓的“寻租”行为,人们会尽可能的采取一些手段以获得这部分利益。由于参与人有着互不相同的寻租成本,在考虑是否花成本去获得这部分利益时,各个参与寻租主体需要衡量寻租的利弊得失,只有那些扣除寻租成本还能获利的行为主体才会努力去追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各个行业领域的龙头老大,相对非上市公司而言,有着比较强的竞争力,资金也较雄厚,往往还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向全国乃至更广阔的领域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具有以上优势,使得其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对
7、于其他寻租主体,上市公司对公共领域租金的评价往往比其寻租成本大得多。这也使得上市公司较其他行为主体更容易获得公共领域的资源。因此,无论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还是执行过程,上市公司都较其他行为主体更广泛存在寻租行为(见下图): 寻租行为的出现通常与公共领域的大小有关。公共领域的大小反映了产权的清晰程度,即公共领域越大,产权越不清晰。在交易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人们会发现与其进行生产活动,不如争取公共领域的利益获利更大。目前,我国证券发行还带有行政审批的色彩,证监会依法对其进行审核。上市公司若想获得股权再融资资格,也需要满足政府等监管部门的融资管制规定。正是政府等监管部门人为的干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8、使得股权融资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只要符合资本市场融资管制,都有机会获得这一稀缺资源,即资本市场上存在公共领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权不清晰是产生租的来源,也是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行为的原因所在。要解决寻租问题,就要使产权清晰,就要限制公共领域扩大。 四、寻租与政府管制 前面我们分析,会计及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性,但寻租是一种人为的、主动的行为。会计的经济后果性为会计信息的寻租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如果要转换成现实性,这就需要有会计管制的出现,但会计管制的出现则往往会以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从而导致政府介入为前提的。随着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9、的角色,会计数据逐渐成为控制的工具之一,政府将会扩大对会计的管制规模,从而会计信息寻租问题的严重性将会加剧。但由于存在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者并非呈正比例关系。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机制可以毫无障碍地运行,市场也有其“失灵”的地方,权利机构对会计信息揭示融资管制的开始,就意味着会计信息寻租活动的产生,因此,会计管制过程和会计信息寻租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但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个前提,即存在于完全市场经济的“最小政府”和完全计划经济的“最大政府”的两极之间。在完全市场经济下,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最小,我们设定为 0,而在完全计划经济下,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达到极限,我们设定为 1,那么,寻租现象的产生就存在于最小政府与最大政府之间。租和寻租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承担一部分职责,或者说是因为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利能够影响资源拥有者支配和使用其资源。而租金的多少、寻租活动的活跃程度以及规模大小与政府对经济的管制程度相关,并呈现出某种与拉弗曲线相类似的非线性关系。 综上所述,政府人为制定出的基于会计信息的融资管制给寻租创造了条件存在限制市场准人或市场竞争的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制定出的政策或制度,而人的“经济人”本性则促使会计信息寻租活动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