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金融危机对温州制造业的影响与对策【摘要】经济周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数百年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如此循环往复。尽管人们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经济周期的原因,试图克服周期的一再重演,但时至今日,它似乎仍然是个无法根治的痼疾。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受到明显的外部冲击,并且出现了适当调整。温州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处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温州制造业必须要看趋势、谋对策,分析“危”在哪里, “机”在哪里, “着力点”在哪里,积极谋划应对危机的对策措施,把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温州制造业发展
2、的动力。本文结合温州实际,阐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温州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 温州 制造业 影响 对策 一、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温州制造业在困境中持续加速产品结构调整,试图努力在短期内实现产业升级。在这个关键性的历史转型阶段,众多的制造企业除了依靠产品本身的价值获得利润外,更加期待着由产品延伸出的增值服务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空间,让企业的“蓝海战略”得以实现。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的路径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高端制造业。简言之,温州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金融、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
3、给温州制造“装上大脑” 、 “安上心脏” 、 “插上腾飞的翅膀” ,逐步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温州如何发展高端制造业谈一点看法。 二、加快发展制造业是温州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向型制造业的快速增长。然而,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温州制造业正遭遇“国际金融危机” 、 “回迁” 、 “争夺”的三重压力,温州需要对制造业作出必然的选择。 首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温州要不失时机地选择发展制造业。 “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衰退。2012 年,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我国经
4、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温州受其影响也较为严重。如何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变危为机,对温州制造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过去依赖于低层次优势,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的传统思路已经难以继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已经是决定温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温州经济安全的必然抉择。 其次,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回迁”打压,温州要采取果断措施选择制造业。 虽然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好处,然而,还要看到的另一方面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飙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的作用,中国制造核心板块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制造业集
5、群已经进入低谷和调整期。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外迁,可能对中国制造业造成重大打击的第四次制造业转移正从中国启动。美国启动“再工业化”正在回迁产业资本就是典型的例证。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把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外资出逃、外资“制造业回流”现象明显,其观测指标主要有外商直接投资(FDI) 、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外商直接投资是外资动向的一个最直接指标。在全球 FDI 总体下降中,中国 FDI 的下降幅度高于发展国家,虽然依然是全球第二大 FDI 吸收国,但实际使用 FDI降为 1117.16 亿美元,较上年减少 42.95 亿美元,同比下降 3.7%。外汇占款年内两度负增长,外汇
6、资本加速流出。目前,温州地区的企业,除少数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已形成区域性品牌外,绝大部分本土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是在低附加值的环节进行国际代加工。面对传统产业市场的“红海” ,温州要不断加大科技、财政扶持力度,优化和健全政策环境,鼓励传统民营企业转型高端制造业。 再次,周边发展中国家的“争夺”挤压,温州要适时发展制造业。 中国周边的印度等南亚国家,越南、缅甸、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正在以更低廉的制造业成本,争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资本,由此对“中国制造”形成“回迁”和“争夺”的二重打压。经过多年人均工资的增长,中国的人力成本比较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尽管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多重压力;中国原有的本土配套
7、企业专用性投资将遭受重大损失,在缺乏自主创新技术的制约下,中国制造业不仅难以实现整体升级,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温州民营企业只有拥有大批的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温州民营企业必须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才有可能避免大起大落的局面。政府必须从产业准入标准上下工夫,应通过财税、金融等手段支持温州民营企业发展高端制造业。而对一般性制造业,必须从严控制上新项目,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在节能、环保、技术、劳动用工、安全生产方面制定和执行比其他地区更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限制加工贸易发展,严禁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户。 三、温州制造业
8、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际金融危机使温州民营企业遭遇融资难题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国家仓促出台 4 万亿救市政府,银行千方百计游说企业贷款,把银行“风控”抛到九霄云外,企业想融资就能融资,想投资就可以乱投资。2011 年前后,银行突然想到自己要把好“风控”关,坚持所谓的“三品三表”放贷条件,有的可能要求更严,要求借款人提供“三品四表五度”的苛刻条件,企业融资难上加难。所谓“三品、三表”是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手段之一。 “三品”就是人品、产品、抵押品;“三表”就是水表、电表、税表(或海关报表) 。 “三表”对温州的一些民营小企业影响很大,因为商贸类企业多数是轻资产类公司,用电、
9、用水都很少。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温州民营小企业融资比较难,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银行对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了解不够;资本积累不足,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比较少;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此外,温州民营小企业信用记录不健全或不良好,经营风险比较大,规模小,经营效益不确定性强,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国际金融危机来临自然会则遭遇融资难题。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突破融资成本“生死线”的企业重新洗牌 一般情况下,融资成本指标以融资成本率来表示:融资成本率=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 。这里的融资成本即是资金成本,是一般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着重分析的对象。如果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考虑
10、,应该考虑融资的几个其他相关成本: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风险成本和代理成本。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如果突破融资成本底线时,应当学会放弃融资。但温州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步履维艰的时候,企业家明知突破融资底线就是踩上了“死亡线” ,还是疯狂地融资。一些企业身陷借贷的泥潭,身负巨债,难以偿还,还有一些企业,融资艰难,资金链出现断裂。面对国内的金融现状,有的企业宣布破产,有的企业法人掏空公款,携款潜逃。温州经济在长时间里缺乏正规金融机构的扶持,企业为了融资,采取不同的办法,有的向银行贷款,但门槛高,通过贷款很困难;有的向民间借款,但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企业有可能因为长期负债而最后走向破产。金融空
11、缺,成了企业最大的痛。温州老板的跑路风波,在某种程度上是金融缺位的一种体现。金融缺位和高利贷成为压垮温州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温州多元化经营企业敲响警钟 关于企业投资是多元化经营还是单一化经营合理有效,经济学界、企业界至今争论不休,只能由投资者凭借独到的“眼光”与良好的心态掌控力决定。所谓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经营不只局限于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而实行跨产品、跨行业的经营扩张。多元化经营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企业,对不同的企业而言,多元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可能是“良药” ,也可能是十足的“陷阱” 。只有对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条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才能做到审时
12、度势,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温州企业家乐于多元投资,是由温州高度活跃的民间资金、温商特有的地域文化特性等因素所决定的。其实,温州企业和世界各地企业一样,也不乏多元化投资很成功的案例。当然,这次金融风波给温州企业多元化投资好好地上了一课。一些“跑路”的企业家,除了涉赌的以外,大多数后悔当初选择多元化经营。投资战线过长,经营的行业过多,资金运作顾此失彼,这是温州企业在转型扩张时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老板跑路的主要祸根。 (四)国际金融危机对失去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实行无情打击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
13、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打火机、灯具、眼镜、制鞋这四个产业,是温州的四大支柱产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及人民币内贬外升,严重挤占企业利润空间。人民币对外升值,以本币结算,销售价已经降低。人民币还对内贬值,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升,出口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温州中小企业倒闭现象比预想的要严重。2011 年以来,温州眼镜、打火机、锁具等 40 多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 30%,亏损面超过 1/4。产品科技含量低,不仅使产品的利润降低,也使产品失去了在市场中竞争的优势。 (五)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产业空心化”的神话破灭 温州曾经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民营经济的原有优
14、势渐渐消失。制造业的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率却在不断地降低,造成企业家们对实体经济失去信心,不愿扩大再生产。没有资金的投入,企业的设备不能进行更新,无法扩大规模。企业缺乏人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缺失,制造业也就只能是纯加工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资金,需要技术,更需要创新人才。温州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这些问题,步履维艰。另一方面, “产业空心化”导致资本在虚拟的经济世界流动,风险不断增大。炒房产、炒煤炭、炒商铺、炒棉花、炒石油、炒油田、炒车、炒电、炒汇等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国家政策调整,企业就可能出现巨额亏损。民间借贷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温州跑路潮,有不少温州商人从民间借贷后出逃,留下
15、的债务无人偿还。 “产业空心化”问题在温州的逐渐凸显,正在一步步威胁温州的发展,威胁“温州制造”的神话。 四、国际金融危机给温州高端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 (一)全球制造业革命给温州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让有电脑的人都有机会成为企业家,如今,新科技催生了DIY(自助式)微制造运动,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可以同时成为投资者和制造商。运用互联网和最新的工业技术进行创造, “创客运动”发出了最强音。在“创客运动”中小企业是制造业的主力军。新一波“创客运动”中的重大机遇就在于保持小型化与全球化并存的能力:既有手工匠人的简单劳动,又具有企业家创新性的复杂劳动。小处开始,大处成长。 “创客运动”非常适合
16、温州的实际。温州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种“创客运动”可能会促进温州经济的发展,这是温州未来最好的领域,也是中小企业、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创新综合运用的领域。 (二)低附加值中小企业的倒闭,为温州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 长久以来,为了解决就业,增加出口,实现 GDP 增长,温州对一些从事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贴牌生产的中小企业的存在实行了默许政策。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大量外国企业纷纷倒闭,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温州外贸萎缩严重,温州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冲击。美国“金融海啸”卷起千层浪,温州不少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出口企业也受波及。2011 年“受欧债危机影响,温
17、州市向欧洲出口报案金额同比增长 130%”。在此金融风暴中,外贸出口这驾拉动温州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正在“喘气”:受金融海啸影响,温州出口形势较为严峻。外贸的严重萎缩使得温州大量出口型企业严重亏损,甚至倒闭。温州制造产品成本高昂:从机械加工到供应链管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相应的设备与技能。通常需要巨额的先期投资,而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库存积压。 “创客运动”中的网络创业中的失败可能还是成功的基石,毕竟创业成本相对低廉,但产品制造中的失败意味着彻底的破产。关闭一家网站,不会有人在意;关闭一家工厂,就会有很多人失业,背负债务的人会长久不得解脱。因此,温州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
18、响力,维护产业安全,就不得不促进产业升级。而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淘汰这些落后的中小企业,提高温州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温州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为温州民营企业实施国际拓展战略带来了机遇。世界金融体系的崩溃导致企业资金链条断裂,加上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大量外企面临着生存压力,资产价格严重缩水。为了渡过难关,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大量外企,甚至大型跨国公司都在寻求援助。温州民营企业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实现国际拓展。一方面,原先许多被外国人掌控的核心技术,现在可以以相对合适的价格予以购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产业升级;另
19、一方面,通过较低价格对原先竞争对手,甚至是产业内具有霸主地位的企业的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实力,减少竞争,增强产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现产业内的控制力和财富分配权,掌控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产业升级也就迎刃而解。 “创客运动”为温州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客运动”是让数字世界真正颠覆实体世界的助推器,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浪潮,将实现全民创造,推动新工业革命。同时,世界各地的工厂也敞开了大门,向拥有数字设计和信用卡的普通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服务。如此一来,创意新阶层得以进入生产领域,将自己的设计产品模型转变成产品,却无须自行建立工厂或公司。制造业也变成了另外
20、一种可由网络浏览器获取的“云服务” ,只要企业需要,就可以在需要时通过获得少量的工业设备。这些工厂可以由别人运行,企业只在需要时使用即可。由此可见, “创客运动”为温州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 (四)世界性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给温州制造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目前,进入服务业的 FDI 首超制造业,这表明中国已经从过去过度重视制造业转到更加重视服务业上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吸收外资虽然逐渐减少,但在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吸收外资有所增加。中国市场依然是外企布局的重点。由于中国生产要素成本普遍提高,对于一些成本敏感型企业来说,这的确可以成为重新考虑在华布局的
21、理由,这是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因为中国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而制造者必须靠近市场,才能更好地开发出迎合消费者胃口的新产品,另外,依托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中国优势仍然存在。我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以及工业体系,特别是沿海地区,产业之间的协作和产业内部的配套都比较完善,这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在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的。正基于此,无论就中国制造业整体来看,还是就中国制造业的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及温州地区来看,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以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来提升制造业的能级,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五、温州民营企业要构筑高端制造业高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制造业加速升级 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外购买力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正在考验温州制造业的产品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因此温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