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大火追踪2013 年 6 月 3 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 121 人遇难,77 人受伤。一场火灾,究竟为何酿成如此惨痛的后果?在夺命大火背后,暴露出的是种种安全隐患。2013 年 6 月 3 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 121 人遇难,77 人受伤。这是中国近十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灾。一场火灾,究竟为何酿成如此惨痛的后果?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的不断报道,越来越多的关键词进入人们的视野, “着火车间使用易燃材料构建” “火灾现场难寻消防设施痕迹” “液氨存放重地是非消
2、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夺命大火背后,暴露出的是种种安全隐患。 突发的火灾 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是一家屠宰加工肉食鸡的企业,占地面积 6.5 万 m2,签订合同职工 411 人。该公司一共有两个大车间,每个车间有工人 150 人左右,工人主要从事肉食鸡的屠宰、分割、包装、冷冻等工作。每年屠宰、分割肉鸡 100 万只。 新华社记者还原了火灾发生时的情况。2013 年 6 月 3 日早上 5 点半,数百名工人走进车间开始工作。6 点多钟,厂房一车间南侧突然起火。39岁的国燕当时正在工作,她听到“咔吧”一声,眼前立刻通红一片,灯也灭了。55 岁的于国华说,这次火灾发生非常突然,而且强
3、度很大,车间工人的工位又非常密集,这些都给逃生带来了困难。此外,工人平常缺乏火灾逃生技能和训练,很难有序逃离现场。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逃生门关闭,无法让逃生的人流有效通过。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调查,从另一组视角还原了当时的情况。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现场曾有三声巨响。据一位现场目击者描述,现场先冒起一股黄烟,爆炸声随后传来。44 岁的车允武是二车间工人,当传来救火的呼喊后,他回头看到浓烟从配电室中冒出,便冲了过去想要灭火,但“噗”的一声后,大火像被大风刮着一样,迅速笼罩了整个二车间。他转入配电室旁边的更衣室,用手把玻璃砸开,从窗口跳了出来。侥幸逃生的车允武喊了五六个人,回到车间想救人
4、。当他们来到二车间的消防通道出口时,发现门锁着。一位工友找来一把铁锹,奋力把锁砸开,当时车间里很多人都堵在门后面,有的跌倒在地,有的挤作一团。车间内浓烟弥漫,大火不断朝门口冲过来。车允武说,他们什么也没有想,就一个劲儿往外拽人。然而,拉出 5 个人后,大火和浓烟已经烧到通道口,火团从车间里窜了出来,施救被迫停止。 大火因何肆虐 一场大火,究竟为何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2013 年 6 月 6 日,在国务院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上,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给出了初步的答案。 杨栋梁说:“事故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存在一系列
5、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也不到位。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极其混乱,安全生产责任严重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扎实、不彻底,并且没有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宣传教育,事故初期紧急疏散不力,车间安全出口不畅等问题十分突出。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 ” 随后,媒体的报道也印证了国务院吉林“63”特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的说法。 扑朔迷离起火或非因氨气爆炸 宝源丰特大火灾发生后,起火原因出现多个说法,其中一个是“氨气爆炸”说。 据新京报记者的调查,宝源丰公司的制冷设备提供商是大连雪山冷冻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事故发生后该公司派技术员到现场配合调查。6 月 9 日,该公司的总
6、经理王贤军介绍说,技术员了解到,最早的起火点位于一车间的南侧,女更衣室附近,那里有配电房和化验室,没有制冷设备和氨气管道。众多逃生者证实,大火是从一车间南侧先起来的。 多名逃生者称,起火后他们听到三声爆炸。事故中,冷库区速冻室内两台单冻机炸毁,单冻机内有液氨。但是经过调查,发现着火后,主要制冷设施完好,因此起火原因应与液氨设备无关。王贤军分析,逃生者听到的应是单冻机爆炸的声音。 据事故调查组调查,成品冷库区上方存在大量制冷管道,有 3 处管道断裂。根据调查推断,应是厂房着火后的高温,使制冷管道内残存的液氨压力升高而导致爆裂。制冷班班长赵长江说,制冷班只在放假时检修管道,建厂 4 年未发生过氨气
7、泄漏事故。平时他们主要听声音和闻味来判断是否有泄漏。氨气味道很刺鼻,有一点就能闻到,氨气泄漏到空气中,要达到一定浓度才会爆炸,而逃生者中,没有人反映之前闻到过氨气味道。 消防通道车间如同迷宫 根据新京报记者的报道,在宝源丰厂房内部,一车间和二车间呈东西分布,车间与北部冷库区和南部更衣、办公区,各有一条通道。四周都是厂房的墙,相对形成密闭的空间。北侧的通道,由于东门经常要运出废料,上班时一直开启。着火后,一车间多数人从此门逃生。西侧门离车间很远,根据新京报记者的调查,火灾当日应是开着的,二车间部分人从此门逃生。厂房内南侧通道,也被当作消防通道。多名工人称,这条宽约 2 m 的通道地面上标有逃生箭
8、头,有应急灯、灭火器等装置。不过在老员工的记忆中,这条通道西侧的大门好像只开启过一次, “为了应付消防检查。 ” 一车间和二车间都有各自的更衣室、换靴室、消毒室,以及各个流程分出的很多隔断,这些隔断将车间分割成迷宫一般,每个操作台边还摆放着 2m 多高的铁盘架。这些都增加了逃生难度。平时工作中,公司严禁两个车间的员工随意走动,以防交叉感染。二车间多数是 20 多岁的年轻女工,对其他车间不熟悉,着火后难找到逃生出口。这次火灾中死亡的 121 人,多数是二车间员工。当地一名养殖企业负责人说,按照禽类加工企业的技术要求,一车间和二车间不能是连体的,中间应有砖砌的隔断,形成不同防火区。宝源丰在这些方面
9、都没有做到。 平时员工上下班从南侧大门进出,而南部最先着火,很少有人选择从南部逃生。对于南侧的门当时是否落锁,现在尚不清晰。一车间班长张树波称,一车间的南门没上锁。但多名员工称,平时上班需要打卡并点名,公司为了防止有人代打卡,点完名后,班长就把南门锁上,等到下班时才打开。建筑板材厂房变成燃料库 根据新华社记者的报道,6 月 3 日,新华社记者在过火的车间看到,现场只剩下钢框架结构,车间内堆满了过火后的废墟。1.7 万 m2 的失火车间,全部是使用彩钢板和苯板组成的易燃材料建成。记者从多位幸存者口中了解到,火灾突发时,厂房不仅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 。吉林省规定,建筑采用彩
10、钢板必须加上阻燃材料。但多名幸存者均表示,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车间采用了彩钢板,没有用阻燃材料。对此,长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起火灾暴露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厂房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造,整个厂房的建筑材料多是可燃材料,火灾隐患非常大。 “可燃苯板运用在大型车间中,一旦发生火灾,短时间内就会燃遍几层楼,极易引发重特大火灾,炸塌的车间钢构很容易对现场工人造成二次伤害。 ”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傅大中说。 器材难寻消防设施成摆设 消防设备本应是抵御火灾的第一道关口。然而,新华社记者在着火车间多次查找,都没有发现灭火器、应急照明等火灾应急设备的痕迹。失火车间日常只有一个出入的大门,没有专门设置的
11、消防通道。从这次火灾中逃脱的于国华说,这家公司平常也没有关于消防知识的培训,更没有消防应急演练。长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家着火企业的消防通道、消防措施不到位,检查整改也不到位。 “大火突袭,没有消防通道,消防设备也找不到,数百工人如何逃生?” 液氨集中地成“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多位搜救人员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现场搜救工作最大的难题,就是对液氨罐的处理。新华社记者在火灾事故现场看到,生产车间已大面积燃烧,事故单位存放了近 50 t 液氨的车间,竟然逃过消防部门备案抽检,成为“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显介绍说,火灾现场一共有 13 个液氨罐,里面有 50t 液氨。火灾发生时,有
12、一只液氨罐发生泄漏,剩余的 12 个液氨罐中还有 47t 液氨。液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工产品,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液氨泄漏发生爆炸的事故并不少见。然而,2009 年 11 月 16 日,这家公司经网上消防设计备案,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同年 12 月 16 日,经网上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因此该单位为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高度重视 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千方百计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认真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工作。要查明事故原因,依
13、法追究责任;深刻总结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把救人作为最重要任务,调集消防、医疗等专业应急力量实施有效救援。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采取进一步措施有效制止此类事故发生。 接到事故报告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副局长王德学、孙华山立即部署,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向吉林省发出了抢险救援指导意见,要求吉林省安全监管局配合当地政府科学制定方案,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全面做好现场搜救工作,进一步核清事故有关情况和伤亡人数。同时,由王德学于 6月 3 日上午先行率工作组会同公安部有关人员赶赴
14、现场,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抢险救援等工作。6 月 3 日下午,杨栋梁陪同国务委员郭声琨赶赴现场,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查看现场,看望伤员,听取汇报,指导现场搜救和善后处理。郭声琨国务委员对事故救援和事故调查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成立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担任组长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截至发稿,国务院吉林“63”特大火灾事故调查组仍在对大火的直接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杨栋梁严厉批评当地政府管理和监督缺位, “不能眼睛只盯着税收,只盯着增长,生命安全是底线。 ”编辑 韩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