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大幕拉开: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462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大幕拉开: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利率市场化大幕拉开: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利率市场化大幕拉开: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利率市场化大幕拉开: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利率市场化大幕拉开: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利率市场化大幕拉开: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7 月 19 日晚间,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 年 7 月 20 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 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 2.3 倍的上限,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对客户的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最后的“两只靴子”中,贷款利率这一只已然落地。此次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被广泛认为是新一届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声明。 从 2013 年年初开始,各界对

2、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谓充满期待。今年五六月间,央行通过多种渠道表达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想法,国务院层面亦多次“点题” 。这种大背景之下,人民银行宣布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已经有充足的预期。不过,让人意料之外的是这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未触及最为根本的存款利率的改革。相对贷款端,存款端的改革更为市场所关注,此前各界曾广泛预期,央行将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推出 C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措施,推进存款端利率市场化。 开幕: “贷款利率之靴”已然落地 贷款利率取消管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有利

3、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的可获得性。在经济学家高善文看来,这次改革的核心是两点:一是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影响,二是它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容易的部分已经完成,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谓历经有年。早在 1996 年 6 月,中国就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屈指算来,截至目前,此项改革已经历时 17 年。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总结认为,这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关键的有两步。第一步是 2004 年,人民银行放开存款利率的下限管理;放开除城乡信用社以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

4、限管理,允许贷款利率下浮至基准利率的 0.9 倍。这一步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允许贷款利率下浮。第二步则是 2012 年的两次利率调整,即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而上周五,央行宣布完全放开贷款利率,则被认为是继上述两步之后,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将全面取消管制。 实际上,央行对贷款利率下限早在去年就开始打 7 折管理,住房按揭利率的下限在 2009 年就开始打 7 折管理,在银行实际运行中,只有在2009 年的按揭贷款有过一阵子的利率打 7 折,目前也基本已没有;企事业单位基本不会获得打 7 折的贷款利率。 按有关方面统计,在原有贷款利率下浮 30%的浮动区间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

5、浮幅度也基本在 10%(也就是打 9 折)以内,且下浮的贷款比例也仅为 10%左右。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 3 月,全国一般贷款中执行利率下浮的贷款占比仅为 11.44%,比年初下降 2.72 个百分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64.77%,比年初上升 5.03 个百分点。 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贷款利率下行,但是,由于社会整体融资需求依然旺盛,比如地方贷款平台、房地产企业等,商业银行依然占据议价优势,同时商业银行贷款仍是稀缺资源,因此利率下行幅度不会太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一季度以来,加权贷款利率呈现下行趋势,放开管制后,不少大中型企业拥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有

6、助于推动贷款利率下行。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会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继而影响整体经济层面。央行选择这个时机,更多是出于“稳增长”考虑。马蔚华表示, “管理层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是较为慎重的,按照既定的路线图来进行,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但是一旦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确实是生死攸关的考验。 ” 央行公布的 2013 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3 月,一般贷款中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 11.44%和 23.79%;而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64.77%,比年初上升 5.03 个百分点。 “这两年资金成本如此昂贵,几乎很少见到下浮 30%的贷款。可以说,贷款利率实际上已经市场化了。

7、 ”一位云南国有大行人士称,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贷款利率的放开对银行影响较小。此外,考虑到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 0.7 倍不变。 镜头一:警惕利率市场化 与经济下行的叠加效应 早在去年底,交通银行副行长寿梅生曾公开表示过,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全部放开以后,预计银行存贷利差至少有一百个基点的下降空间。 目前,在多年利率管制的环境里,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依赖利息收入,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高达八成以上。如果存贷利差急剧缩小,将对这些银行造成严重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息差收窄,银行盈利能

8、力下降。 ”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与经济下行有可能发生叠加效应,使银行难以平衡利润与风险的压力,控制不好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经济下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指标上:利润增速和不良贷款率。一季度,16 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约为 13%,远低于前几年 30%左右的增速;并且大部分上市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上升。 “迟早要来的,实现利率市场化软着陆 ,需要银行加快转型。 ”一位地方监管机构人士建议,银行应该加快转型,扩大非信贷资产和非贷款利差收益。通过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型,来对冲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 针对此次贷款利率的放

9、开,央行亦强调,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方式,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结合期限、信用等风险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看来,从中长期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镜头二:实体经济从中受益 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向前推进,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市场,具备议价权的只有大中型国资背景的优质

10、企业或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与民企;对于中小企业与小微企业,并无与银行的直接议价平等对话权。对于欠缺资金的小微企业,缺乏优质抵押物、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它们上马的产品能产生优厚的效益,这些制约了它们的融资能力。而优质企业因为手中巨额存款资金的周转流动,再加上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反而成为了与银行较劲的砝码。 在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下,过去中小银行不愿意做的小客户,如果收益足够覆盖风险,现在反倒回过头来愿意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贷款利率放开,有助于遏制灰色地带的“影子银行” ,让一部分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客户纳入正规的银行服务范畴。未来一些资金量较小的中小银行会由于议价能力减弱而减少对国有企业的

11、贷款,转而加大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这对于中小企业可谓福音。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份额需要政策上进一步保障,它们创新能力很强,但是与银行的谈判能力较弱。少数央企将可能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如果继续这样的分配格局,并不一定会如预期地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因此,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的后续区别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镜头三:银行进入细分时代 值得关注的是,贷款利率改革后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将进一步显现。部分银行主要是中小银行终于可以使用低价策略,来争夺更多优质客户;而部分大银行则将面临来自中小银行的挑战。在面对强势的央企时,银行有可能丧失保护自身的盾牌。随着游戏规则的更改,银行“大变局

12、”的时代呼之欲出。 由于贷款利率不是取决于企业所有制性质,而是取决于银行对企业的风险判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所以要用较高的利率来覆盖风险。利率市场化已经降低了银行的息差收入,未来还将进一步倒逼银行差异化经营,改变“千行一面”的格局,形成多层次、业态丰富的金融服务体系,届时会有一批中小银行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从而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 “利率市场化将加速商业银行的分化,同质化竞争或将有所减弱。 ”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称,今后将出现一批零售银行、中小企业银行、资金交易银行、社区银行等特色银行,也将出现一批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农信社、村镇银行等。 贷款利率市场化后意味着银行业进入了细

13、分市场时代。各家银行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注定了银行必须通过议价能力和负债管理能力提升、非价格竞争手段的运用来加以应对,以提升银行业的盈利水平。 长期以来,银行经营高度同质化,现在价格不一样,意味着收益来源不再相同。价格是竞争和谈判的结果,面对千差万别的客户,贷款利率市场化倒逼商业银行分工更明晰更细化。 利率市场化绝非简单地放开存贷款价格,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又一大步。不过,本次仅对贷款利率进行放松管制,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启动,也许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才是正式放开存款利率的标志。 利率改革不落幕: 稳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1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与贷款利率“去管制”的突飞猛进相比,存款端的管制仍大量存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空间仅为 10%。 在解释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时,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 “2003 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一般而言,一国推进利率市场化

15、普遍会出现金融机构大量倒闭的现象,而这种倒闭又必将危害到储户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局长张健华在其撰写的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一书中就称,各国往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或者改革进展的过程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5 月下旬,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发改委关于 2013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就明确提出,推进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经营失败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形成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 一方面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亦通过其他负债产品定价市场化,为存款的放开“预热”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称,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具体而言,CD 被认为是很有可能推出的此类负债产品。 “利率市场化应该将引入 CD 作为突破口。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引入CD 的好处在于,CD 作为利率可以自由浮动的银行融资工具,可以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但又不至于全面冲击存款成本和挤压银行利差。 在马骏看来,目前理财产品受到更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大量存款正在寻找非银行渠道投资以获得较高收益,引入 CD 可以起到稳定存款的作用,避免存款过度流失,同时降低银行负债的波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