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方法综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739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方法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方法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方法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方法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方法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方法综述摘要:区域主导产业作为地区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决定着区域在全国区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其选择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如何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认定基准和选择方法。本文拟对国内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与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区域主导产业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 主导产业 基准 一、区域主导产业 虽然主导产业目前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有的学者通过自己借鉴、归纳、总结出了几种主导产业的定义,罗斯托(1995)在经济成长阶段中提出,主导产业是这样的产业部门,它能够拉动

2、经济发展,调节产业结构,并且在一国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发挥直接和间接的作用。陈刚(2003)将主导产业更详细地定义为: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拥有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且对其它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及较强的扩散效应,代表产业结构演变方向的产业或产业群。大多数学者将主导产业的定义拆分为三要素:时间一国或者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特征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和市场前景较为广泛,作用带动经济发展或者对其具有导向作用,能够满足这三个要素的产业部门可称之为主导产业。这种说法与陈刚(2003)所述极为相似,由此可作为本文关于主导产业的内

3、涵界定。 还有的学者界定了区域主导产业,宫淑燕(2005)认为区域主导产业是指在某一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其发展能带动及促进其它产业发展的一个或几个产业。吉荣康(2006)认为区域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代表着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并且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专业化产业或产业群,它既具有主导产业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如它是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专门化产业、参与区域甚至国际分工、除供给区域需求外还向区外输出等。宫淑燕对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定义与主导产业混淆,而吉荣康的说法较为具体,并且区分了区域主导产业与主导产业的细微不同,非常具

4、有学术价值。 还有些学者致力于区分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如牛卉(2006)详细区分了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的不同,认为支柱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它强调的是规模,主导产业则体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非所有的主导产业都会成长为支柱产业,只有市场潜力大、资源禀赋好,短时间内难以被替代的产业才可能发展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并非都是主导产业,它强调产业应具有天然禀赋、资源合理配置及良好运行状态的经济行为,但这种产业却未必对其它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关联性恰是主导产业自身的最主要特征;基础产业对其它产业起制约作用,具有稳定性、客观性的特点,主导产业则起带动作用,选择主导

5、产业的原则、方针及根据会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薛领,李国平,孙铁山(2004)就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区别的看法与牛卉(2006)类似。宫淑燕(2005)分析了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及支柱产业间的关系,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既可包括基础部门也可包括非基础产业,现在的主导产业就是未来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代表未来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趋势,支柱产业提供大部分国民收入,具有较大的就业吸收程度。苏永乐(2010)与上述学者相比,增加了主导产业与重点产业的区别,认为现今重点产业概念仍较模糊,缺乏科学性。王运奇(2007)的出发点较为新颖,从上述学者都未触及到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分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认为

6、主导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处于产业寿命周期曲线的幼稚期与发展期之间,支柱产业属于成熟产业,处于成熟期或后成熟期。这些学者基本把主导产业和与之相似的产业区分开来从而使得对主导产业的界定更清晰。 2.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 二、国外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1.筱原标准即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最早提出的筱原二基准,他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所生产产品的生产率上升率最高、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部门。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指一个产业的要素生产率和其它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比值,它的另一种说法叫做比较生产率原则。而一个产业产品的需求量对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叫做收入弹性基准。 2.赫希曼的产业关联

7、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这两个基准影响力也较为广泛,前者指应选择前、后向关联及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样才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后者指资源优势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发展其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如技术水平高的地区可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信息密集度产业等。 3.罗斯托基准。主导产业具有三个特征,其在经济发展中有三个重要作用,罗斯托基于此总结出了两条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即:能够充分带动其它部门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规模和较高的增长率。 4.过密环境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是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审议

8、会提出的基准,此基准认为应该优先发展那些污染少,不会造成问题过度集中的产业,要把改善环境作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考虑要选择能为劳动者提供稳定安全劳动场所的产业,将劳动者的满意度和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联系起来。就业和环保是西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必须考虑的问题,决不能为眼前经济的一时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此外,由于社会进步与增进社会福利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不能忽略当地就业问题的解决。 上述基准中,筱原二基准、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但应注意,这些基准是忽略许多具体因素,抽象而出的理论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考虑这

9、些基准应具备的使用条件,并考虑自身现状,才能准确选择出适宜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国内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我国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是基于日本经济学家的观点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将主导部门选择基准和区域专业化部门选择基准进行组合而得出的。 1.周氏三基准即瓶颈效应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增长后劲基准。该基准试图用缓解结构矛盾来为推动产业发展扫除障碍,其本身是极其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却将产业扶植与产业选择混淆,而且理论与实践相互冲突。 2.六基准即产业关联基准、效率基准、需求基准、持续发展基准、技术进步基准、竞争优势基准。六基准从供给、需求、竞争优势、产业发展空间等方面提出主导产业选择依据,

10、纠正了我国曾经将产业发展总量指标作为主导产业选择等问题上的错误。 3.七基准即创新与进步、动态比较综合优势、可持续发展、市场前景与市场竞争力、世界市场竞争力、吸纳劳动能力、产业之间的带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吸纳劳动能力和提供就业机会对我国极具现实意义,此基准还将主导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考虑在内,而产业之间的带动和创新与进步则体现出主导产业自身的基本特征,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中更是对线性工业增长模式的摒弃。但是,指标过多导致现实中难以找到完全符合七基准的主导产业。 目前学者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从三基准到十余种基准,但可总结出产业规模基准,比较优势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较为重要。

11、 四、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有的学者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分为传统型选择方法和创新型选择方法。传统型方法是先构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指标体系,然后直接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测算数据,接着得分、排名、选出主导产业,如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创新型方法是将主导产业的特点与模型应用特点融合如将模糊优选模型与一般评价模型结合,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表,计算每个产业感应系数和影响系数,最后将感应系数及影响系数较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等。有的则分为参数模型方法和非参数数据包络方法,前者包括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偏离一份额法等,后者即 DEA 方法。 五、外向型经济发

12、展视角下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大量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借助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西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必须将其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区域对外经济现象。在自由贸易中,对出口贡献大、增长快的产业属于外向型主导产业,它的产品服务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且具有如下特征: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大部分产品出口;生产力较高。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的稀缺性,政府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正确选择应当扶持的产业极为困难,因此,国内外经济学家提出一系列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鉴于前文已总结过,在此不再重复叙述,这些学者中几乎无人涉及新型工业

13、化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外向型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这两个条件对主导产业选择提出新要求,遵循主导产业一般模式;考虑新型工业化要求及外向型经济特点。由此,提出了七条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关联效应;区域比较优势,在开放环境下,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主导产业适度发展的充分条件,前两个基准即为赫希曼基准;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外向型主导产业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测度一个行业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极为困难,因此用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能源消耗产值率进行测量,进而从某个产业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来间接分析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这两个基准包括在国内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六基准中;增长潜力,如果一个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那么该产业的经济增长率就较高,因此可归结为筱原二基准;强调主导产业外向型的对外开放度,此基准可判断出某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视角下选择主导产业时一般都会在原有基准上加入对外开放度;就业功能,基于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应选择具有较强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主导产业,劳动力与固定资产的比率可反映某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此基准在国内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七基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