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754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摘 要:不仅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来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者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运用全国统计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好对应性,运用 1979 至 2011 年 30 个省面板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贡献。这启示我们,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大力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为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更的智力支撑。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一生产力;经济增长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1。作为科学家簇的一大

2、组成成员,不仅自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和特殊地区,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而且还是第一生产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一个基础理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多数人的心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没有将人文社会科学当成第一生产力。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认为自然科学是“硬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 。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就笔者的认识而言,科学没有“软” 、 “硬”之分,如果说科学也有“软”科学和“硬科学”之说,那么,我们认为,不仅自然科学是“硬科学” ,而且人文社会科学也

3、是“硬科学” 。最早明确提出社会科学也是“硬科学”的是西方未来学家贝尔。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科学一书中,通过对从 1900 年到 1965 年的 52 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的分析后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早期主要是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改革、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这样人文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那么,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硬”科学,它“硬”在哪里呢?贝尔认为: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同技术成就和发明一样有其明确的定义和行之有效,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就也能像现代自然科学一样,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或者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社会科学之所是“硬科学”

4、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似的结构性,三是人文社会科学逐步引进数学方法,与自然科学一样,越来越表现出精确性和可测量性,四是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可操作性2。 一般地,自然科学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和变革“物” ,实现物质变换,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主要是研究人和社会,实现行为变换。随着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演进,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大。团队行动、互相依赖活动的普遍化、社会化、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在生产实践、社会管理和决策中,以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来代替经验的成规,使社会活动过程受到科学

5、的控制并按照科学的原则加以改造,合理配置和协调生产力中的各种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基础,更需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例如,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的典型例证。历史上, “泰罗制”在美国的推行,使美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 倍,工人收入普遍翻了一番,资本家的利润则增加了两倍3。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人文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中的“软件的软件” ,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4。 正因为这样,我们说,人文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6、,在一些特殊的时期,人文社会科学所起的作用比自然科学更大、更有力。例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改革开放” ,并以此推动的农村改革,这不仅是社会科学理论领域中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创新,正是因为农村改革使中国能够用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 %的人口,解决一个世界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力,尤其是不少改革方案的设计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多数改革方案的实施无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精神力量的“精神生产力”的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

7、力,而且必然上升为“第一生产力”5。既然人文社会科学不第一生产力,我们就必然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6。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一个描述性分析 实事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经济增长快慢决定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够用多少资源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又直接或者间接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增长,可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作用。在这里,我们用论文发表数量来代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用人均 GDP 表示经济实力。图 1 是中国 1979-2011 年期

8、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论文发表与人均GDP 之间关系变化图,从图 1 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或者创新与经济增长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图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论文发表 与人均 GDP 的关系 就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行观察。如果从横向看,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表 1 给出了 20 个省市区2000 年和 2011 年人文社科研究或者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表 1 中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区,一般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9、。例如,北京市 2000 年人均 GDP 在全国排第 2 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在全国排第 1 位;江苏人均 GDP 在全国排第 4 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在全国排第 2 位;贵州人均 GDP 在全国排第31 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在全国排第 27 位,等等。2011 年情况也大致如此,北京市 2011 年人均 GDP 在全国排第 3 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在全国排第 1 位;上海市人均 GDP 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均排第 2 位,江苏人均 GDP 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均排第11 位,吉林人均 GDP 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均排第 11 位,等等。 从纵

10、向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图 2 给出了贵州、四川两省1979 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论文与 GDP 关系的变化情况,从图 2可以看出,四川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一强于贵州,人均财富水平也高于贵州。 表 1 人文社科研究与经济增长 单位:元、篇 图 2 四川、贵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论文发表 与人均 GDP 的关系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同志土地和劳动力,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除土地和劳动力之外,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资,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来讲是更为稀缺的要素。从 20世纪 70 年代开始以美国等发

11、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看,其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科技和知识。对此,新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中,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知识是更为关键的要素,因为在 OECD 国家,经济增长 50%以上主以知识为基础的7。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不管是从知识的层面上看,还是从科学技术的层面上,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才说,人文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或者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来讲就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因此,我们在研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应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

12、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全面的考察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基于此,可以得到一个研究假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或者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经济增长的基石之一。 (二)研究模型 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多少,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仅有此是不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来讲,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经济增长用 GDP 表示,劳动投入量用 L 表示,资本投入量用 K表示,土地投入用 R 表示,则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为 GDP=f(L,K,R) (1) 如果我们考虑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古典

13、经济增长模型变转化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这样,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1)式便转变化 2 式。 GDP=f(L,K,R,P) (2) 为了检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用每个省区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展的论文数来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水平或能力的高低,用 P 表示。 AGDP=AKLP(3) 其中 AGDP 主要表示各省区人均 GDP,K 表示各省区的资本投入,L 表示各省区的劳动投入,、 表示资本、劳动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产出弹性。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所使用的计量模型是经过对数化的生产函数,其具体模型为: LnGDPI=a0+a1LnL+ a2LnK+a1LnP(4)

14、式中 GDPI 表示经济增长指数,L 表示劳动力投入,K 表示资本投入,P 表示科技投入。 (三)样本及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的样本区间为 1979-2011 年,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 GDP 来度量,资本投入用固定资产投资来代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创新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发表数来度量。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数据来源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 , 中国统计年鉴 (2011) ,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 年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文社会科学发表数据来自于CNKI(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于青海省缺少部分年份资料,因此,在分析研究

15、中及统计检验中不包括青海省。 表 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 (四)计量结果 我们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结果列于表 3 中,从表 3 可以看出,劳动、资本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15449、0.306140 和 0.099474,在对经济增长的三个解释变量中,劳动的贡献是最大,说明 1979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走了一条劳动密集之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次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也呈正的贡献,模型估计结果均通过了相应水平的显显性检验,同时模型还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我们运用 1979 年至 2011 年 30 个省区经济增长、劳动力、

16、资本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凡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强的省区,一般多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区。这启示我们,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大力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为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更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洪名勇.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实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06-610。 2龚廷泰.再论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2):7-13。 3文兴吾.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J. 社会科学研究,1999(5):16-20。 4马瑞萍.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J.理论前沿,2008(23):35-36。 5林坚.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功能及其评价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1) ;19-25。 6尹书博.发挥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5-29。 7洪名勇.知识经济挑战传统理论J.财经科学,1998(5):14-16。 2012 年贵州大学人文社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GZDXJL201203)的最终成果。 (作者通讯地址: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