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华:当传统金融遭遇互联网.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913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建华:当传统金融遭遇互联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万建华:当传统金融遭遇互联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万建华:当传统金融遭遇互联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万建华:当传统金融遭遇互联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万建华:当传统金融遭遇互联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万建华:当传统金融遭遇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业的格局,也加剧了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融合与博?弈。 就在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金融业务的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也不甘落后,纷纷“触电” ,开始主动布局互联网业务。基金公司已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券商也试图在泛资产管理时代打造一站式金融业务平台,最近甚至已有大型券商率先获得了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 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传统金融的生态?面对一些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是否还有优势?又将采取什么方式应对?日前, 新财经记者就此对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进行了专访。值得一提的是,国泰君安是国内首家成立网络金融部的券商。 新财经:您在不同场

2、合表示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怎么理解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之间的关系? 万建华: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本质上是“同源”的。它们有相同的基因:数字。比如在信息行业中,存储和传输的本质内容都是转化为二进制 1 和 0 的数字化信息;而在金融领域,流通的货币以及财富也是以数字和度量衡单位来代表。所以,即便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表达和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二者也都是围绕“数字”在运转的。 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金融行业过去几百年间存贷汇的基本业务模式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却为金融行业嫁接了一股强大的嬗变力。自 20 世纪 70 年代计算机被引入银行的对公和储蓄

3、两大系统以来,金融电子化的步伐就一直在加速。80 年代中后期,信息建设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竞争手段。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金融电子化被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支持,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逐步摆脱了对网点和柜台的依赖。 新财经:您认为信息技术对金融行业带来的具体影响都有哪些?万建华: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技术反客为主地推动着金融行业的变化。电子化已经让全国金融系统形成了一张层次分明、秩序清晰的电子生命网络。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企业的各级业务系统在不同层级上实现了挂靠和链接。委托结算、庞大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在这张庞大的电子网络上实现流通。如今,信息技术又发展到了大数据

4、、云计算,并在互联网时代建立起了平台、移动互联以及移动终端。这些组成了当前的“大云平移” 。 “大云平移”从广度、深度上已经成为愈发强大的力量,促使整个金融行业发生变革。而随着新的电子金融生态的形成,信息技术促进了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创新,也变革了金融业务模式和产业格局,如今的金融行业正处于业态变革之中。 新财经:如何理解您刚才提到的金融行业的“业态变革”? 万建华:过去,金融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中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包含各种用户信息的海量数据,对数据的挖掘可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障碍,降低金融行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使资本效用实现最大化。 由于客户数据

5、在网络上的共享性,通过整合数据,所有参与者已经可以越来越充分地了解信息,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在逐渐弥合。举个例子,通过互联网企业搭载平台,或者说只要通过搜索方式,有资金方可以发现资金需求方,双方的过往信誉也一目了然。如果资金需求方知晓哪里有资金,就不再需要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这样一来,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疆界和区域格局就被打破了,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企业就可以以网络为主要渠道、在数据开发的基础上挖掘出金融业务的商业价值。一些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机构或许发端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现在却开始涉足网络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网上银行等领域。 因此,我所说的金融行业的业态变化,指的是当前金融机构和有

6、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金融跨界格局。具体表现为传统金融机构和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企业的相互跨界。即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触电” ,推进金融业务产品化以及金融产品标准化,比如商业银行搭建网上商城、销售金融产品之举;而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企业则涉足金融领域,新金融、泛金融机构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第三方支付、第三方理财、P2P(个人网贷)平台开启金融“淘金”之路,阿里金融、众安在线都是其中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和新金融、泛金融机构的兴起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发展趋势,相反,二者呈现的是竞争与合作的竞合格局。具体表现为传统金融机构与第三

7、方支付、电子商务企业融合发展。比如目前各家银行 POS 贷合作,工行与支付宝信用合作,京东与中行合作供应链金融,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公司的余额宝合作等,就都是传统金融机构与新金融、泛金融机构融合发展的例子。 新财经:就当前的金融跨界而言,传统金融机构是否仍有优势?万建华:比尔盖茨曾说,传统商业银行都将会成为 21 世纪的恐龙,银行将灭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金融业也可能走向衰亡。但从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商业银行并没有变弱,反而借助于信息技术变得更为强大。 不可否认,标准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正越来越多地被导向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自助终端等强大的标准化受理渠道。这些标准化的金融受理渠道,正

8、是那些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企业的优势所在更经济、更方便、更自由。标准化的金融业务需求交互简单,处理流程固定,易于标准化,可以通过统一的后台开发满足绝大部分客户的绝大部分要求,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 不过,在金融行业中尤为突出的“二八效应” ,决定了标准化服务不可能取代传统金融机构能提供的所有服务。自商业银行发展以来,在金融客户中占比很小的高净值人群就是金融机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象,因为这些占据了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少部分客户带来的丰厚回报是其他客户群所难以企及的。据统计,高净值客户为银行贡献的年均利润率一般可达 3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客户。 这个牵系着巨大财富的高净值人群却是最难“协调”和“

9、统一”的群体。同样是委托理财,由于风险偏好的差异,有些高净值客户旨在实现抗衡通货膨胀的资产保值,有些却宁可承受更大的风险,在实现收益的形式、周期以及获取服务的方式上各有不同诉求。正是因为高净值客户的服务需求都有着鲜明的差异化特征,难以标准化,金融机构就必须为之采取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这种一对一、面对面、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专长所在,标准化、规模化的金融服务无法替代。新财经:身处这样一种金融跨界的格局,面对这些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企业大举涉足金融领域,传统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势而变? 万建华:国泰君安的研究团队曾经有一份关于财富管理的研究报告,其中有一个结论:“越是居于顶端的高净值

10、、超高净值人群,占用的服务资源越大,创收也越大;越是接近底端的客户,个性化服务则越不经济。 ”因此,传统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正在逐步实现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此来达到这种匹配:对于大多数仅需要提供标准金融服务的客户,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标准交易平台,就可以满足他们的业务需求;而对于高净值客户,客户经理则需要通过专门的客户关系软件和理财分析模块与一对一的专家团队协同,提供定制化、管家式的服务。 因此,我们将很快会看到,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方面,会在以下两个方向的路径上分流。 一方面是以电子化手段为基础的标准化、大众化、规模化服务。在这条路径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

11、公司等金融机构会将大众化业务需求设计、整合为标准化产品,通过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移动支付、移动证券等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金融应用和柜台终端予以营销,取得规模化效果。它们“携带”轻便、易于操作,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空间以取代传统的金融网点服务和人工服务。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将被彻底解构,并逐步完成从物理网点向方寸屏幕的迁移。在这期间,传统金融机构将出现金融业务产品化,金融产品标准化,产品销售平台化、规模化,金融机构电商化以及金融体系去网点化的趋势,进行低成本竞争,产生规模化效应。 另一方面,金融作为一门技术专业,信息化和电子化不是其全部,也非其本源。随着财富的增长,高净值客户群体会不断

12、扩展。高净值客户层需要个性化、定制化、管家式的财富管理、财富服务发展之路,需要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和高尊贵感的网点场所。在信息更加透明的未来,对于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公司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仍将借助专业服务优势,打造强大的投资顾问队伍,用一大批管家式的客户经理在未来的个性化、定制化金融领域大展身手,这也正是传统金融机构一片广阔的蓝海。 这就是我对未来传统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判断:在信息化基础上实现大众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增长以及在高净值客户平台上的个性化、定制化增长。标准化的模块式服务和专家(管家)式的高价值服务将相得益彰。 新财经:面对互联网大潮,作为国内首家成立网络金融部的券商,国泰君安有什

13、么具体的求变行动? 万建华:我们正在积极建设综合理财账户体系。过去,客户为了在证券公司参与证券、期货、信用交易等投资业务,需要分别开立证券账户、期货账户、信用账户等实体账户,用来托管其投资资产,但这些账户不能满足客户对于综合理财服务的需求。而国泰君安目前正在建设的综合理财账户,则将通过打通支付通路,努力为客户提供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在实现机制上,理财一户通账户会下挂客户的资金账户、期货资金账户、信用资金账户、资管理财账户等实体账户和港股簿记账户。对于客户来说,只需要一个账户、一个密码、一次登陆就可以全面掌握自己的金融资产并且可以直接进行交易,感受“一键登录,综合理财”的便捷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