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家人,一辈子,爱紫砂如同“温州一家人”普遍经商一样,在宜兴,一家人都从事紫砂创作并不稀奇。但范乃军、范其华和范卓妮一家人,却依然引起了本刊记者的兴趣。 范乃军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妻子范其华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们的女儿范卓妮自硕士毕业后也因从小喜欢紫砂艺术而投入到了紫砂创作中。 “我们三个人平常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一起探讨紫砂艺术,然后各自去创作。 ”范卓妮显然很享受跟父母一起徜徉在紫砂艺术的海洋中。 “把紫砂当成事业来做,一辈子都不够。 ”范乃军、范其华夫妇总是教导女儿,紫砂壶创作,不只是做壶,更是做文化,需要用心去做。而他们也正是这样的践行者。 范卓妮:初出茅庐 范其华拿出一把造型独特的
2、壶,貌似坚硬的质地,不规整的造型,颜色也偏青灰,让记者看看能联想到什么?记者首先想到了岩石。 “看来这把壶的创作还是成功了。 ”范其华笑着说。原来,这把壶的名字叫做“天外来客” ,是范卓妮的创意。 一次,范卓妮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陨石的收藏价值很高,就跟母亲商量,能否做一把以陨石为主题的紫砂作品。范其华也觉得这个创意很好,两人说干就干。 女儿设计图样,母亲动手制作,很快, 天外来客壶出炉了。精湛、老辣的手工技艺,配上年轻、创新的思维,让整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后现代雕塑气息,同时又不失紫砂壶的实用功能。母女俩的首次合作圆满告捷。 对于女儿的事业选择,范乃军夫妇从来不强求,但骨子里对紫砂的热爱和家庭
3、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她选择了从事紫砂创作。 其实,范卓妮从小就很有艺术天分,画也画得很好。小时候就经常在父母身边随性地捏一些小玩意,对于紫砂从不陌生。在读大一的时候范卓妮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做了第一把香菇壶。虽然在母亲的眼里作品还很稚嫩,但整体造型已有模有样。范卓妮格外珍惜这把“处女作” ,特地小心翼翼地将壶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好,珍藏着。 “现在女儿的作品,已经有藏家喜欢了” ,范乃军颇为自豪地说,上次一个朋友到家中,一眼就看中了女儿的一把小壶,觉得非常秀巧,透着一股灵气。 不过,范其华并不希望女儿“跑得”太快, “现在首先要把基本功练扎实,以后的路会更好走。 ”她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范其华:创
4、新要有“心” 1979 年,范其华就进入紫砂行业。幸运的是,她进入紫砂二厂不久后,就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全面系统地学习全手工成型制壶技艺和作品创作。 对于授业恩师徐汉棠,范其华充满感激之情。 “我的艺术生涯中,每次只要在重大时刻,老师都会给我莫大的帮助。 ” 徐汉棠大师对范其华的艺术创作影响深远。考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时,范其华去请教恩师。在图样上,徐汉棠老师很认真地做了些细微的修改, “看起来只有一毫米的差别,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艺术来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恩师的指导,范其华顺利通过了职称考核,也决心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紫砂创作。 名师出高徒。范其华的制壶技艺越来越精湛,但她并不满足于
5、继承传统。 “创新需要有心” ,范其华的代表作之一龙鼎青铜壶 ,就是她借鉴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及纹饰设计的,作品采用特制的青铜色紫砂原料制作,将青铜文化与紫砂艺术相结合,体现了艺术的同根同源,使人们在感受远古文化韵味的同时,也品味紫砂文化的精深。 “龙鼎青铜壶”深受藏家的喜爱。现在很多藏家都想找范其华定做,甚至愿意多花几倍的价格从别的藏家手中回购。但范其华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合适的泥料这把壶不会再做了。 范其华有一本翻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绣样书,她的另一得意之作鸳鸯对壶 ,就是从这本书中获得的灵感。 该壶以自然界中象征美好爱情的鸳鸯为原型,融入艺术的创作与再加工而成。以喙做壶嘴,以尾羽做壶把,造型摆脱了
6、传统紫砂壶壶嘴、壶身、壶把分立的结构,造型流畅,浑然一体。雌雄鸳鸯背上分别背了一对小鸳鸯做壶钮,衬托出团圆、和谐、美满的家庭气氛的同时,又不失实用功能,完美诠释了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最高境界。 关于鸳鸯对壶还有一件趣事,曾经有个美国藏家看到了这件作品,由于不是很了解中国文化,只买走了其中一把壶。多年后,一辆大巴车停在范其华家门口,呼啦下来一大帮外国人,当问明来意后,范其华恍然大悟,原来美国藏家回国后,因为这把壶迷上了中国文化。通过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加深,才知道鸳鸯应是成双成对的,于是特意拜托来中国游玩的朋友到宜兴来拜访范其华,为之前的那只壶配对。 范其华的其他作品也无不体现着她对紫砂艺术和生
7、活的用心, 吉祥如意壶结合古代铜镜上的如意图案在壶面上用浮雕手法装饰了层层叠叠的如意祥云纹饰,寓意时时呈祥事事如意,此作品被安徽博物馆永久收藏。 竹简壶以春汉简书作为创作题材,古朴大气,体现出中国古文化的神韵,也流露出茶与文化之间的源远流长。 荷香壶则取材自荷花、莲藕、香菇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香菇做盖,莲藕做嘴,荷花做把,将三者自然融合,意趣清雅,在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中此作品荣获银奖。就像鸳鸯对壶的寓意那样,范其华和范乃军的相濡以沫也颇让人羡慕。 范乃军:钟情“肌理”之美 1983 年,范乃军进入紫砂工艺二厂,学习紫砂原料鉴别和调配。这段经历,让范乃军对紫砂泥料有了深入了解,也为其以后从事紫
8、砂壶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因工作需要,范乃军又进入了宜兴轻工业学校进修陶瓷设计。在其从艺生涯中,受到了徐汉棠大师的指导。 范乃军的紫砂作品别有一番风格,他说自己喜欢用紫砂泥表现自然界的质朴与沧桑。在一次拜访徐老师的过程中,范乃军被老师收藏的木化石所吸引,木化石的沧桑美感正不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吗,于是他思如泉涌,以树做壶身是木,装饰金色泥料做肌理为金,加之紫砂泥本含水和土,烧成需要火,一把壶就融入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金木壶就此问世,随后被宜兴博物馆收藏。 春供壶也是范乃军表现肌理效果的代表之作,壶身通过处理表现出古树历经千年的沧桑,壶盖以灵芝做的子,灵芝本为仙草,与壶身融合后,增强肌理美感的同时似又为古树带来了灵气与希望,故为春供。苍松夕照则是范乃军另一得意之作,作品采用不同颜色的紫砂泥进行搭配,烘托出夕阳下松树傲然挺立的身姿,浑厚大气,此作品已被无锡博物馆收藏。 除了喜欢表现肌理,范乃军还独爱竹,设计了很多与竹相关的茶壶,如富竹 、 竹福 、 清风等,其中清风壶以不同的竹节造型做壶钮、壶嘴和壶把,寥寥几片竹叶巧妙得从壶把下方竹节枝杈处伸展到壶体,简约干练又不失君子风雅稳重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