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西省电梯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一、资源条件的鉴定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价要求营业执照1.1 查验法人营业执照应与提出申请时递交的复印件一致,核对注册 资金应与申请项目范围要求相适应,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应包括所申请项目。税务登记证1.2 查验 企业税务登记证应齐全,应与提出申请时递交的复印件一致;应有独立的财务帐号。1.机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1.3 查验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并记录企业机构代码。现场核实。对非独立法人的分支机构,应审核其营业执照及其它证照;对仅维保自有设备的单位,不查验企业税务登记证。不满足要求时,停止评审。法定代表人2.1 应了解特种
2、设备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对承担相应施工的特种设备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全责。授权代理人应有法定代表人的书面授权委托书,并应注明代理事项、权限和时限等内容。管理者代表2.2 厂长(经理)若在本单位管理层中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应以文件形式规定其职责和权限;且不得在其它单位兼职。技术负责人2.3 厂长(经理)应在本单位任命一名技术负责人,其学历、职称、专业、工作经历及掌握法规与标准情况等, 应能满足规则和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基本要求(见附件 1)中的规定;且不得在其它单位兼职。质量保证工程师2.4 厂长(经理)应在本单位任命一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可兼任),其学 历、职称、专业、工作经历
3、及掌握法规与标准情况等,应能满足规则和 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基本要求中的规定;且不得在其它单位兼职。2.人员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2.5 应以文件形式任命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规定其职责和权 限,且不得在其它单位兼职;应了解相关技检查管理者代表、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的任命书;检查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技术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明细表及其劳动用工合同、工资表、相关保险凭证(社保、工伤保险等)、身份证、职称证明、学历证明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及现场座谈。变更单位及省外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须经本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对非独立法人的分支机构,如有
4、法人单位支持,其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检验人员的数量要求不满足评审要点中要求的判为不符合;其中,技术负责人和质量保证工程师未到评审现场的停止评审。评审现场人员数量(含有正当理由缺席的)达不到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基本要求规定的,判为不符合,在整改确认时重新考核。 2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 要点 考核方法 评 价要求术规范及标准。技术人员2.6 各 类技术 人员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经历及配置数量等应满 足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检验人员2.7 专职检验人员的数量应满足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基本要求中的规定,工作能力应能满足岗位要求。作业人员2.8 各类作业人员的数量及其资格应满足电梯
5、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基本要求中的规定。塔机施工单位另需配备适当数量的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塔机司机。可适当放宽,但至少要达到规定条件的50%以上。工作场所3.1 办公场所及加工场所应满足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办公场所和加工场所要求(见附件 2)中的规定。检查工作场所的最大能力,现场核实档案资料、仪器设备、工装器具等保管情况。对电梯制造企业设立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其改造资质要求的厂房和场地可不作要求。不满足评审要点中要求的判为不符合。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3.2 企业应具有满足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生产设备及检测仪器配置要求(见附件 3)中规定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3.3 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应与施工能力相适应
6、。检查现有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对电梯制造企业设立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其施工设备和工艺装备条件可适当放宽。不满足评审要点中要求的判为不符合。3.4 企业应具有满足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生产设备及检测仪器配置要求中规定的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3.5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应与施工能力相适宜。检查其现有检测设备的检测能力。不满足评审要点中要求的判为不符合。3.基础设施提供检测设备3.6 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的性能精度应满足检验要求,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核查校验报告;抽取 2-3 个检验项目进行检验,验证检测设备能力。不满足评审要点中要求的判为不符合。 3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 要点 考核方法 评 价要求4.
7、施工业绩施工业绩4.1 首次取证、增加施工类别或提高施工等级的单位第 1 个年度的施工业绩应达到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年度业绩考核要求(见附件 4)的规定;4.2 提出复查、增加施工类别或提高施工等级申请的单位上 1 个年度的施工业绩应达到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年度业绩考核要求的规定;4.3 近 5 年累计施工业绩应符合电梯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基本要求的规定。现场核实。安装、改造、维修查看验收报告,维保查看定期检验报告。制造单位仅为承担本单位制造设备的施工而申请相关资格的,可不考核施工业绩。不满足评审要点中要求的判为不符合。5.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5.1 在上一个获证周期内或试施工期间是否存在由于施工
8、质量造成的重大人身伤亡、设备事故。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了解情况,并抽查用户投诉和事故处理记录。发现有隐瞒重大人身伤亡、设备事故的停止评审,并取证向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报告。6.违法行为违法行为6.1 在上一个获证周期内是否存在涂改、伪造、转让、出卖特种设备许可证,或向无证单位出卖、非法提供质量证明文件;6.2 在上一个获证周期内或试施工期间是否存在不按照规定接受各级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经责令整改仍未改正。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了解情况,并抽查用户投诉和事故处理记录。发现有此类违法行为的停止评审。 4 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实施的鉴定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价要求1.质量保证体系总要求企
9、业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1.1 企业要按照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规定,建立文件化的 质量体系,编制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1.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符合申请项目及企业实际情况;全体员工应理解质量方针。1.3 质量目标应分解到企业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1.4 质量保证手册应包括:a) 质量保证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b)为质量保证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c) 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1.5 企业应建立:a)文件控制程序;b)记录
10、控制程序;c)内部 审核控制程序;d)不合格品控制程序;e)纠正措施控制程序;f)预防措施控制程序;g)管理评审程序通过审查企业的正式文件和座谈寻找客观证据。1.不符合-a)未按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b)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无效;c)未建立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d)质量目标未进行分解;e)未提供 质量手册;f)缺少规定的程序文件;g)缺少大部分过程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 5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 价要求1.6 企业应 明确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开发、采购、工程实现、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标识和可追溯性、安全作业和服务等过程,并建立为确
11、保上述 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1.7 针对 影响产品质量的外包过程,企业应明确对其实施控制的要求。2.管理职责职责、权限、管理者代表、管理评审2.1 应以文件形式明确企业机构、负责人及职能分配;应以文件形式明确企业内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文件 应经厂长(经理)批准。2.2 厂长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应以文件形式规定其职责利权限。2.3 管理者代表应了解并履行其职责和权限。2.4 建立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其中包括:主要负责人、管理者代表、质量保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项目负责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安全 员、档案管理人员、仪器工具管理人 员。2.5 各岗位有关人员应了解其职责。
12、2.6 厂长(经理)应按企业规定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保证体系;评审结果应包括与体系有效性的改进或产品的改进或资源需求的变化;应保存评审的记录。检查文件规定,并与厂长(经理)、管理者代表和主要岗位有关人员集中或分别座谈了解职责沟通及履行情况。与厂长(经理)座谈了解管理评审情况并检查管理评审记录。1.不符合-a)无文件 规定企业机构、负责人及职能、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b)各岗位人员不了解其职责、权限;c)未进 行管理评审或管理评审结果无改进决定。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 6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 价要求3.文件质量保证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3.1 文件
13、控制程序应规定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分类、编号、标识、回收、更改、借阅等控制要求。3.2 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授权人批准;应保证文件中的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3.3 文件更新应得到再次批准并按企业的规定进行更新。3.4 应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3.5 文件应清晰、易于识别。3.6 作废文件应进行适当的标识。3.7 外来文件应能得到识别和控制。3.8 企业应 具有满足工作需要的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技术标 准。检查文件控制程序。分别在文件管理、使用部门各抽 3-5 种文件检查程序执行情况。1.不符合-a)文件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b)文件的审批、发放、编号、标识、回收、更改等未按程序执
14、行。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4.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企业应确定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要求4.1 企业应对 工程进行识别和评审,明确职责,确定甲方产品来源及企 业承担工程的合法性。4.2 企业应评审合同中对工程的有关要求。包括确保:a)在企 业向顾客作出承诺之前进行;b)工程要求得到规定;c)企业 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4.3 评审的结果应保存。4.4 应规定产品交接的职责、程序,保存交接记录。4.5 应规定甲方财产控制的职责、程序。4.6 应规定工程验收的职责、程序。检查企业质量体系文件,应对有关要求做出规定。抽查合同和评审记录。1.不符合-a)未对 有关要求做出规定;b) 未对合
15、同中的工程要求进行确定和评审。2.有缺陷-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5.资源管理应确定并提供确保顾客满意、满足取证条件要求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所需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5.1 应编制文件或过程,明确职责 、权限,确保资源的提供充足、适宜。5.2 应按取证条件的规定,对 人力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做出策划和安排,制定人员培训程序,保存人员培训 档案,包括:培训计划、教学资料、人员名单、考核成绩和资格证件等记录文件。5.3 应按取证条件的规定,对 基础设施的管理和配置做出策划和安排,建立台帐档案,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办法,检查文件和记录、座谈了解。1.不符合-a)未编 制文件或过程;b) 人力资源的管理
16、和配置不符合要求;c) 基础设施的管理和配置不符合要求;。2.有缺陷- 除上述不 7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 价要求有效的管理保存各类记录。 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6.采购企业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6.1 企业应对采购文件进行审批。6.2 企业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它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 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抽查采购文件,确定其是否充分、适宜且经过批准。抽查重要零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和进货检验记录,确定其是否按规定进行。7.工程实现过程控制7.1 企业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施工。7.2 企业应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7.3 企业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工程过程的状态
17、。7.4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企业应控7.1.1 企业应充分识别工程实现所需的过程、明确职责、规定质量目标、确定文件和资源需求、确定需开展的 验证、确认、监视和测量活动、确定工程接收标准、明确有关的记录要求。7.1.2 对施工过程制定必要的工艺文件,应制定施工工艺指导书; 7.1.3 企业应具备独立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7.1.4 应规定每项工程制定并应用施工方案,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机构人员、仪器工具、工作程序、检测项目、质量控制点及方法、施工中注意事项(含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施工记录要求等。 施工方案及变更均应执行编制和审批程序。施工方案在使用处应可获得。7.1.5 应使用
18、适宜的设备进行施工;7.1.6 应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施工;检查是否对施工过程进行了策划,工艺文件、施工工艺指导书、施工方案等是否正确、完整。是否进行了传递。检查现场是否获得施工方案等。检查现场执行工艺情况。检查设备管理部门对仪器设备的控制情况。检查机构和人员是否满1.不符合-a)未制定工 艺文件、施工工艺指导书、施工方案等;不具备独立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b) 工艺文件、施工工艺指导书、施工方案等编制不符合规定。未按施工方案作业;c)未对 特殊过程进行控制或控制基本无效;d) 仪 器、设备、工具的适宜性、完好性不满足要求;e) 机构和人员不满足要求; 8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19、评 价要求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7.5 企业应保持施工过程的全部记录和资料;制定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做到完整、统一、规范。7.2.1 有 焊接过程和无损检测时, 应任命了有资格的焊接责任人和无损检测责任人。7.2.2 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应进行了资格认可。7.2.3 特殊过程的设备应进行了设备能力认可。7.2.4 应对 特殊过程操作进行监视,保持记录及报告。7.3.1 应采用了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的检验状态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投入使用和安装。7.4.1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 应按规定控制和记录。7.5.1 工程档案内容应包括:开工手续、甲方资料、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记录、检验记录、自检报告、特殊过程记
20、录、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报告等。足要求。 检查现场设备的适宜性、完好性。检查工程档案管理状况,是否完整、统一、规范。检查可追溯的有关记录。f) 未对工程档案进行控制或控制基本无效。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价要求8.检测设备的控制企业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检验要求确定所需的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确保监视和检验的结果有效。8.1 监视装置和 检测设备的品种、数量、精度应符合规定并满足施工需要;8.2 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并保存校准和检定记录。8.3 当不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校准或检定时,应制定校准
21、或 检定的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校准。8.4 应能识别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的校准状态。8.5 当发现检测设备 不符合要求时,企业应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8.6 应制定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操作规程。检查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的品种、数量、精度。检查计量管理部门文件和记录。现场抽查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能否满足测量要求并识别其校准状态。1.不符合-a) 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的品种、数量、精度不符合规定或不满足施工需要;b) 对监视装置和检测设备未进行校准或检定;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 9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 价要求9.工程检验企业应对工程实现的过程进行检验
22、。9.1 应对工程实现的适当阶段(如采购、施工过程、特殊过程、交工过程)的检验明确要求,包括检验项 目、 检验方法、检测器具、判定准则、记录要求等。9.2 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9.3 应保存检验记录 ,检验记录应有责任人签字。9.4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知识及能力。检查所有申请项目检验文件,并抽查检验记录。抽取申请项目样机进行检验。考核工程质量及人员素质。1.不符合-a)未规 定检验要求; b)未按要求进行检验;c) 检验记录不符合要求;d) 检验人员不具备相应知识及能力;e) 样机检验不合格。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0.不合格控制企业应确保不符合要求的过程和项目得到识
23、别和控制。不合格项目控制及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1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明确对不合格品标识、记录、隔离、评审和处置的职责和权限。10.2 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10.3 应保存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10.4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10.5 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检查文件和记录。检查现场对不合格品控制的情况。1.不符合-a)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b)对不合格品未按要求进行控制;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1.服务企业应对服务进行控制,确
24、保满足用户要求。11.1 在规定有服务要求的情况下(如法规、标准或合同规定),企业应明确对服务的实施、验证和报告的控制要求。11.2 有专门的用户服务机构或服务人员。电梯维保单位还应设立 24 小时应急救援值班电话。11.3 明确了机构及人员的职责要求。11.4 对用户 来信来访均有登记,并经整理归纳后,回复用户,各种记录存档备查。11.5 对用户质量投诉应妥善处理,查看机构、人员设置情况、职责要求,检查相关记录。1.不符合-a)未设立服 务机构或人员;b)无文件规定服务机构与人员的职责;c)无服务记录 ; 10 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 价要求d)对质量投诉未予处置。2.有缺陷
25、-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2.记录企业应对记录进行控制。12.1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分类、编号、标识、填写、更改、使用、贮存、检索、保存期限和 处置所需的控制。12.2 应建立并保存 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12.3 记录应 保存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检查程序文件并抽查记录的控制情况。1.不符合- 记录 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程序要求进行控制。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3.内部审核企业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13.1 内部审核程序应对策划和实施审核、报告结果以及保存记录 的职责和要求作出规定。13.2 应对审
26、核方案进行策划,并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13.3 审核方案 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13.4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13.5 应按审 核方案实施审核,并保存记录。13.6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采取纠正措施。检查文件和记录、座谈了解。1.不符合- 内部 审核程序不符合要求或未进行内部审核或内审不符合要求。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4.纠正和预防措施企业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和再发生14.1 企业编 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应规定:a)确定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b)评价防止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c)确定和 实施所需的措施;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e)评审 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14.2 应按程序规定进行实施。检查文件和记录。现场了解不合格、潜在不合格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预防措施。1.不符合-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程序要求采取过措施。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未满足要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