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在科学教学中的实现策略主题的确立,基于这样两点考虑:一是教师备课时忽视教学目标,只是参照教材照搬下来,一年一年没有改变,所有班级通用,存在应付性;二是教学时不能以目标为抓手,出现教师“讲的多”学生难以接受, “讲得少”学生无所收获的现象。如何发挥教学目标在科学教学中的统领作用,围绕主题想从以下方面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的水平上,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特定的学生群体,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所预先确定的学生学习结果。“通过一个特定的教学过程(如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结
2、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简而言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科学学习结果的预设要求,它既要让教师明确“为什么教”,又要让学生明白“应学到什么”。 在新课程中, 课标制定了科学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作为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以及对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相应地,课堂教学目标常以分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目标的形式进行表达。 二、课程目
3、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对学生通过学科教育教学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通俗的讲,就是学生学完这门课之后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通俗的讲,就是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要实现的目标。就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而言,它所关注的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结果,包括科学知识的习得、探究技能的训练,以及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的形成的情况。其行为主体应该是执行教学任务的科学教师和接受科学教育的学生。 课程目标是从课程层面来讲的,教学目标是从教学角度来讲的。但二者都是要求学生达成的目标。课程目标体现国家的意志,是针对全体学生提出来
4、的最低要求,只要是合格的学生就都应该达到这个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提出来的目标。因为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所以应在综合分析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之后来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制定的目标也不会一样。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大小、深浅、多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不能把教学目标定的太大,太大了就变成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达成不可能通过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完成!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还要明确以下几点:1、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但它不是详细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具体内容标准来
5、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例如“食物链”一课,仅仅是把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中的“懂得食物链的含义”直接作为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够全面、不够具体的。事实上,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一节课往往包含了课标具体内容标准中多个部分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编制课堂教学目标时对相关因素综合进行考虑。2、教学要求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主要是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或对教师执行某一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其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在表述时,往往通过“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组织学生”、“促进学生”等句式进行表达。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混合与分离物质的几
6、种操作方法”(混合与分离);“组织学生进行凤仙花的种植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种植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器官”(植物的一生)等。 3、设置个维度分目标不等同于面面俱到课堂教学各分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分目标的设定,对学生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是一个统一的整合体。其相互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科学知识是探究学习的基础和载体,科学方法、情感、态度等都依附和融合在科学知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之中,通过经历获
7、得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并促进科学习惯和科学意识的形成;与此同时,科学方法和能力的提高、科学情感和态度的提升,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夯实和完善知识结构,训练和提高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范围时,必须全面考虑三个领域的目标,不可有所偏废。但是,这并不等于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都必须面面俱到,同时或同等程度地达成所有各维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课,有的可能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有的可能侧重于科学方法的习得和技能的训练,有的可能侧重于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某一单元、某一节课或某一个活动,可侧重其中某一个或两个分目标,
8、而另一些单元、另一节课或另一个活动,可侧重其他一个或两个分目标。当然,也有些单元、课或活动,能同时兼顾或达成多个分目标。二、 如何制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1、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由于课程目标是上位目标,它决定教学内容的设置和编排,以及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因此,它先于内容而存在。即先有课程目标,后有课程内容。 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目标往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定。即先有课程内容,后有课堂教学目标。在这里,课堂教学目标(或年级/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等)为下位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将课堂教学目标纳入到其上位目标中进行思考,考虑目标的层次性和累积性,并以
9、课标为依据,从完整的结构体系上作统筹安排。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则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载体。教师依据科学课程内容,挖掘科学教材中隐含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面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完善和细化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再筛选、调整和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活动,其课堂教学目标也不应该脱离课程内容而随意设定。2、体现科学学科特点,确定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如前所述,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由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所组成。在制订目标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思考和设计每一维度的预期目标
10、。但由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三维目标的达成预期并不一定一致,因此,应根据各维度目标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目标的设计上有所侧重。一般而言,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尤其是一节课或一个探究活动等)中,应该有一个相对重要的目标,即中心目标(或称为工作目标)。通过该中心目标的达成,来实现其他相关目标的积累和达成。通常来说,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中的技能训练目标等,属于可直接评价学习结果的结果性目标;科学探究中的方法学习和思维训练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属于较难直接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性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可选取一个主要的结果性目标作为该教学活动的中心目标。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
11、,也可以选择过程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目标。那应该如何确定科学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呢?我们可以根据预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定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根据小学科学学科的特征,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通常可以分为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以科学探究方法(技能)学习为主的类型等不同的类型。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又可分为以事实性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以概念性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和以规律性知识学习为主的类型。我们可以根据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应地设定中心目标(见下表)。例如,在“磁铁”这个教学内容中,“磁铁能吸铁”、“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内容,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内容,所了解和解释的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12、其教学的中心目标可设定为“观察并描述磁铁能吸铁、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而“磁铁有极性”、“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则要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其规律,这是规律性知识学习的内容,其教学的中心目标可设定为“探究磁铁的极性,归纳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内容的类型 特征 中心目标以事实性知识学习为主以获取科学事实,并尝试对其进行解释为主要学习目的。课堂表现为: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获取科学事实,并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及综合表述,进而形成解释。了解事实以概念性知识学习以掌握科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为主要学习目的。课堂表现为:通过不断提出假设
13、与验证假设的过程,学习和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并运用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形成概念以科学知识学习为主以规律性知识学习为主以掌握自然规律,了解规律建立过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要学习目的。课堂表现为: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或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发现(理解、归纳)规律以科 以通过科学方法和过程技能训练,掌握科学活动过程 学会、掌握学探究方法(技能)学习为主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为学习目的。课堂表现为:通过对基础过程技能或综合过程性技能的训练,了解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
14、段,掌握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相关技能和方法在确定中心目标时,还可考虑分设基础性目标和差异性目标,即面向全体学习者的最基本目标和针对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具体学习对象的个性化目标。当然,无论哪种层次的目标,都必须达到基础性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统领教与学全过程的纲领。它规定学习的具体内容,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决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抽象概括。因此,课堂教学目标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便于教学的实际操作。其语言表述是对学生学习预设结果达到程度的表述,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既具有概括性,又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15、 概括性。课堂教学目标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概括。先概括中心目标,再概括与中心目标相联系的其他主要学习目标,但切忌繁复琐碎。以杠杆的研究一课为例,下面是两个不同的目标设计:A 1、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 做杠杆尺实验,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2、科学探究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秘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
16、会带来好处; 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B 1、进行杠杆尺的探究,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3、意识到尊重证据是科学探究的正确态度。从以上案例中,A 设计冗长琐碎,缺乏概括性,似是面面俱到,表达完整,但却泛泛而谈,不能突出重点;而在 B 设计中,目标的第二条是中心目标,它整合了科学探究分目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和科学知识分目标(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进行表述,简明扼要,突出本课学习的核心,并体现了这节以规律性知识学习为主的课的基本特征。 指向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最忌指向性不明确。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做
17、出怎样的结果等等,都应该表达清楚。如上述案例的 B 设计中,这节课要进行杠杆尺的探究(做什么),要学习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怎么做),要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意识到尊重证据是科学探究的正确态度(做出怎样的结果)等,都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指向明确。 可操作性。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它明示了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和结果。因此,要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进行陈述,选择恰当的外显性行为动词来表达,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行为性。最重要的,是所使用的行为动词词义清晰而明确,没有多义性。其中,科学知识分目标中,可采用辨认、列举、描述、识别、解释、说明、比较、分类、归纳
18、、概述、概括、判断、预测等行为动词进行表达(如上述案例B 设计第 1 条);科学探究分目标中,可采用模拟、测量、尝试、完成、制定、理解、分析、整理、解决、应用、操作、绘制、做实验、灵活运用等行为动词进行表达(如上述案例 B 设计第 2 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目标中,可采用感受、体验、体会、意识、参与、分享、领悟等行为动词进行表达(如上述案例 B 设计第 3 条)。 以上所简述的,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些常规做法。一个有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能体现学科的特点,内容具体而有序,指向清晰而明确,能针对学生的实际状态,并能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学目标的制订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未能尽述,有待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