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凌云县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凌云县人民政府2016年 2月目 录第一章 增强使命 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第一节 发展基础 .1第二节 总体要求 .9第二章 明确功能 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 .19第一节 城镇发展空间 .19第二节 农业发展空间 .20第三节 生态发展空间 .20第三章 打造精品 大力发展特色有机农业 .23第一节 稳定提升粮食生产 .23第二节 发展特色有机农业 .23第三节 建设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 .27第四章 扩量提质 着力发展新型工业 .30第一节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30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32第三节
2、 推进园区产业集聚 .33第五章 提质增效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36第一节 做大做强旅游业 .36第二节 积极发展健康养生服务业 .40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41第四节 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 .42I第五节 推动发展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43第六章 攻坚克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45第一节 大力实施精准脱贫 .45第二节 加强贫困村屯基础设施建设 .52第三节 加强脱贫攻坚战的组织领导 .52第七章 强化支撑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5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55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58第三节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58第四节 提高信息化水平 .59第八章 统筹协调 促
3、进城乡均衡发展 .61第一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 .61第二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 .66第三节 加快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67第九章 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70第一节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 .70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 .72第三节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74第四节 加强环境保护 .75第五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78第十章 深化改革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79第一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79II第二节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80第三节 加快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81第四节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83第五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84第六节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 .85第十一章 改善民生 健全公共服
4、务体系 .86第一节 推进教育全面发展 .86第二节 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 .89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1第四节 推进健康凌云建设 .92第五节 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94第十二章 和谐包容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97第一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97第二节 推进法治凌云建设 .97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 .98第四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99第五节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100第十三章 强化实施 奋力实现宏伟蓝图 .101第一节 强化规划实施 .101第二节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02第三节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02附表: 凌云县“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1050根据中共凌云县委员会关
5、于制定凌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上级规划指导下,制定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全县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增强使命 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二五”时期,面对经济 下行压力,凌云 县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百色市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广西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纳入国家规划等重大机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为“ 十三
6、五” 发展奠定良好基 础。第一节 发展基础一、“十二五”主要成就(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5 年全县生产总值 26.9 亿元,年均增长 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8009 元增至 14290 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1 亿元,年均增长 14.23%,财政收入突破 2 亿元。 产业结 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 年的 26.2:38.2:35.6 转变为 27.8:42.1:30.1。(二)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坚持“加快新型工 业建设,打造工业发展新平台”发展思路, 积极开展招商引 资,加快项目建设,1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015 年实现工业增加
7、值 7.5 亿元,增长8.1%。(三)特色农业取得新成效。通过调结构、扩规模、建基地、树品牌,2015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2.28 亿元,同比增长 4.48%;粮食总产量达 5.38 万吨,同比增长 1.3%。全 县产 干茶 5258 吨、产茶油籽 4196 吨、产鲜茧 1751 吨、产干烟 536 吨,种植中草药 822亩,特色农业实现产值 7.8 亿元。出栏肉牛 0.98 万头,种草养畜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四)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创建“广西新型城 镇化示范县” 为目标 ,努力推 进城镇“ 规划特色化、建 设精品化、管理科学化、城镇个性化” ,2015 年,县城镇建成区面 积增加到的
8、 7.91 平方公里,扩大 1.64 倍,城镇人口增加到 8.5 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 39%。城镇管理进 一步加强,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荣获全区第九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 ”特等奖。(五)生态旅游打开新局面。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来培育,健康养生、休闲、度假、运动旅游开局良好。2015 年,接待游客 105.6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8.5 亿元,增长 27%。浪伏小镇、浩坤湖湿地公园、古城景区等旅游发展工程进展顺利。乡 村旅 游 快 速 发 展 ,金保瑶寨获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称号,南里湾、金泉湾、九燕沟通过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评估。(六)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9、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交通水利城建旅游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和部分2自然屯道路硬化;实施集中供水工程 150 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62 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 9.82 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七)扶贫开发取得新突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 6.92 万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7%;改革式扶贫示范带、环浩坤湖旅游景区建设成效显现,村“两委竞标” 产业项 目顺利推进,6.86万人从中受益;智力扶贫得到有效开展,完成各种技能培训 5.36万人次, 帮助 3000 多名贫困青年到县职 校进行免费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八)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10、全面完成“十二五” 节能减排任务,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等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78%。在全国 492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凌云县获广西 16 个考核县的第一名。在全区“ 清洁乡村” 考核验收中荣 获一类县。(九)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专利申报跃居全市第二;乡镇公立幼儿园建设全面启动、第三中学建校工作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整体搬迁工作、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加快建设,多次成功举办国家级文化体育赛事。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十)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不断夯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法治服务型政府初步形成。3专栏 1 “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0 年 规划目标 预计完成情况指 标 单位完成值 2015 年年均增长(%)2015 年预计 年均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5.31 30 12 26.94 7.8#笫一产业 亿元 3.97 9.6 7.53 5.1#第二产业 亿元 6.34 10.8 11.23 9.9#第三产业 亿元 4.98 9.6 8.18 7.03一二三产业结构 % 26.2:38.2:35.6 234433 27.8:42.1:30.1 /2.人均生产总值 元/人 80
12、09 12010 14 以上 14290 10.53.财政收入 亿元 1.08 2.5 15 以上 2.04 11.84.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7.09 34.6 15 以上 30.2 12.0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92 6.16 16 5.91 14.236.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0 100 467.城镇化率 % 29 35 / 3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086 22780 12% 24740 9.419.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2675 580015%以上 5661 11.8610.新增城镇就业 人 1400 / 920 /11.城镇登记失业率 % 3.1 3.5 /
13、312.年末总人口 万人 21.36 22.3 22.313.人口自然增长率 9.58 9.2 8.3414.森林覆盖率 % 75.8 78 / 7815.全县耕地保有量 公顷 17009.7 16100 1740016.单位 GDP能耗吨标煤/万元1.99 无 1.2572 -5.31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吨 2000 1249.3 25018.COD 排放总量 吨 1080.31 922 -14.65 800按自治区分解下达任务19.境内公路里程 公里 2029.923 2029.923农村公路总里程 公里 991.07 1135.519 1135.519#高等级公路 公里 60.5 60.5二、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全球 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 变化,依靠创新来谋求发展新优势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全球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技术革命,推动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凌云县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起点,必须准确研判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发展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今后几年,是我国经济大转型时期, 换挡降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城镇化建设持续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空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