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减退.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480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减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减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减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减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减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减退2013 年的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环境转好的大背景下,加之安倍经济学预期效应,出现了短期景气现象,GDP 增幅达到 2. 3%,同比通胀率为1. 3%。但是,随着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的减退,日本宏观经济递减的征兆已经出现。 “安倍经济学”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总称。这个说法据说是自民党前干事长中川秀直发明的,从 2012 年 11月始成为媒体上的流行语。安倍经济学其实是自民党内部政治角力或者说是政治妥协的产物,是安倍和在安倍再次掌权问题上发挥了作用的麻生太郎和甘利明等实力人物将他们所喜欢的经济政策集中打捆而成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 。第

2、一支“箭”的内容包括设定 2%的通货膨胀目标,实行无限制的宽松金融政策,两年后把日本银行的资产从此前的 158 万亿日元增加到 2 9 0 万亿;纠正日元汇率过高的状况;实现名义国民生产总值(GDP)3%以上的经济增长。第二支“箭”的内容为推进所谓的“国土强韧化”政策,日本银行通过购买民间银行的国债和长期持有国债。其立足点是,通过“发行国债”筹集为此所需的 20 万亿日元的资金,前提则是设定适当的通货膨胀率(2.5%3.5%) ,同时根据需要,采取各种政策,如金融政策、税收制度等。第三支“箭”就是供应学派经济学,主要内容是:为刺激民间设备投资而实施减税和增加储蓄政策,废除或缓和导致非效率经济活

3、动的行政限制,实行“小政府” ,2充分发挥民间活力等。 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源于不同的经济理论。第一支“箭”是安倍经济学的最主要政策,其实并不新鲜,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也都用过,它是一种全球化标准的“金融缓和政策” 。 “金融缓和政策”是世界经济学界“通货复胀派”所主张的基本政策手段,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格鲁格曼。该派主张摆脱通货紧缩而又不陷入通货膨胀状态,或者通过调节财政和金融政策而实现上述状态。第二支“箭”的主要内容就是“发行国债” ,其政策鼻祖是凯恩斯。第三支“箭”供应学派经济学是上个世纪美国里根总统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三支箭”的内容基于不同的政策和思想,其经济理论甚至

4、是相互矛盾的,理论相互之间不可能有机联系,更没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根本就不是一个整体性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日本难以形成“合力” ,拉动经济走出“紧缩萧条” 。 在日本国内,对安倍经济学政策的反对声浪从来就不曾止歇。如:“安倍经济学不是通过增加收入来提高消费的正道,而是依靠煽动对通货膨胀的担心,从而让百姓用存款增加消费的手段,是一种歪门邪道” ;“安倍经济学是一种诱发极端通货膨胀的政策,其结果将把日本引向历史性崩溃”等批评意见比比皆是。 比批评更严酷的是,随着对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的减退,日本宏观经济递减的征兆已经出现。4 月日本开始提高消费税率,这一定会对个人消费造成很

5、大冲击。换言之,2 0 14 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都难以期待,加之其他因素的叠加作用,32014 年度的日本经济增幅将远低于 2013 年度。日本政府对实际 GDP 增长率的预测值为 1.4%,而民间智库的预测值仅为 0. 8%左右。消费方面,由于 2013 年下半年后,为了规避增加消费税带来的损失,日本民众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超前消费现象,住宅消费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出现较大的增长,这意味着 2 014 年提高消费税率以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消费衰退。据日本政府预测,2014 年度私人消费可能为 0.4%的正增长,但日本民间智库 ESP 跟踪调查的结果仅为-0.

6、7%。收入能否提高,是决定2 014 年乃至中期日本经济景气的关键因素。日本工资低迷的原因不在于劳动分配率低下,而在于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和企业竞争能力出现问题,更是形成了一大难题。再看外贸出口。2014 年,尽管日元继续贬值的余地已经很小,但世界经济在逐步复苏,日本的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增长率有望实现 4.1%左右。不过,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若干经济波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债务危机等都可能对日本的出口造成影响。而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华出口减少,对日本的外贸影响不可低估。日本经济的另一个重大不确定性是政府债务风险。几年前,日本政府债务就已岌岌可危,之所以没有触发危机

7、,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日本国内居民储蓄丰厚,对外经常收支保持盈余格局,国债的 90%以上靠本国消化;二是持续的通货紧缩与超低利率格局,减轻了日本政府债务的利息负担;三是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相继暴发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日元与日本国债作为国际资本的避险工具,受到追捧;四是日本政府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采取先声夺人之策,在多种国际场合承诺努力改善财政状况。而现今这四方面的因素均4发生了变化甚至逆转。日本国内居民储蓄显著下降,对外经常收支顺差缩小,甚至可能转为逆差,国内对公债的消化能力下降。通货紧缩如今成为安倍极欲铲除的“祸根” 。2%的通胀率政策目标,升幅达 60%的消费税增税,将使日本告别

8、低利率时代,日本政府的债息负担将升高。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渐明朗化,日元与日本国债作为国际资本避险工具的地位随之下降。尽管日本政府没有公开放弃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改善财政状况的承诺,但安倍二次执政以来,大量增发国债的事实,使得此前日本政府的承诺近乎成为“空头支票” 。不付诸实际行动的许诺,不可能真正提升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府债务的信心。日本政府在狂印纸币的同时,大量发行公债,不仅动摇了国际投资者对日元资产的信心,就连日本本国的投资者也在谋划减持日本国债,增持美元资产。在债务危机风险不断抬升之时,日本的投资拉动能力也一定趋于减弱之势。 因为经济发展的困难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积累越严重了。据日本放送协会(N

9、HK)电视台消息,近期,日本民间信用调查公司“东京商工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日本停业和关闭的企业数量高达28943 家,较上一年增加了 4%。停业和关闭的企业已经连续两年上涨。目前,日本企业倒闭数量减少,经营者自主停业和关闭企业的情况正在增加。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3 年 11 月,全国领取低保的人数达到 216.4857 万人,连续两个月创下新高;接受低保的家庭数为 159.5596 万户,也刷新了历史纪录。大地震已经过去 3 年多了,由于日本政府灾后重建进展缓慢,其遗留的问题依然堆积如山,至今超过 27 万人依然过着避难生活。由于一些地方保暖措施

10、不力,造成5一些老年人在避难所死亡,日本国民对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工作严重不满。日本民众对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也持续下降,仅一成民众认同安保为首要问题。从 2014 年 3 月 7 日开始,NHK 电视台开展了为期 3 天的调查,不支持安倍内阁的理由中, “政策不值得期待”的占 42%, “人品无法依赖”的占 22%。不满也存在于安倍所在的自民党内,自民党党员人数在 2012年 9 月党总裁选举时为 78.9348 万人,较 2009 年减少了 29.2328 万人。据读卖新闻报道,年初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召开总务会议,明确将于春天开始为统一地方选举做准备。会议决定每个自民党籍的国会议员最少招募 100

11、0 名新党员,每少一人,处以 2000 日元罚款,可见自民党现今的危机与荒唐。随着安倍经济学的“触礁” ,日本国内的问题只会越积越多,越积越重。 安倍晋三二次上台以来,内阁组建大力启用右翼政客,在政治上走右倾路线,在经济上则推行安倍经济学。然而,时方几日,安倍经济学政策预期已疾速减退。安倍重任首相以来,把外交和国防当作重点,一直与中国展开外交对抗,使两国关系处于 1972 年恢复邦交以来的最低点。2013 年 12 月 17 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首次决议通过了未来日本外交安保基本方针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并同时通过与其相关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和新版防卫计划大纲 ,三份文件标志日本的安保

12、战略基轴,从专守防卫偏离到主动行使武力,从外交对抗中国上升为军事对抗。此三份文件出炉后,中日关系的未来成为值得担忧的问题。 事实说明,安倍原本就没有自己的经济理论,在经济政策上完全依赖于一批所谓的智囊人物,拼凑的所谓“安倍经济学” 。他的企图十分明6确,就是制造出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乘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修改“和平宪法” , “摆脱战后体制” ,借美国“重返亚太”力不从心之机,充当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桥头堡与急先锋,把日本拉回能够发动战争的所谓“正常国家”的路子。事实将会证明,安倍经济学今天的预期减退,预示着安倍经济学的失败正在成为事实。随着安倍经济学的失败,安倍实现其政治理想的企图也必将遭遇日本民众越来越强烈的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