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市灾后重建工作中的设想提要:在城市重建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就生态、社会、经济、规划几个方面,依据一定的经济发展进程,如何促进城市规划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探讨了城市规划的前景,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重视的问题,以期建立良好的规划体系,搞好灾后重建工作,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关键词:灾后重建 生态平衡 变迁 资金筹集与管理 在“重建家园”的规划过程中, 城市的更新、保护发展也成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灾后重建规划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
2、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 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乱砍乱伐,垦山为田、毁林造2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的。因此,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维护生态平衡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同时要维护生态敏感区域,如森林山体、水
3、源地、大型水库、河岸带以及自然景观旅游区等。这些生态敏感区对次区域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将很难有效地恢复。因此,规划中对生态敏感区,应划定其保护范围,避免受到破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次区域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问题。 灾后重建工作,既有生态平衡的问题也有社会平衡问题,重组是外来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如何尽快实现社会结构的平衡,主要就是 居民居住地的变迁。一些城镇处于洪水淹没线下。由于受灾需要重建规划,这个社会结构是原有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构成单元,容易形成新的社会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产方式趋向于多元化,生活方式趋向于城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城镇居
4、民。前一种迁居方式,农民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中,使得农村的布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村屯数量的减少;中心村规模扩大,日益发展为集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生活方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新导入的人群与已有的人群,无论在哪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冲突。特别是农村以血缘、地缘为纽带,以宗族为特征的同质群体。几个这样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时,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通过宣扬、风俗、礼仪、舆论和其它集体活动,增加凝聚力。同时在规划实践中,通过开放的空间结构,紧凑的聚居形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社区各组成部分在空间3上连为一个整体。设置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和活动中心,将居民的生活活动连为一个整体,增强居民对
5、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加快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平衡的目的。 三、经济问题 1 灾后重建规划的资金筹集与管理 重建资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1 上级部门财政拨款;(2)国内外的捐赠资金;(3)灾区人民的自身筹集;(5)其它方式,如信贷、保险等。重建资金主要用于:(1)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2)进行生产性投资;(3)分配给灾民,满足其基本生活的各项需要。 2 防洪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洪水是一种突发性灾难,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设置防洪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防洪基金的筹集主要发挥易受灾区地方的积极性,筹划资渠道主要有:地方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留;社会性的集资和捐献等。防洪基金作为一项
6、专项基金,需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一旦发生灾害,用来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以及用来恢复工农业生产。 四、规划问题 1 区域规划中的防洪规划 对于易受洪水威胁的区域和城镇来说,防洪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防洪问题不可能就城市论城市,绝不是某一个城市所能解决得了的,而应放在区域中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在区域规划尚不完善的情况下,4由易受灾地区进行区域防洪规划,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 总体规划的紧急编制程序问题。 在这次重建规划的总体规划中,我们所调查资料残缺不全,而且灾民面临严冬即将来临的考验,新村建设迫切需要总规的指导,编制周期很短,不可能按照正常的程序,收
7、集资料进行。因此在这次总规中突出弹性特点,成果由城市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组成,保证其对近期建设特别是新村详细规划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未来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 3 规划中的新村建设标准问题要详细化。 由于洪水灾害受灾面积较大,重建资金会出现短缺。合理的灾后重建标准依据要看财政拨款及各地的捐款,应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如果有些区域采用小康住宅标准设计代替灾后重建的住宅设计,这样的标准靠财政拨款和捐款是远远不够的,给以后城镇本身的发展和国家财政也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规划部门及规划人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建立防洪规划体系以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规划,
8、都是紧迫而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等?论生态平衡 http:/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53 李伟.旧城改造中园林绿地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 年第 8 期 4 姚萍 赵晔 .基于上海新天地对历史遗产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年第 16 卷第 1 期. 5 陈乐 .“新”与“旧”的相遇从上海新天地规划设计谈起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 年第 10 卷第 1 期 6 顾军.上海新天地旧城改造标本J.北京规划建设,2004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