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论语中新解“学”与“习”摘要:“学习”二字是现今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但文章通过品读儒家论语 ,认为此二字有着各自深刻的含义,是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因此,文章将从论语的内容出发分别对“学”与“习”进行一番思考,最终阐发“知行合一”的观念。 关键词:学;习;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37-02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在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确实在获得知识方面是永无止尽的,人们更多的去接受已有的知识,但自身的反思和个人的创造却时常被忽略。当代的教育一直在唠叨着“学习” ,然而到底何谓“学”又何谓“习”似乎就
2、不是那么明晰了。笔者以为, “学”与“习”是不可混同的,中国大圣人孔子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论语中可见端倪。 一、何谓“学” 首先,探讨一下何谓“学” 。韩愈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那么学者就是受道受业;学,则应该是接受别人或外界给予的知识。这就类似于现今老师在课堂上写黑板,学生在下边奋笔疾书一般。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老夫子也是个凡人,要获得知识也要有师然后也要从之,2其标准当然首选“善者”获得“善言”和“善行” ,因为只有择善从之才能为获得高尚的道德,培养优秀的品格打好基础。因此,我们今天在小学或者中学里学基础知识是
3、十分必要的。其中不仅应该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更应该获得良好的道德知识,即“学”做人的知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就是孔子治学的原因之一。每个人不是先天的赋有知识,而是要靠后天的获取才能得到。在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敏” 。也就是说只有勤奋努力地去涉猎知识之林,才能捕获生动之物。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只有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可能进行知识的获取。不仅如此,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是“不可逆”的,即必须先获得一些感性材料(学)之后才可以“思” ,要是先“思”而后“学” ,真就是空想了,估计乌托邦就是因为
4、颠倒了“学”与“思”的关系才会成为无法实现的理想。 从以上对“学”的理解中可以看出, “学”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是具有选择性的。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这种选择性。有人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应该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鲁迅认为这是势利眼。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的,个个都有长处,全值得自己学习” 。比如南怀瑾、李泽厚就这样理解。然而,不论对此句话是何种理解,有一个中心思想不变,那就是要取长补短,也就是说学别人的某方面长处,获得自我完善的“整修” 。换言之, “学”由于它的选择性而限制自身,在“从之”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所“从”对象
5、的性质。因此, “学”是一维3性的意识,只有一个接受、获取的方向,是一种被动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二、何谓“习” 也许是现今人更务实的关系,对于“学”往往总是功利的看待是否可以给自己带来实际效益。也正是因为“学”本身能带来一定的现实利益,人们开始不顾一切的追逐着“学” ,但却仅仅是“学” 。这就是说,照搬现存的理论去从事技术性工作,达到某种技能成为“某种人” 。这些“某种人”成为现代化社会下的“活”机械,如“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着,在“学”的过程中失掉了“本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现在的教科书中翻译为:“学到的东西时常复习,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时常复习就会是件很
6、快乐的事呢?这个隐藏在此话背后的疑问似乎很少人去挖掘。也许正因为这种误解,才出现如上所说的“某种人” 。那么如何才能如冯友兰教授所说的那般:“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呢?这就要通过“习”来达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谓之“习”也。其中的重点不在于“温故” ,而是“知新” 。 “习”和“学”不同,它是一种多维性的意识,其功能不仅在于自知,而且还可以“传道授业解惑” ,即“可以为师矣” 。由此,可以得出“习”的两层含义:一是指自我反思的内省过程;一是练习或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 “习”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创造知识的过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从中可以看出“习”的内在含义:“三省吾身”就是要时常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后面所列举的忠、信、习。而4在本句话中的“习” ,笔者以为更多的是指实践。接受了老师的教诲之后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际的运用中更好的去领悟其中的道理才算是真正有知识,才是将别人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也体现了“习”的两层含义是不可分割,共存共荣、相得益彰的。 那么,该如何达到“习”呢?子曰:“赐也,女(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欤)?”对曰:“然,非也与(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不认为自己是个特别聪明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个记性好的人。孔子跟子贡讲的话,意思是说,你认为我是博闻强记什
8、么都记得住的吗?其实不是,我是靠“一以贯之” 。其中的“一”不是提示性的线索,如关键词或关键例子,而是贯穿性的线索,如原理、原则。也就是说,要达到“习”就需要培养自己“触类旁通” 、 “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因而孔子才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对于不开窍的学生,孔子也是不喜欢的。孔子也反对不“习”的学生,或者说反对记问之学。他老人家也认为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而不会提问的学生不值得教。要教一定要有内心冲动,问题提出来才加以点拨,启之发之,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简而言之, “习”首先就是需要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反思”的过程。我们现今都喜欢说
9、“辩证地看问题” ,但真正知道“辩证”本意的估计不多。所谓的辩证法,产生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即“采用问答法,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 ”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5“习”最终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然而现今大众过多的在“学”上,而将“习” ,即实践,给忽略了。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只要是人们尽心尽力去侍奉父母,工作认真负责,对身边的人都言而有信,那么就算是没有接受过高等的教育,也可以成
10、为很有作为的人。因为要会做事,先会做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只有“习”得了那个“一”才可能“贯通之” 。反观现代社会,这些基本的道德行为似乎都在利益的熏陶下被埋没了。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在家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升迁露出了趋炎附势,欺上瞒下的行为;诚信问题在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倡导的同时宣判了“诚信缺失”危机的到来。恶习,从来都是“学”来的,然而真的付诸行动是因为没有对人自身进行“反思”或“内省” ,即缺少了“习”的过程。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的这一句话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也是感同身受。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行合一”正是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现今人们把“学习”合起来用
11、,其题中之义应该就是希望达到这种合一的境界。 三、 “学习”即是“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 “学”是接受知识的过程, “习”是反思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将其二者结合正是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先要占有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然后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筛选和重组,组成新的结构,最后通过实践去检验其真理性。 儒家的知行观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实际上,从上述论语中的观点中可以窥见其知行观的特点,即有先有后,先知而后行。因而, “学”6与“习”在当时看来并不是“合一”的,而是先要“学”而后“习” ,所以孔子才说:“与思无益,不如学也。 ”到了宋明理学时期, “知行观”成为其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当时,儒家知行观的
12、总特征是强调知与行的协调一致。但始终是将“知”与“行”分别看待,注重的是道德践履方面的“行” 。直到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才将“知行观”统一起来。王阳明道:“知行工夫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学习”一词也是从这一“合一”论提出之后出现的。 “学”与“习”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学”是“习”的动机, “习”又是“学”的目的;“学”是“习”之始, “习”是“学”之成。一个有所作为之人,说自己是通过“学”而成的,里边必定包含着“习”的努力;说自己是通过“习”而成的,其中也必定包含着“学”的勤奋。因此, “学习”实际上就是要求“
13、知行合一” 。古人的“学习”观有其跨时代的可行性。在中国的战争年代,毛泽东在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严格说来,毛泽东一方面是在读书中进行“学” , “惟学是基础,今人无学,故基不厚,时惧倾圮。 ”而另一方面则在实践中“习” ,因此,他才会告诫那些只有书本知识的人要“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成实际工作者。 ”因此,学习是分不开的,它是“知”与“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完美组合。 然而,到了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成为教学中的固定词汇,成为“微世界” (指信息时代微信、微薄、微电影等短小精悍的信息表现方式。 )中的知识快餐。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
14、一味地“学” ,一味地接受7各种信息和知识,但却忽视了“习” 。因而,没有了更高的提炼、思考和实践的要求和动力。这可以导致一种怎样的结果呢?若说得轻松一些,那就是生活的标准化或规范化,效率化和机械化;若说得严重一些,那就是精神的丧失,个性的泯灭。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从论语中就能窥见其对“学”与“习”的合一态度。知行合一,重在一种积淀之后的创造,重在一种汇集之后的绽放。 知行合一,重在回归自身寻找那个“一” 。这就是寻找到人作为人生存的“本心” 。正如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为己者,则上达道也,学为人者,则不达矣。 ”我们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不
15、是要成为某种具有一定技能的人。说的更明白一些,在现代社会高科技更新速度远远快于人的大脑的时代,人们不应该唯“高科技”是从,一味去接受嗟来之“识”成为现代化的建设机器。学习重在思考的过程中陶冶每个人的情操,达到“修身”之境,也只有身修,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 “学”是知, “习”要行,所谓“学习”即是知行合一。这是个值得现代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M.中华书局,2011.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3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蒋明柳(1987-) ,女,广西桂林人,就读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外国哲学;房亚杰(1990-) ,女,广西河池人,8就读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