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税法实践教学推进的再认识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税法实践教学模式日以得到推广和运用,但是其中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税法 实践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正在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教学改革尝试。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会计专业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税法课程也开始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之路。探寻怎样的改革之路,有待探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
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它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二、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 2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这种理念被简单地表述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最常见的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或者把工
3、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 ,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税法实践教学缺乏足够重视。 2.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本科院校有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能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能培养,而且廉价,因此更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 (二)政府层面 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后,各级政府相继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但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
4、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造成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建立和维系,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虽然国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 ,地方政府并未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订具体的实施条例,从法律层面上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 (二)企业层面 3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捐资助学,不参与或很少参与
5、人才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企业的教育和培训仍是薄弱环节,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到高职院校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很少。同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只能充当技术的消极接受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这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及新技术的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无力或不愿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 三、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及建议 (一)学校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动态设置、调整专业和开发课程 高
6、职院校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拓展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接合点。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4角变成主角,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科学设计和选择项目,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教学方案,按照一个完整
7、的工程项目的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企业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 企业要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职业院校共建专业、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经济实体,或组建职教集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共享职业院校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应以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为主,企业之间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 (三)政府制订实施方案和细则,成立专门的执行机构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各省(市、区)要制订推进全省(市、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
8、施方案,各地(市)要制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细则。要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规定在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的报酬。领导、协调和监控各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进展情况,做好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认定工作,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多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具体落实企业相关优惠政策。 5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 (4). 2陈立波. 高职四环递进会计仿真实训教学方法探讨 J. 商业会计,2011, (9). 3张洪生.浅析高职院校培养 “ 高端技能型人才 ” 与 “ 以就业为导向”之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