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探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852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探析摘 要 随着各种破坏性因素的出现,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企业通行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逐渐瓦解,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开放性创新正在兴起,而开放性创新必将带给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 关键词 封闭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 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源泉,不进行创新的公司必然死亡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技术创新范式正在由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转变为开放、合作时代的“开放式创新” ,正如美国从最早的封闭式创新模

2、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逐渐过渡到了开放式创新模式阶段。在最近二十年中,公司逐渐通过占有、获取,并吸收外部的创新资源来改善公司的创新和绩效表现,即使如施乐、IBM、朗讯、英特尔等技术实力雄厚的全球性企业也不再只依赖内部的创新能力来进行技术开发。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已无法适应其发展,因而迫切要求我们在开放式创新范式的指导下,促进我国各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比较 (一)封闭式创新模式。 一个企业难以拥有其发展所需的所有资源,企业创新主要来自内部2研究机构,依靠内部创意。企业竞争成功在于通过投资内部的研发机构,研究新技术并开发出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及服务。的确,此种

3、研发战略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成功的,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信息通讯技术等持续更新的外部环境因素,都促使企业创新模式呈现出新的趋势。 “封闭式创新” (The Closed Innovation)是指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企业通用的创新模式。在该模式中,成功的创新往往需要企业全过程强有力的中央控制,企业依靠内部持续的高强度的技术研发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换言之,即企业通过自身基础和应用研究产生新创意和开发新产品,通过内部渠道确保对技术、知识产权的严格控制和垄断,以维持其核心竞争力,由此不断产生各种基于企业自身主导技术的新创意、新方法。新的经济发

4、展形势下企业创新的趋势表征为从封闭到开放、从零散到整合、从区域运作到全球化、从组织内部独立渗透、转变为与外部伙伴协作进行等。 该模式的核心可以大致表述为企业在严格控制下,通过资助大规模的内部实验室来开发与获得新技术,并以此作为研发新产品的基础与起点。由于各种新创意无法离开企业而独自存在,因此只能经由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分析以及内部的层层筛选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而那些没有被及时选中的创意则被淘汰以至消亡。该模式的特点是研发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生产与市场化、售后服务等各模块都内嵌于企业自身系统中完成,这种范式已经被许多大型企业所成功验证。 封闭式创新之所以能够为企业带来成功,在于它在企业内部形成了

5、3一种“良性循环” (virtuous circle) 。 ”该模式的直接结果是大企业的中央研究机构(如杜邦公司的杜邦实验室,朗讯科技公司的贝尔实验室,IBM 公司的沃森实验室,HP 公司的中央实验室和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 PARC 等)垄断了行业的大部分创新活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在交通工具,信息传输与存储方面的不断突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众多领域发生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模式,使之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研究与开发(R&D)活动作为创新的引擎,经历了多次发展。创新已然成为各国产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制胜的关键因

6、素。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已经从自然资源的密集消耗向知识资源的创造性应用转变。这些变化表明企业对创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创新模式面临不断加速的创新周期、巨额的 R&D 投入等巨大挑战。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广博,企业依靠传统的专业知识壁垒来获取垄断利益的能力正逐步减弱,使企业间的长期合作成为可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研究质量的迅速提高、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大量增加,导致知识型员工的易获得性与流动性越来越强 。风险投资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使得拥有大好前景的技术与创意在风险管理与回报机制的庇护下,逐步走向市场,促进了开放式创新的实现,诞生了一大批成功的科技型新兴企业 。私人风

7、险投资的出现使更多的新技术转化为应用性产品成为可能。创新成果机制所面临的选择。创新成果的实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指向更加多元化的途径。很多以前不被看好、束之高阁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外部重建企业的虚拟化寻找更多实现价值4的机会从而迈向商业化。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外部供应商生产能力引起市场主导力量的变化。供应商在专业化的生产基础上借助现代化设备与信息技术使得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势(dominated by consumers and suppliers) 。这诸多变化都使得企业仅仅依靠内部有限的资源进行封闭式创新根本不能适应当今市场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企业的创新

8、活动开始走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模式,重新回到斯密的劳动分工时代。企业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和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的重要价值来源,从而企业的创新模式逐渐转变为“开放式创新” 。 (二)开放式创新模式。 “开放式创新” (The Open Innovation)最早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Henry W. Chesbrough 于 2003 年 5 月在其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注意到 20 世纪末以来,企业内部的创新成果大量积压或随着核心员工的流失,不能及时通过商业化途径获利以及企业无视组织外部同类的创新成果而导致的“闭门造车”或重复研发的资源浪费。以上两种现象的频繁

9、出现,使一些以创新著称的老牌公司其实并未真正从创新中获益。他在总结分析施乐、朗讯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创新技术管理经验后,更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创新管理问题时提出利用企业内外部市场渠道为创新活动服务。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强调外部知识资源对于创新过程的重要性。企业内部产生的各种创意,既可以经由原企业而走向市场化,也可以自行走向市场化;而企业既可以利用原公司内部的各种创意,同样也可以利用来自企业外部的5创意。由此,开放式创新营造了现代宽松而活跃的创新环境,从而大大促进了社会技术进步。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打破传统的企业边界,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技术结合为一个有机体系,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市场渠道来为创新活

10、动服务。均衡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产生创新思想。开放式创新模式特征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的无边界化。企业积极寻找外部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适用的商业模式来把商业化创新思想变为现实,尽可能地增收创效。企业内部的创新思想可能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研发部门或其他部门机构,其他部门甚至公司外部都很有可能成为创新的策源地。 开放式创新并不仅仅是引进外部技术,也不意味着放弃对内部研发的追求。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公司应该在拥有密集的内部研发活动的基础上,仔细地搜索外部技术源,积极导入与企业现有的研发项目和能力互补匹配的新思想、新产品,充分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来弥补自身研发的不足或空缺,并进行相

11、当程度的吸收创新。 二、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案例简析 1970 年,赚取巨额利润的“施乐公司” (Xerox)投入巨资在北加利福尼亚州创建了“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 (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以下简称“PARC” ) ,它有着非常好的研究设施和环境,有着一批顶尖的科学家。施乐公司老板麦考罗夫聘请原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技术负责人鲍勃?泰勒(Bob Taylor)主持中心业务,并希望该中心成为尽可能发挥科学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场所,不限制他们的研究方向,不给他们规定具体任务。也就是采取封闭式研发,其目标是使施乐6成为提供“信息密集型办公设备”的领导企业,而

12、不仅仅是“办公复印”市场上的领跑者。PARC 当时所面临的挑战是构造出未来的办公室,并建立施乐的领导地位。它相当多的研究开发成果为计算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创新和发明,但是这些创新和发明大部分也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PARC 研究人员的大多数创新为整个社会尤其是计算机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激光印刷给施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PARC 不负众望,有累计数千位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在此工作过,他们来自领域广泛的不同学科,分享着各种不同的理论成果,创造发明了无数划时代的创新成果与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到现在仍是推动电脑和通信设备革命的重要动力。但大部分都无法得

13、到公司的有效应用。施乐“副产品” (即对自己用处不大的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甚至超过了其主营产品。反倒是微软(Microsoft) ,太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 ,苹果(Apple)等公司引用 PARC 的创新成果,促成日后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施乐公司未能及时察觉到知识的快速扩散可能导致自身失去对知识的所有权这种变化趋势,仍然坚持封闭式研发,这相当于在企业边界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墙,无论是在企业研发,销售还是服务扩展阶段都相对与外界隔绝。施乐高层仅关注复印机,使 PARC 的许多重大发明变成了为他人所开发利用,人才不断流失,而复印机却又不断受到日本公司的挑战,最终

14、导致失败。 在成立后的 40 年里, PARC 一直是技术创新和大胆构想的发源之地。它的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从以太网到激光打印机和图形用户界面7(GUI) ,我们今天使用计算机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差不多都得归功于它。施乐发明了以太网技术,今天的最大受益厂商却是思科;乔布斯直接、盖茨间接从施乐 Alto 电脑学艺后,将拥有带鼠标、图标和视窗的图形界面衍生为 Macintosh 和 Windows;施乐在激光打印机技术上起步很早,而一度在商业上最成功的是惠普;施乐推出了页面描述语言 Postscript,而该领域最成功的厂商之一是 Adobe 。 三、小结 自主创新的强调也并不等于封闭式创新。随着企业

15、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传统的基于封闭式创新的研发管理模式明显已显出疲态,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需求。开放式创新的实现要求多头并举、更多角度的整合创新资源,考虑到其中的多个利益相关者。开放式创新范式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范式相比,在创新环境、资源利用、竞争格局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改变,进而对全球技术标准化活动及竞争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开发创新技术是重要的。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能否将创新技术商业化。既然创新技术可能来自内部公司也可能来自外部,那建立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研发管理模式就是确保公司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一个现实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注释: (美)亨利?切萨布鲁夫,金马译,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王圆圆. 企业创新:从封闭到开放J.财经界(管理学家) ,82008, (2) 黄力韵,杜德斌,张战仁. 精益研发与开放创新世界技术研发新模式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0, (6). 朱武祥,魏炜. 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却为何不能赚到钱?J.深圳特区科技,2007, (6) IT 创新策源地:PARC 走过 40 年N.网络世界报,2010-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