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利用 PDCA 循环管理构建高校社会实践新模式科学管理是促进事业成功发展的核心,其方法有很多种,而 PDCA循环是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或手段,并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PDCA 是英语单词 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检查)和 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所以 PDCA 的主要含义是:P指计划或方案;D指实施的过程;C指检查实施的效果;A处理,即通过检查以后进行总结。 PDCA 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它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并且利用 PDCA 循环管理同样可以提高寒暑假实践
2、活动的质量。现阶段寒暑假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学生普遍存在假期迷茫症,到假期了却不知道干什么,很少有人考虑去进行暑期实践并认真落实了。 学生少有渠道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也不愿意接受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即使大学生找到实习单位也不能保证安全性和专业合适性。学校不重视寒暑假实践活动,也没有对学生的寒暑假实践活动积极地排。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用 PDCA 的方法研究了解决方案。 1.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P 阶段 2学校在假期开始之前,在各专业进行调查来获得学生的实践意向;各专业教师据学生的意见形成两到三个比较合适的实习计划; 学校委派负责人联系实习单位; 允诺
3、利益(如校内免费宣讲或促销)以与实习单位签订合同,以得到单位重视和确定活动的有效性; 若有条件,学校还可以在企业中为学生寻找第二导师以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举行寒暑假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导师追踪学生实习情况,敦促学生认真进行; 新学期开始进行全校性晋级制的论文大赛。 2.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D 阶段 学生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咨询自身的能力能够从事的工作,寒暑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实习工作,确定自己的意愿之后提交给学校统计。 确定参加实习的同学在确定参加实习后的一个礼拜之内,向指导老师提交实践论文的选题,并求得指导老师在实践前的指导。 有条件的学院或者学校可以在学生升学到大学三年级时给每一位
4、学生从企业中寻找第二导师,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在寻找第二导师时实行双向选择制,首先是学生选择导师,导师根据名额选择学生,循环往复,直到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位第二导师为止。学生,专业导师与第二导师应该在科研和实践方面进行有效地共通,定时了解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共同探讨。 3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以团队的形式写一篇总结,并且完成各自的专业论文,在下学期开学初,各指导老师对学生论文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进行评价指导,并确保论文的原创性,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论文。 学校开展论文大赛,对学生论文进行检查评估,检查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内容,并给予优秀论文的作者和指导老师一定的嘉奖。 3.C(Chec
5、k)检查 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在寒暑假实践活动期间以及活动结束之后对实践效果进行反馈或检查-c 阶段。 在此阶段应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主动性,在指导老师、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建立密切的关联。学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应积极与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联系,了解学生在该单位实习状况。学生在碰到自己不懂的专业知识时要主动联系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耐心向学生讲解,促进其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在每次寒暑假假期结束之后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论文大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同时设立多种奖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将获奖作品发表于学校期刊并举办学术交流会,方
6、便大家相互学习,促进学校的学术氛围。 教育局应检查各大高校与社会企业联系状况,各高校应积极联系各企业,增加学生就业渠道。同时教育局应对各大高校明察暗访,深入了解学生实习状况,使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4.A(Act)行动(或处理) 4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去解决。针对 C 阶段存在的问题做出如下处理: 将学生在实习后对指导老师的评价直接与指导老师的奖金、评级评优等挂钩,学院对这一期间作出重大贡献的指导老师给予奖励,对不合格老师严厉批评,以示警告。 将学生实习状况与学生学分、奖学金、评优等挂钩,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 对于在实践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高校给予荣誉称号,以此表彰。对于不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高校,对校领导进行一定的处罚。 在 A 阶段完成以后便进入新一轮的循环,再总结,再改进,再完善。这样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进行良性地运转。其结果必然会促使我们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青.项目质量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9 2刘云龙.构建高校暑假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 年 1 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