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煤矿掘进遇复合顶板的支护技术应用情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875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屯煤矿掘进遇复合顶板的支护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屯煤矿掘进遇复合顶板的支护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屯煤矿掘进遇复合顶板的支护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屯煤矿掘进遇复合顶板的支护技术应用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南屯煤矿掘进遇复合顶板的支护技术应用情况摘要:文章介绍了南屯煤矿掘进遇复合顶板的支护技术应用情况及矿压观测特点,并对该巷道的支护设计及支护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复合顶板 矿压观测 锚杆支护 1 地质概况 南屯煤矿 93 下 12 综采工作面设计长度约为 1060m,煤层产状:走向南东北西,倾向北东,倾角 103,平均 6;煤层厚度:3.813.16m,平均厚度:3.51m,直接顶为 1.75m 厚的粉砂岩,直接顶上为 12m 细沙岩互层,细沙岩上为 0.4m 的煤,为典型的复合顶板;巷道位于九采区北西部;南西侧为九采三分区轨道;北西部为九采北部轨道顺槽及 93 下 14 工作面;南东方向为

2、 93 下 10 工作面(未准备) 。西南部为高压线保护煤柱下压煤;北东部为大东章车站保护煤柱下压煤。巷道顶板厚度大于 6m 时采用锚网支护,基本支护形式采用锚网+钢筋梯+锚索的全锚支护形式;巷道顶板厚度小于 6m 时采用架棚锚网复合支护。 2 矿压观测资料 矿压情况预计:93 下 12 轨道顺槽为沿空掘进巷道,同时上覆 93 上12 采空区,间距 0.616.5m。根据相邻巷道矿压资料分析,该工作面埋藏较深,属高地应力区,掘进期间顶板正常区域矿山压力预计为一般显现规律,压力滞后影响范围约 80m,顶底板位移量累计达到 80mm 左右,两帮位移量累计达到 100mm 左右。顶板变薄区巷道压力较

3、正常段更明显,2采用支撑式支护下沉量最大达到 50mm 左右,两帮位移量累计最大 70mm左右,巷道压力滞后影响范围 100m 左右。 3 锚杆支护作用机理 巷道开挖后破坏了围岩原始应力平衡,巷道上方的围岩如不支护,就会弯曲下沉,所有各点包括岩梁的中心点都向巷道中间移近,垂直向下移动及水平移动。另外水平地应力对巷道顶板的离层、剪切等破坏作用十分明显。为防止弯曲下沉,在安装锚杆的同时应立即施加足够的预拉力,这样既可以消除锚杆支护系统的初始滑移量,且给围岩一定的预应力,从而提高抗拉能力和抗剪能力,再用锚索补强措施,使整个巷道形成“刚性化”顶板结构。为了控制两帮的位移,两帮采用钢筋梯加强支护,使整个

4、巷道形成一个“钢架系统” ,从而控制巷道初期变形,减小了顶板离层和两帮位移,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 4 架棚锚网复合支护设计 根据兖矿集团公司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第三章第 23 条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标准,前段上覆采空区层间距大于 6m 区域属沿煤层顶板掘进的沿空巷道,稳定程度属“中等稳定” ,围岩稳定性类别为类;后段上覆采空区层间距小于 6m 为特殊区域,稳定程度属“极不稳定” ,围岩稳定性类别为类。顶板夹矸厚度小于 6m 时,以及过断层、顶板破碎带、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区域,采用锚网支护无法有效控制顶板时,必须及时改为架棚锚网复合支护。 复合支护时锚网支护要求: 施工程序:顶板较破碎时先锚网支护,

5、后架棚支护。 3锚网支护巷道轮廓为梯形断面,上宽 3700mm,下宽 4800mm,高度3200mm。 顶锚杆采用 222200mmKMG500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帮锚杆采用 201800mmKMG400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顶板夹矸厚度变薄不能布置 222200mmKMG500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时,改用采用 201800mmKMG400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继续变薄不能布置上述 2 种锚杆时,不再布置锚杆,同时,缩小棚距为 800mm。 顶板每排布置 5 根顶锚杆,间距为 900mm,布置 38001000mm 金属网;巷帮每排每帮布置 3 根帮锚杆,间距为 10

6、00mm,上、下两根锚杆距顶、底不大于 700mm, 布置 28001000mm 金属网。 5 使用效果 在该巷道掘进过程中,每隔 30m 设一组“十字”型测点,用 BSQ 型测枪读数,通过现场观测发现,受动压影响,在距迎头 20-40m 范围内,巷道变形速度,两帮为 3-6mm/d,顶底为 2-4mm/d。而在滞后 30m 外的测点两帮变形速度基本上稳定在 1-2mm/d。从时间和掘进速度上分析,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一般在 10 天左右,趋于稳定时,巷道最大位移两帮为 8-10mm,顶底为 13-15mm。这表明上述支护形式对该顶板支护效果较为明显,基本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6 结语 支护效果

7、显著,围岩变形小,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均较小,有效保证了巷道使用断面。 4通过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能够产生较大的预应力,对围岩提供较大的支护阻力,随着围岩的膨胀变形,支护阻力增大,充分发挥了围岩的自承能力,事围岩抗压强度增加,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 不仅使巷道围岩表面的抗拉和抗剪力增强,且增加了支护层的整体抗压强度。可缓解和避免支护体与围岩对抗作用下引起巷道的破坏,从而保证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洪,马全礼.复合顶板运动规律及控制研究,矿上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1). 2孙岳新.采准掘进巷道顶板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2(04). 3范洪义.煤巷锚网支护中应注意的问题J.价值工程,2011(03). 作者简介:张志强(1979-) ,男,兖矿集团煤业公司南屯煤矿生产技术科,矿压观测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