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分析作者简介:杨琳琳(1987)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市人,学生,会计学硕士,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审计方向。 摘要: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然而不当的盈余管理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而研究减少不当盈余管理发生的办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内部审计的职能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指出内部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并对这种抑制作用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最后提出加强这种抑制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盈余管理;抑制作用 一、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
2、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合法性、适当性及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内部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和评价的职能。这是内部审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它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检查,揭露出企业潜在的控制风险,从而达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职能。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建立在董2事会、高管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这四个治理主体的协同之下的,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效越来越受到重视。 3.保障受托经济责任更好的履行的职能。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有了
3、委托代理,就会产生受托经济责任。由于委托人受到信息不对称的限制,无法获悉受托责任履行的所有情况,这就需要独立于管理层的另一个受托人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控制活动来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盈余进行管理,可理解为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有目的地选择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追求企业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理解: 1.私人利益最大化动机。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追溯其根源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只要存在报酬契约,私人利益最大化就会成为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 2.企业利益最大化动机。企业管理层采用盈余管理
4、谋求私人利益有时是通过达到企业的组织目标来实现的,管理层在经营过程中努力实现二者的融合,但管理层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委托代理关系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弊端。 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但在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投资者的素质还较低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一些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盈余管理的存在条件决定了盈余管理只能约束、控制,不可能彻底消除,因而我们只能尽3量控制、约束有负面效应的盈余管理的产生。 二、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固有缺陷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具备了动机和便利的条件
5、。内部审计在进入公司治理结构之后,通过自身职能的发挥,能够缓解代理人问题、监督契约关系和降低信息不对称,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的发生,从而实现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一)内部审计能够抑制盈余管理是其保障受托经济责任更好的履行的要求 在本质上,内部审计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内部审计能够在组织各个层级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发挥作用,这就使企业具有了一套有效的管理、监控机制来保障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抑制管理层由于种种自身原因采用不当手法对企业业绩进行修改的行为,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内部管理的同时显著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 (二)内部审计能够抑制盈余管理是其发挥公司治理功能的
6、表现 2002 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首次把内部审计正式提到了公司治理的高度,它提到,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建立在董事会、高管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这四个治理主体的协同之下的,这在上文中也曾提到过。内部审计在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缓解盈余管理程度。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相对客观、独立的审计,在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进行约束的同时也可监督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缓解由于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4的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 三.加强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在财务报告审计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在信赖内部审计师
7、工作之前,应考虑下列重要因素: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及其对客观性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等。如果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越强,内审机构设置越合理则表明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越高,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就越大。但是在我国很多企业,其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非常有限,因而企业应该针对不足加强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一)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客观、独立性 客观、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区别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想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必须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客观、独立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多次强调
8、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我国国情,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领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委员会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具有自由地与董事会、管理层及监事会就审计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能够获取其所需要的资料等的权利,这在我国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二)完善企业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首先,应提高审计委员会的客观、独立性。由于审计委员会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如果缺乏客观、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发现的关于管理层的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其次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制度应该得到完善。5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们发挥其监督作用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审计委员会会议的充分交流和沟通来实现的。再次,采取合适的激励机制,使审计委员会充
9、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必要的条款到公司法证券法中,使审计委员会制度法制化,明确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均应设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工作应由审计委员会领导等等。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 现代公司正在逐步形成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正在逐步拥有先进可行的审计技术方法,只有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而这些都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内部审计人员。因此,企业应把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例如为内部审计人员设计涵盖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职业能力框架,开展一定量的后续教育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内部审计岗位对内部审计人员广泛的知识层面的要求,并加强该后续教育考核机制等等。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蔡春,蔡利,陈幸.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 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J,2009, (6):9-14. 2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 (9):64-72. 3赵迪.内部审计独立性与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沈阳工业大学,2008:51-52. 64赵瑜.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一基于公司治理视角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