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观及现实意义摘要:先秦儒家特别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思想, “责任观”范畴就是其中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对人需要履行哪些责任以及怎样去践履自己的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这些道德规范中不乏有一些对我们当今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的时代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思想。 关键词:先秦儒家;道德;责任;人伦 一 儒家学派是讲究入世的,教人以经世致用,给人以真实的要求。先秦儒家人的道德责任观就是按照不同身份而有所承担不同的职责。 “而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孟子?公孙丑下 ) ,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主要是处理君臣关系。所以,本文在这里可以主要从君臣的责任以及父与子之间的责任来把握。 “君
2、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 ,强调君臣关系的双向性原则。同时,君、臣又各自有明确的责任规范,荀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荀子?王制 ) ,即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等级和地位的规定来活动,不能越出自己的等级界限。这说明儒家的责任观深深的打上了阶级烙印,非常注重各司其职,恪守本职责任,不能有僭越的行为。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孟子?离娄上 ) 。那么,为2君者应该有哪些责任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 ) , “君子思不出其位”
3、 (同上) ,做好本份工作即可,不可以越举。所以“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孟子?滕文公上 ) ,国君有国君的责任,老百姓有老百姓自己的责任,是不可以混淆的。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同上)统治者和老百姓是有明确分工的,都有各自擅长的本领,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优点。要是超越了自己的范围去做其他领域的事情,不但得不偿失,还会造成大的混乱。所以,一个统治者要学会进行区分各个不同的领域,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去要求有自身专长的人去做不属于他本身职责的工作。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保护其本人的权利,还实现了公平
4、和正义。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能胜其任矣” 。 (孟子?梁惠王下 )专门的技术需要专业人去做,玉石也是需要玉匠来雕琢才能显示出它的美丽来,做王的人不可以要求政治家“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同上) ,牵一发而动全身,政治上混乱了国家还会安宁吗!“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顾乎其外” (礼记?中庸 ) ,君王就做在现在位置上而应该做的事,不做本位以外的事情。上位者所担当的责任就要从公共性视角上去管理国家,从大处着手,着眼于公共性价值的利益,进行总体性支配,不拘于小细小节,使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才能的同时,不去插手、干涉其他私人事情,一般只起调节支配作用。在君
5、王的带领下,人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礼记?中庸 )则一个正义、稳定、和谐、大同的太平盛世不远矣。3为王者,即使达不到格物致知的境界,没有学以致其道的精神,但是最起码要有悲天悯人的善心,理解与包容的胸怀与气度“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孟子?告子下 )是仁心的起码要求。 身为人臣,要向上举荐贤才, “举尔所知”的人。其次要心存善心,因为“好善优于天” (孟子?告子下 ) ,扶持国君时要尽力而为“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 ) 。向君主进言时先要“信而后谏”(论语?子张 )把君主引向正路“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孟子?告
6、子下 ) ,走仁义之路。若是君王昏庸无能时,为臣者可以“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 (同上) ,切不可助长君主的恶行,来祸害天下百姓,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孟子?告子下 )一味的纵容相当于民之贼 ,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 “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 (同上)臣一般不要轻易舍弃自己的官位,这也是身为人臣的重要责任。把自己的官位要看做像左膀右臂一样,就好比农夫看重农具一样,不会为出疆而舍其耒耜 。 此外,虽然官位很重要,但是得到官位的途径必须要合乎道德, “非其道,则以箪食不可受于人” (孟子?滕文公下 ) ,更何况是一官半职呢。所
7、以“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位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同上) 。 二 4儒家先哲们把人的道德责任观看成是来自生命的源初和人性深处的基础性,它的提出是有深刻理论基础和渊源的。 人性论思想是先秦儒家责任观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目的都是为了劝人行善,处理好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化民育民,使百姓既向善又和乐,以此用来维护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先秦儒家责任观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采用上智下愚的政策,使下层臣民不得有僭越的思想和举动,老实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要在其位谋其政 , 不在其位,便不谋其政 。这一思想是为统治阶级
8、服务的,带有明显的阶级性,但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必要的,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 (孟子?滕文公上 )无独有偶,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想把城邦的人口分为金银铜铁四个等级,用来维护城邦的利益,以此来实现城邦的正义,并且把这样的城邦看做是至善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在理念的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来维护等级统治的。人人都愿意向善,无人自愿做恶,本着对人性心里的把握,把臣民的思想行为控制在有效框架内,以此来形成约束,只要向善,想获取幸福,就必然要遵从内心的道德责任感。 三 先秦儒家的道德责任观不是只停留在“囚徒”理论层面,它是有实质内容和深刻涵义的,
9、其思想不是空空的框架,它为人入世经国提供了实际性指导。由此,站在治世经国的高度的从政人员,需要首先把民生放在首位。民生是政事之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生的重要5性不言而喻。民生与人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只有“德福一致”时,社会和个人才会达到至善。 “人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大同 )的大同社会思想遥相呼应。所以,要怎样来履行完成自己的职责,先秦儒家的君臣道德责任思想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榜样。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论语杨伯峻,岳麓书社M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M 3荀子译注张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M 4礼记杨天宇,上海古籍出版社M 5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版M 6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