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职“订单”培养模式热现象下的冷思考摘要:“订单”培养作为中职教育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而备受中职校的推崇,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陷入人才观、教育观和课程观的误区,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成效。文章通过对相关误区的理性分析,指出坚持素质本位的人才观、树立三 主体的教育观和注重过程取向的课程观是走出“订单”培养误区的重要思路。 关键词:中职校;“订单”培养;误区;理性思考 “订单”与“订单”培养的内涵 “订单”是中职校与用人单位就人才供需与培养所达成的契约或合同关系。它不仅是一张“用人数量”的预“订单” ,更是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考核鉴定等整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订单培养模
2、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校从企业获取人才需求订单,为企业“量身订造”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确保供需零距离对接和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订单”培养)成为中职校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促成“订单”培养“热”的主要原因 21.符合的中职教育办学方针 中职校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方针,实施“订单”培养,贴近市场需求、贴近生产建设一线的实际,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根据地方
3、行业、企业的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合理设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系统开发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使培养出的人才能迅速走上岗位,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因而, “订单”培养成为中职校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最有力的途径之一。 2.有利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现多赢 “订单”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结合点,一方面中职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订单”对中职生进行量身定做,树人成才。学校打破传统的关起门来办学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将课堂延伸到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下进行实践演示和操练,大大提高了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
4、岗位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一毕业即就业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将人才质量的关口前移到学校,深入参与到中职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的开发与建设、课程的设置和调整、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师资的优化与整合、场所设施的提供与支持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用人单位在获得学有专长、适销对路的中职毕业生的同时,也获得中职校的研究成果转化所带来的生产工艺升级和生产效益的提升。3.有助于中职校办出专业特色、保证人才的质量规格 3实施“订单”培养的专业,是校企双方根据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而设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专业课程建设上,校企双方根据用人需要量身定制课程,用人单位直接参
5、与、提前介入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在教学设施条件上,打开校企的壁垒,将学校课堂搬进厂房、车间或工作室,而企业的岗位培训则向前延伸到课堂内;在教学方式上,不再停留于纸上谈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做合一等成为主要方式;在师资条件上,用人单位的具有技术专长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或师傅从生产一线走上学校讲台,学校的教师则从讲台走进生产一线,直接体验和学习实践性知识和技能,这对于打开中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短缺的瓶颈大有裨益。这些办学优势无疑成为中职校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助于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促进中职校办成专业特色。 “订单”培养“热”背后的误区 1.人才观的误区:人才的产品化
6、、标准化、单一化 “订单”培养突出强调岗位的针对性、适应性, “一个萝卜一个坑” 。随着行业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流程越来越复杂,分工也就越来越细, “订单”培养的专业和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就越来越缩小为整个生产流程上的局部、狭小的部分,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专一。在这种形势下, “订单”培养的质量规格越专一、职业岗位针对性越强、匹配度要求越高,也就越容易导致人才的智能结构的单一化、片面化,人才俨然是行业企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 ,从而背离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全面性和持续性。 42.教育观的误区:重就业本位与技能本位,轻素质本位 “订单”培养在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道彩桥,成为中职
7、毕业生一毕业即就业的捷径,因而“订单”培养也就成为高就业率的代名词。“订单”培养的就业本位的教育观,往往导致中职校在教育教学中急功近利,唯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需求是瞻,突出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削弱了具有正迁移和普适性的一般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拓展,以致学生岗位技能抓上去了,而组织协调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转岗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普适性能力以及诚信、敬业、求真、向善、尚美等人文素养比较缺乏。由于中职校“订单”培养带有后效性,两三年后毕业的中职生可能因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滞后于行业企业岗位升级换代的要求而不能适用。另外,一旦用人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 “订单”培养的中职毕业生可能因此失去
8、对口的岗位,以致在重新择业过程中陷入因专业技能过窄、综合素质差、转岗适应不良而失业的困境中。 3.课程观的误区:重结果取向,轻过程取向 “订单”培养的课程首先是定目标,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的制定又以特定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课程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从一开始便是指向“订单”预设的目标,这种结果取向的课程观在本质上是受“工具理性”支配的,过于注重人才培养的结果,为了同一目标的达成,中职校往往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能力多元化的客观存在而削足适履,按同一套课程计划、同一教学与实训方案来塑造人才;可以忽略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完整性而压缩和删减文化基础和通识课程的课时,把删减
9、下的课时追加到具有高度岗位针5对性的专业技术技能课上;用人单位追求以“短、平、快”高效的手段迅捷地获得预定的人才培养结果,根据生产需要提前将中职生作为准员工或纯劳力来顶岗使用。这不仅会打乱甚至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而且抑制人才培养过程的学生积极性、能动性、个体性和结果的多样性,最终导致人才的标准化、单一化和片面性。 走出“订单”培养误区的思考 1.注重素质与技能,促成人才的和谐发展 顺应时代特征和国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部 2006 年颁发的文件明确提出:职业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
10、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校在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模式时,不仅要加强学生外显的岗位技能训练,而且要注重夯实潜在的素质“冰山” ;不仅要强调生对特定岗位的匹配适应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岗位调整升级的适应能力,夯实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后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门化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追求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实现三主体教育观 “订单”培养中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附属、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三者各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学校以树人成才为目标,学生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目标,但三者之间存在着
11、巨大的利益结合点:学校以生为本、以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为宗旨;用人单位以人才为第一生产力,6以学校的人才输出和技术服务为发展动力;学生以成才为目的,以服务社会为抱负。因此在“订单”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主体的教育观。用人单位不仅是人才需求和使用的主体,而且也应该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应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设计、实训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施过程,并利用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校外实践性课程的兼职教师,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训机会。 3.注重过程与结果的融合,实现机械熔铸到人文陶冶飞跃 课程是“订单”培养最重要的载体,它要指向一定的目标或结果,但“订单”培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不仅
12、要关注预期的结果,更要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与体验。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职业教育的课程是职业导向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强调的是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习得过程以及态度(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职业能力获取的过程。学生应参与技能、知识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仅仅复制其结果。 对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是“订单”培养课程的逻辑起点,技术更新、产业升级必然会直接反映到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上,对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订单”培养的课程方案不能囿于设定的结果上,而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更新和升级。这就要求校企双方建立起双向互动、共谋发展的长效机制,把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议事制度常态化,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景预测、岗位技术技能水平的新进展以及时代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对专业与课程进行及时调整、更新和充实,以保证“订单”培养不断获得新的活力。7“订单”培养要根据职业岗位的专业要求来量身订制中职人才,这种定制不是机械式的熔铸,而要将刚性要求与柔性陶冶相结合,通过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的熏陶、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以及更深层次的人文素质,从而奠定学生坚实的、隐性的“素质冰山” ,以托起显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实把学生培养成为上岗有动力、干事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