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南水北调精神学习心得体会队党委组织我队党员干部参加了党性教育暨南水北调精神第二期培训班,为期三天的学习,感慨颇深,听老师讲课、看影像教学,读南水故事,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干部群众所体现出的大局意识和爱国情操一度让我哽咽动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14 年 12 月 12 日正式通水,这项举世瞩目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已平稳运行四年,浩浩奔流的丹江水广润北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南水北调既解决了长江水患泛滥问题,又补缺了华北水荒严重现实,是一条造福于民的利民工程,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早在半个世纪前,南水北调还只是一个宏大构想,当时限于技术和人力等诸多因素,这项
2、浩大的工程难以实施。时至今日,南水北调已经成为现实,但这背后少不了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干部群众和技术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努力。 1.移民精神是舍己为国的大局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移民工作中的干部和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在小利和大义面前,他们舍利取义,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内心境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背井离乡、拜祖别宗,揣起自己内心无尽的忧愁而告别家园,他们用实际行动铸造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诠释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移民精神。纵观历史,从古至今,每次在民族危难或国家需要的重要关头,中华儿女总能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不约而同地汇聚在一起,
3、形成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强大凝聚力,迫使各种困难挫折低头让步,原因就是中华儿女能够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兼得的时候,深明大义地选择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这一点,在丹江口库区移民中得到了充分印证。1958 年,丹江口大坝开工,淹没了淅川 1 座县城、14 个集镇,最为富饶的丹阳、顺阳、板桥三川平原 28.5 万亩耕地淹没殆尽。1959 年,淅川首批 2 万多移民支边青海;1966 年至 1968 年,淅川 7 万多移民迁往湖北;上世纪70 年代,随着丹江水位的不断升高,淅川再次移民这次南水北调,淅川需要再次移民 16.5 万人。何兆胜见证了这几十年的移民史。从 1959 年到 2011 年,在长
4、达 50 多年的时间里,因丹江口水库的修建,何兆胜在移民搬迁的路上,辗转三省四地,从血气方刚到白发苍苍,最终长眠异乡。正是由于千千万万个何兆胜的爱国奉献,才使这一世界性难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就像人民日报记者在搬迁现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没有什么要求,只要首都和沿线人民喝上丹江水时能想着我们就中。这样普普通通的移民群体,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一种爱国的精神榜样。移民的家园虽然被淹没在了丹江水下,但移民丰碑将永远屹立在淅川,南水北调移民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世人心间! 2.移民干部献身负责的库区移民精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质要求的生动展示。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移民,经过干群两年
5、艰苦卓绝努力奋斗,丹江口库区 34.5 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了这次世纪大搬迁。为破解这一水利工程天下第一难,库区河南、湖北两省数万移民干部深入移民家庭,他们满怀深情,为移民排忧解难,其中 18 名干部累倒在工作岗位移民干部把移民当亲人,换来了真心理解;他们一切为了移民,直面矛盾,用心倾听民声,用情化解民忧;他们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忘我付出,无私奉献,用行动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了移民群众的贴心人。新时期社会需求各异,社会矛盾多元,但执政为民的信念不能变。执政为民,为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事业发展、百姓福祉。攻坚克难,一刻也离不开群众力量,脱离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最大威
6、胁。只要心中永远装着百姓,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好的事情。 完成移民这样艰巨的任务,没有广大移民干部献身负责的工作作风将寸步难行。在县城一处简陋的 3 间平房里,摆着主人马有志的遗像,旁边放着厚厚 6 册的赤子之心。马有志,淅川县县委机关原党委副书记,主动请缨到马蹬镇向阳村任移民工作队队长,他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给当地百姓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可惜这位党的好干部壮志未酬身先死。赤子之心是他牺牲前,连续熬夜把自己写的关于库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多年来写的文稿、笔记及起草的文件,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的。在他之后,南阳市还有十多名县乡干部和移民村干部牺牲在移民工作岗位上。广大移民干部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谱写了一曲顾全大局的奉献之歌,树立了一种务实重干的为民之风,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典范。 饮一口丹江水,思一下源水情。当一口口丹江水沿着咽喉滑过,除了甘甜润泽的味道外,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感恩之情。丹江北上,路经郑州,解决了旱期黄河断流的尴尬之局,让我们郑州人民也喝上了南方水。这些福泽的背后,要感谢为此默默付出的所有的干部和群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砥砺了我们煤田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品格,煤田地质干部有责任让这种精神品质薪火相传,回归其甘于奉献的价值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