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王逸平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18年 4月 11日,王逸平研究员因病在科研工作岗位上溘然长逝,时年 55岁。 噩耗传来,举所震惊,职工研究生们无不为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我们的好同事、好老师、好朋友而感到痛惜不已! 王逸平研究员 1963年 2月 15日出生于上海市,1988年 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 年 8月进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参加工作,2001 年 5月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获博士学位。他在上海药物所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6 年 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药理一
2、室党支部书记、药理研究室党总支书记、所党委委员。他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上海市药理学会理事、上海市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报编委等职。 王逸平研究员长期从事心血管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心血管药物研发。他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科技部 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他在长期研究中形成了对新药独特的研发策略和思路,他说:做新药,最难的不在于坚持,而在于知道何时应该放弃。临床医生出身的他,为自己树立的科研理想是有生之年能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勤勉不已。 作为创新中药丹
3、参多酚酸盐主要发明人之一,他历经 13年不懈努力,领导课题组完成了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发现以丹酚酸 B镁为主要成分的多酚酸盐是丹参中最重要的有效活性部位,发现其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清除自由基等多种机制和途径发挥其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丹酚酸 B镁为质量控制标准,并研制开发了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发改委中药现代化示范项目,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是一种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的新药。现已在全国 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1500多万患者受益,累计销售额突破 200亿元,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
4、药品种,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他主持药理研究的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 也已完成 II期临床试验。在药理研究中发现该药对心肌细胞钠、钾和钙通道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复合型的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并已获得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 王逸平研究员还领导团队构建了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候选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五十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王逸平研究员作为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为研究
5、生教育和人才培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心血,对学生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学生们说,王老师比他们还勤奋刻苦,每天下班很晚,节假日也不休息。王逸平培养了 3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学生都获得了很好的科研成绩和荣誉,其中包括中科院院长优秀奖获得者,很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年轻一代的优秀科技人才。 王逸平研究员为我国新药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荣获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获得中科院先进集体称号。 王逸平研究员是我们党和国家培养的新一代党员科学家的典范,他用自己的一生,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践行共产党员的崇
6、高誓言,他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国家需要和人民健康不息奋斗的一生。作为所党委委员、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他不仅在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长期在科研一线担任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为加强药物所党组织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自 1993年起,王逸平研究员确诊患有 Crohns(克罗恩氏)病,同年手术切除一米多小肠。Crohns 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在他手写的Crohns 病程记录中,清晰地记载了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多次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大量便血、疼痛导致的昏迷等情况。但王逸平为了他热爱的科研工作,为了实现出新药、快出新药的梦想,25 年如一
7、日,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以极其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精神与疾病顽强抗争。他办公室冰箱里常备着药品,每当疾病发作疼痛难忍时,就自己注射止痛针,始终坚守在科研岗位上。从 30岁到 55岁,人生的最好时光,王逸平是在与疾病漫长的斗争中度过的,也是在为解除人民疾病研发新药的艰难探索中度过的,他忍受着巨大的病痛,率领团队研制成功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药研究和心血管药理研究重要成果,是非常人所能及的。临终前不久,他曾说激素疗效已经不佳,但还一再表示要争取时间,把在研的几个新药做完,还有很多想法要去探索。他就像一炷蜡炬,在科研岗位上燃尽了自己,照亮千万人民的健康之路,为国家的新药研
8、究鞠躬尽瘁。 王逸平研究员深受职工和研究生的喜爱和敬重,他深知新药研究团队协作的重要,不计名利得失,真诚无私地与所有合作者一起开展新药研发,许多同事都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王逸平的突然离世,他们都痛感失去了科研的另一半!他积极勤奋、乐观豁达、谦和可亲、乐于助人。他把病痛留给自己,一个人默默忍受,他用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影响着周围的同事朋友,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王逸平研究员的一生,是为医药事业奋斗不息、竭诚奉献的一生;是坚持传承创新、与时俱进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上海药物所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逸平研究员的逝世,是
9、我国医药卫生界的重大损失,是我国药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上海药物所的重大损失。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同志,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同志对王逸平研究员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王逸平研究员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王逸平研究员是我院杰出科研人员代表,他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创新为民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我院全体职工投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并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收集整理王逸平研究员先进事迹,挖掘其所体现的感人创新精神,注重加强宣传,号召全院广大科研人员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我院新时代创新改革事业,为早日实现四个率先的奋斗目标
10、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以王逸平为榜样,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王逸平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告慰王逸平的英灵。在新药研发的道路上,王逸平的科学精神将和我们长相左右,激励我们奋发有为;他的科研实践将引导我们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是何其有幸,能与王逸平相识相知,我们又是何其不幸,这么早就失去了他。王逸平走得太匆忙,太突然。工作笔记上整齐地列了科研项目的推进计划,还等着他去安排;赴美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的机票也已经订好,现在却无法成行;朋友从香港给他寄来的药品刚刚快递到,他却永远用不上了。以前每次发病,他说在沙发上靠一靠、歇一歇就会好一些,但是这一次他靠在沙发上静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王逸平:此时此刻,你的亲人垂泪而立,你的同事悲伤难掩,你的朋友、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来看你,来送你。天堂路远,请带上我们的哀思上路。如果有来生,我们希望你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相遇相知、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