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创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7480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创新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海峡两岸关系的严峻形势,在继承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对台方针政策:如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发展、两岸谈判对象的扩大、祖国和平统一分步进行、以经贸关系为中心发展两岸关系、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方针具体化等,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台政策;创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

2、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台湾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势,与时俱进地提出、制定了一系列富于创新性、解决台湾问题的新主张、新政策,主要体现在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发展;两岸谈判对象的扩大;祖国和平统一分步进行;以经贸关系为中心发展两岸关系;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本文拟就这几方面的内容做些简要的论述。一、 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发展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有着不可动摇的历史与法律依据。它既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一纲四目”的对台政策,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中国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后,邓小平多次指出,两岸制度可以不同,但是,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知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诠释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也称“旧三句”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一个中国原则也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党的历届领导集体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原则。然而,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岸斗争的焦点已由“法统”之争演变为“统独”之争。为了打破两岸关系的僵局,扩大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争取广大台湾人民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与理解,早日推动两岸政治对

4、话,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发展了一个中国原则,将一个中国原则与内涵区别对待,即一个中国原则不等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一个中国原则强调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强调在国际上的代表权。1997 年,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对一个中国原则作了新的阐释:“在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中,特别是在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1此后,大陆凡提及一个中国原则,都没有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句话。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

5、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新三句” ,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一表述既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的愿望,又满足了台湾当局所要求的平等地位,有利于做好整个台湾社会的工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和务实态度。 “新三句”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虽然两岸从交流走向统一,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但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不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对于在一个中国原则内涵方面存在的分歧,等待时机成熟后,双方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2005 年胡锦涛在“四点意见”中对一个中国原则作了最新的解读,指出, “1949 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

6、现状” 2。既强调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又强调了虽然目前两岸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并未因民进党的执政而分裂。既然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就不存在所谓大陆“吞并”台湾的问题,对“台独”分裂势力宣扬的所谓接受“一国两制”就是“矮化” 、 “吞并”台湾的谬论是一个有力的回击。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是包括二千三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 13 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 2 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 13 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 2 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 13 亿中国人民的台湾。 ”2这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主权、领土范围与人民权利紧紧融为一个整体,台湾当局进行的所谓“公投” 、 “制宪”的

7、活动也明显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侵害了两岸人民的根本权利,是无效的也是非法的。中国共产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创新,更有利于把握处理对台政策的主动权,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诚意。二、谈判对象的扩大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的统一,关键在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毛泽东倡导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以及第三次国共合作。邓小平提出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自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广大台湾同胞在发展两岸关系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他们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依靠力量。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对立,以及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恶意诋毁,部分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8、中,加强与台湾各个政党、各界人士的交往、对话,倾听他们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意见与建议,可以化解彼此的分歧,增进共识,早日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有关国共两党谈判的主张。1990 年 4 月,李鹏在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我们愿意同台湾各个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加强联系,交换意见共商国家统一大业。 ”3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已出现的政治多元化的关注和了解,以及对台湾人民当家作主愿望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江泽民在“八项主张”中提出:“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过程中,

9、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 ”4 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江泽民又灵活地将民进党内顽固“台独”分子与广大民进党党员区分开,指出:“除了极少数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人以外,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 ”2 世纪之初,具有“台独”主张的民进党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两岸对话的政策并没因此而改变,一如既往地与岛内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加强交往和对话。同时大陆仍然向民进党释放出善意,表示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对话与谈判即可恢复。江泽民曾多次指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不管谁当权,我们都欢迎他来大陆谈,我们也可

10、以去台湾。这种交往和对话,旨在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有助于营造两岸关系的和缓气氛,有助于台海局势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在纪念“八项主张”发表六周年座谈会上,钱其琛指出:“那些鼓吹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只要他们放弃分裂立场,我们也愿意与他们共同探讨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5 2002 年钱其琛又灵活指出:“我们认为,广大民进党成员与极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是有区别的。我们欢迎他们以适当身份前来参观、访问,增进了解。 ”6 实际上,民进党也并非铁板一块,广大的民进党党员在发展两岸关系上也非常务实。在民进党没有放弃“台独党纲”的情况下,把广大民进党成员与极少数顽固的“台

11、独”分子区别对待,有利于团结广大民进党党员,孤立极少数顽固“台独”分子,为中国共产党与民进党中的务实派交流预留了空间。胡锦涛在“四点意见”中表明:“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 ,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2在大陆灵活务实对话主张的推动下,2005 年,台湾三个在野政党成功访问大陆,并且国共两党建立了党对党的定期交流平台。2008 年,台湾社会政党再次轮替,民进党惨败而成为在野党后,引发了民进党内部围绕“台独”路线的争论。大陆展现

12、了更为灵活的策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的讲话上指出,对于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大陆也欢迎他们回到发展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上来。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大陆愿意作出正面回应。表明了大陆愿意捐弃前嫌,不分党派,始终代表广大台湾人民的利益,以宽广的胸襟发展两岸关系的良好愿望。三、祖国和平统一分步进行的思想祖国统一的最终目的是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两岸几十年的隔绝、对立,不同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广大台湾同胞对大陆缺乏完全正面的了解,部分台湾人民还对祖国大陆怀有敌意。因此,祖国统一不

13、可能一蹴而就。两岸由对抗到和平统一,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必须依据两岸情势的变化提出并解决统一进程中的阶段性任务,而试图一揽子解决统一问题也是不切实际的。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有关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思想,强调和平统一分步进行的思想。江泽民在“八项主张”中提出:“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 ”4 这里,江泽民明确提出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谈判分步进行的主张。作为第一步目标,目前两岸需要解决的阶段性任务是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以便为两岸交往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台湾同胞求安定、求和平、求发展的愿望,为早日实

14、现两岸政治谈判寻求共识、创造条件。1997 年钱其琛指出:“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作出认真的回应,展现真正的诚意,及时就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与我们进行磋商。 ”7次年 10 月,钱其琛会见辜振甫时再次指出:“谈判是一个过程,可以逐步地解决问题。如果台湾方面对举行政治谈判及其程序性商谈仍有顾虑,两会也可以加强接触与交流,先进行对话,就共同关心的或各自关心的有关两岸关系的各种问题包括政治问题交换意见。 ”8从两岸政治谈判到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安排再到两会先进行对话,这反映了祖国大陆先易后难进行和平统一谈判的务实态度,必定能够得到台湾同胞的认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反对、遏制“台

15、独”分裂活动的同时,提出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2006 年 4 月,胡锦涛在会见出席两岸经贸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首次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概念。随后和平发展又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同时,胡锦涛又将和平发展的方针具体化,指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2 和平发展的主张展现了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维护台海和平的诚意,充分体现了对两岸同胞共同愿望、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以及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正确把握,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和平发展方针的指引下,2008 年,国民党

16、重新获得执政权,国共两党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2008 年 6 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访问大陆,中断九年之久的两会重新启动。2008 年 11 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次成功赴台,标志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两岸进入了和平发展阶段。四、以经贸关系为中心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首先必须改善、发展两岸关系,而经贸往来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突破口,更容易被台湾同胞所接受。1987 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后,随着探亲热而来的是经贸热。两岸贸易额从 1986 年的 9.57 亿美元增至 1990 年的 40.43 亿美元,年平均增幅为 45.47%,此后两岸贸易额

17、持续增长。虽然台湾当局千方百计阻挠两岸经贸领域的交流,但面对压力,也不得不承认两岸间接经贸活动的“合法性” 。在经贸活动的带动下,两岸其他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领域逐渐拓宽,层次逐步提高,如 1993年和 1998 年的“汪辜会谈” ,2005 年国共两党建立的定期交流平台,2008 年台湾政党轮替后,两会实现了机制化协商等。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表明,两岸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即可以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又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增进共识,改变两岸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从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因此,20世纪

18、90 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突出了经贸工作在整个对台工作中的中心地位。1990 年 12 月,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对台工作会议,尤其强调当务之急是加强两岸的经贸往来,把经贸工作作为对台工作的中心。1994 年 4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对台工作会议,将以经贸为中心发展两岸关系的方针完备化,并作出重要部署:(1)对台经济是对台工作的重点。 (2)对台经济工作的方针是“以我为主,积极主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3)为台商来祖国大陆投资提供优惠待遇。考虑到台资的特殊性,台商投资比外商投资可“同等优待、适度放宽” ,在项目、领域、方式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9。在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下,两岸间接经贸关系有了长

19、足的发展,台湾同胞普遍要求实现直接“三通”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了台湾当局的不满,唯恐两岸经济联系过于紧密,势必导致其政治上的被动,不利于推动“台独”路线。为此,台湾当局不顾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试图将两岸经贸关系政治化,人为地采取以政治压经济的方式,限制台商前往大陆投资,并以种种借口拖延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直接损害了广大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严重阻碍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针对此种现象,1995 年江泽民在“八项主张 ”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我们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 。 ” 4 政治与经济分离的主张,适应了台湾同胞求发展的

20、需要。1996 年台湾当局再次提出所谓“戒急用忍”政策,阻挠两岸经济合作和两岸直接“三通” 。这种政策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钱其琛强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权益。希望台湾工商界以及岛内各界人士,与我们共同努力,克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人为障碍,为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继续作出贡献。 ”10 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激烈的竞争,海峡两岸同胞更应当携手合作,加强经贸合作。然而,两岸不能直接“三通” ,不仅给台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也降低了台湾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尽快实现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已

21、成为广大台湾同胞普遍的迫切愿望。为了使“三通”尽快通起来,大陆明确提出进行“三通”问题的商谈,指出“三通”是经济事务, “三通”问题的商谈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只要把两岸“三通”看做为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就可以用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协商的办法。这既可以为实现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又可以增进互信,累积共识,为以后的对话与谈判创造条件与氛围。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从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做了不懈的努力。重申了关于两岸“三通”的政策与主张: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三通”是两岸中国人内部的事务;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三通” ;直接双向、互惠互利

22、、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三通”问题。两岸直接“三通”的重点是空运直航,空运直航的突破口在于客运直航。在“三通”政策指引下,大陆首先推动了两岸客运直航的实现。为满足广大台商返乡过年,大陆本着为台湾同胞做实实在在事情的精神,积极主动与台湾民间航空业者协商,终于促成了年春节包机的实现,两岸民航客机实现了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向载客。这是祖国大陆的民航飞机近五十六年来首次以正常途径降落台湾,即节约了乘客时间,又使台湾同胞免受劳顿之苦。对于“三通”问题,大陆本着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都不留遗力地去做。2005 年3 月 4 日,胡锦涛在“四点意见”中指出:“如果两岸客运包机实现了节日化 ,还可以向常态化发展。两岸货运包机问题也可以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交换意见。 ”2 在大陆积极推动下,又实现了 2006 年、2007年、2008 年春节包机,这几次包机在搭乘对象、航点方面都有所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