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高考文言实词的考点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历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均为 B 级。一、考点梳理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大纲规定的 120 个实词以及语文课本、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340 个常用实词。 “常见文言虚词”即大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第二,实词虚词考查常有语境限制,应依据语境来理解识别其含义。第三,实词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虚词考查重点为“之” “以” “而” “于” “其” “为”等热词。高考对该考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
2、考查。文言实词每套试卷必考,出题方式都是从选文中选取四个句子来理解实词,且大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文言虚词大部分省份设专题考查,题型相对稳定:用两两比较的方法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的虚词进行比较;选取同一材料的不同句子中的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异同。二、试题精析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1 年江西卷第 10 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用联想已知推断法,即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本题 D 项中的“夺” ,我们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 ,夺:改变。本题中的“夺”与此同,故
3、 D 项错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011 年高考安徽卷第 5 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A 项的第一个“之”是代词,这里指代先生;第二个“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 项第一个“因”是副词,相当于“于是,就” ;第二个“因”是介词,相当于“通过,经由” 。C 项的两个“以” ,都是介词,相当于“把” 。D 项的“乃”是副词,第一个相当于“才” ,第二个相当于“竟然”。答案为 C。三、技法点拨(一)理解文言实词技法点拨1.代入检验法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所给的义项放在具体语境中,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
4、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理解“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011 年全国大纲卷)中的“赞”的含义,把选项给的释义“辅佐” ,代入检验,语意贯通,据此可判断是正确的。2.联想迁移法(1)联想教材例句文言实词的考查往往是“课外内容课内考” ,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如“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2011 年重庆卷)与“籍吏民” (鸿门宴 )中的“籍”意义相同,都是“登记”的意思。(2)联想成语成语大多来自文言文,借助这些成语中词语的意义,可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泽命不渝,信也” (2011 年山东
5、卷)中的“渝” ,我们可借助“矢志不渝”这个成语来推断:渝,改变、违背。3.语境推断法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如果释义能使语句畅通,那么,这个意义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如“以公少年易之” (2011 年江苏卷)中的“易”有“更换、交换、改变、容易、轻视”等义,再根据文章语境“老吏曾腆侮法粥狱” ,可推知这里应是“轻视,看不起”意思。4.句式推断法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且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二)理解文言虚词技法点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
6、一般解题思路是:(1)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3)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题。1.掌握常用意义高考复习时若能熟记并掌握 18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试时就会得心应手。例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欲出者B.秦王恐破壁,乃辞谢,固请C.吾令人望气,皆为龙虎,成五采D.尔无忘乃父之志(2011 年湖南卷第 6 题)【解析】本题只要掌握“其”的几种常用意义,就可迅速答出。A.那个,指示代词;B.他,人称代词;C.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
7、.一定,副词。答案为 C.2.牢记教材例句文言虚词中考查的八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句子一般都出自课本。因此,只要熟悉该虚词在教材例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再加以比较,就很容易推断出答案。例如:持节发仓栗赈之作师说贻之(2011 年江西卷第 11 题 A 项)【解析】句出自教材师说 ,是学生很熟悉的句子, “以”字表目的,可译为“来” ;句的意思也很明显,也是表目的。故可迅速断定两句中的“以”意思相同。3.分清虚词实词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不同。例如:昔者,曹子鲁将兵则终身破军擒将矣(2011 年北京卷第 7
8、 题 B 项)【解析】句中“为”是介词,可译成“替” ;句中“为”是动词,可译成“做” 。显而易见,两者的词性不同,用法自然也就不同。4.分析语法结构与实词相比,虚词主要表达一定的语法功能,因此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也可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例如: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此亡秦续耳(2011 年山东卷第 10 题 D 项)【解析】句中“仲父之言此三者”为主谓短语, “之”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中“亡秦之续耳”为偏正短语,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5.厘清逻辑关系有些虚词可以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例
9、如:拱手问曰朝济夕设版焉(2011 年山东卷第 10 题 B 项)【解析】句中“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关系;句中“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且顺序不能颠倒,故“而”是表承接关系。逻辑关系搞清楚了, “而”的意义和用法也就弄明白了。6.联系语境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作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如:保邦未危室西连中闺(2011 年浙江卷第 17 题 D 项)【解析】两个“于”字,所处位置相同,都与后面的词组成介宾短语并后置,不结合文意就不好判断。“保邦于未危”是说在国家没有出现危险时保护国家,这里的“于”是介词,可译为“在” ;而“室西
10、连于中闺”是说室西和中闺相连,故“于”字是“和、与、跟”的意思。所以两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7.看清标志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标志词或句式,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例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鸿门宴中的“大王来何操?”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何”为疑问代词,作前置的宾语,是“什么”的意思。 过秦论中“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被”的意思。综上,在解答文言实词虚词辨析题时,如能灵活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想攻克这块堡垒,光靠几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靠平时多记、多练、多积累。笔者在此提醒:熟记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正确理解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