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呢?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该放手时就放手。 曾读过一篇题为做事只做一半的文章,写的是一位母亲回答别人问她是如何把孩子教育得那么优秀,自理能力那么强时她的“经验” ,她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帮孩子穿袜时只帮他穿一只,由于自己忙农活没空,那一只都是让孩子自己穿,孩子两只筷子都掉地上了,我帮他捡一只,另一只我让他去捡读了这段文字以后,深受启发,好多时候,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班主任又何尝不是越俎代庖,剥夺孩子该有的锻炼机会呢!事实上学生具有展现自我的欲望,具有依靠团队的
2、信心。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该放手时就放手。在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体验,大胆尝试,为他们走向社会积累一定的人生阅历。如班级的板报,班主任选好负责人,然后由负责人安排黑板的清洗、版面设计、美工、抄写、编辑等;如学校要举办运动会,班主任则可让体育委员安排具体事宜;有的活动,班主任则可安排班长去组织,做到班级的事情,事事有人做;班级的学生,人人有事做。对班级学生的纪律管理,可设立日常规范监督机制,让学生对班级日常规范进行自己监督、自己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如果不是很严重,那么根据班级的有关规范班干部自行讨论解决,班主任适时进行指导和引导。这样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管的能
3、力,又减轻自己的负担,更有利于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该伸手时就伸手。 学生学生,他们来学校就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其实学生学习知识也就是为今后更好的生活服务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要想管家婆那样,该伸手时就伸手。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不能仅停留在“管”的层面上,而应侧重于一个“理” ,更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如果带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意识,那就严重影响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其实平等、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构建优秀的班集体。同样是面对班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形成一定的预设和干预,既要防患于未然,也要亡羊补牢。信任学
4、生,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在学生遇到困惑和失误时,教师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跌倒时拉他们一把,在他们摇摇晃晃时扶他们一下,就是最好的服务。此时,班主任的成人经验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有益的资源和借鉴。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教育问题上,有许多事情,看起来是大事,其实并不似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它对教育并不具有决定作用;相反,有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小,却是涉及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问题。 如果一道练习题学生会不会做,一次寻常的考试学生有没有考好等,这些是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很在意的事,其实对于学生的成绩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是一个孩子不择时间和地点吃零食;孩子做事拖拉,或者没有条理;书籍
5、、房间经常杂乱无章;喜欢穿奇装异服、理新潮发型;等等,这些生活的细节,看起来与学习没有任何的联系,其实却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所以,一个孩子的优秀与否,其实重要的不是看他眼前的成绩,而是看他习惯的养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确可能是两回事,但我们应该明白:学习无论如何重要,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在生活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决定了这个人的学习习惯,最终影响和决定了孩子成绩的好坏。 教育无小事,小事即教育。有的班主任只对于学生的作业、分数看得很重要。其实,孩子一次作业不好,下次可以做好;一次成绩不理想,下次可以努力,但很多人却把上面所列举的事情看成了无足
6、轻重的小事,很多人看不到这些小事情里原来藏着大原则。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要说,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更不是一个完美的教育。如今的学生,在家中大多在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的掌心捧大的,在学校,好多学生是在老师滥用赏识教育的赞美声中度过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学生的给班级管理会带来很大的困难。那对于相对严重的问题,班主任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和班干部讨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处理。在讨论时,应该让当事人一起参加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犯错原因以及不良后果。只有让学生在这样的不断讨论中才能更为有效养成一种规范意识,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规范,还要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让违纪犯错的学生自己去找些好事做,诸如主动帮值日生值日或利用课间主动去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班集体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舞台,良好的班集体建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时,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规律,给学生以发展空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教而教”的境界,从而顺利地实现班集体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