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播动力新论摘要:传播的动力可以解析为传播的主体动力、本体动力与媒体动力。这三大动力对传播活动的推动作用分别来源于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双方,信息的开发与共享,媒体经营利益与传播技术创新。关键词:传播动力 主体 本体 媒体“传播动力学”是起源于以拓扑学为基础的复杂网络中研究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传播或者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的规律的科学。在传播学界, “传播动力学”是由美国学者多米尼克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出版的大众传播动力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多米尼克的大众传播动力学主要建立于数字时代的媒介经营与控制的层次之上,之后又有学者主要在传者与受者的视域中探讨传播的动力。笔者认为,对于传播动力的研究不能仅限于
2、传者与受者以及传播媒介的传统视域,应该站在哲学的高度解析传播动力。 传播拥有三大动力我们从哲学角度研究一种行为或者事物,往往可以从其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入手,传播动力的研究也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具体而言,传播目的是人(个体与类)的发展有传播与接收信息的“需要” ;传播手段在当前主要是指现代传播媒体;传播内容是“被需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主要是指信息符号表现形式,如文本信息传播,声、像信息传播,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传媒所采用的信息载体,因此,可以将传播形式与传播手段放在一起来探讨。首先,从传播目的来分析,传播目的毋庸置疑是传播动力之一。在哲学视域中传播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只要人类
3、继续存在,它就是传播的永恒动力。由于传播活动是个人及其类所固有的社会行为,传播的主体是个人及其类,在传播学领域我们称之为传受双方,因此,我们可以将个人及其类的发展需要为目的而产生的传播动力称为传播的主体动力。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及人的交往理论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厘清传播的主体动力。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与他人之间的普遍交往,他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他的社会关系。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丰富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是个体与类得以不断发展的推动力。交往对于单个的人而言很重要,对于人类的种族而言也很重要,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
4、夫里阿诺斯在考察人类不同种族发展程度的差异时指出:“造成人类发展水平不同的关键是不同种族的易接近的程度。那些最有机会与其他种族相互影响的种族,是最有可能处于领先地位的。 ”这里的易接近程度就是普遍交往的程度。总而言之,传播主体动力的提出是基于传播目的是个体与类的发展需要,换言之,传播的主体动力源于人类发展需要以及正在从事传播活动的每一个主体的需要。其次,从传播内容即信息来分析,信息的开发与共享是推动传播行为延续不止的动力之一。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开发和共享各种信息是人及其类的迫切需要,也是人及其类存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著名学者李伯聪教授曾说:“人是信息动物。 ”从本体论而言,信息是独立于主体
5、之外的存在,人类是传播的主体,信息是传播的本体,信息的开发与共享,是传播的本体动力。传播活动对于主体中的个体与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其实也是从价值论层面来考量传播的价值。这中间我们必须注意到传播的价值问题,传播活动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因为传播对主体发展有益,这种价值的实现方式是传播行为,价值本身却是传播的信息。学者肖峰教授曾撰文提出:“信息本身是有价值的,价值性是信息的一种属性。 ”“价值主要是由信息决定的。 ”学者仇德辉也曾撰文提出:“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里的科学技术也是信息,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学者李伯聪教授曾提出:“人的进化和
6、发展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和内容就是信息能力和人创造的信息世界的进化和发展。 ”说明人的发展过程与信息的开发与共享密不可分。人的生存以物质为基础,人的发展要以信息为动力。最后,从传播手段与形式来分析,它们也是推动传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重要的传播动力。而这些进步与发展又主要表现在传播媒体领域,对传媒而言,改善与发展传播手段与形式是其存在价值的体现,以此可见,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对传播的推动力就是传播的媒体动力。信息只有传播才会为人类带来价值,才不会让有价值的信息被历史湮没。马克思曾说过:“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能否会失传,完全取
7、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并且预言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必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要实现这种交往的不断扩展以及最终的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就离不开传播媒体的重要推动作用。学者明安香教授在试论传播是生产力一文中提出, “传播特别是现代传播无论是作为一个过程总体还是作为单个传播要素,都能全面或分别作用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成为一支重要的现代社会生产力” ,并认为现代大众传媒是“缩短时间与空间的头号新兴产业” 。文中将现代传播建立在现代大众传媒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也即现代传播通过大众传媒而成为社会生产力。传播三大动力源分析厘清传播动力应分为主体动力、本体动力与媒体动力等三大动力
8、之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三大动力的来源以及这些动力源如何发挥对传播活动的推动作用。传播主体动力源分析。传播主体动力的来源主要是传播活动中的传者与受者。依循传播学的传统观念,传播的主体是传者,传播有客体,即受众或受者,是否可以断言传播的主体动力就只是来源于传者这个“主体”?倘若如此,则与传播的主体是个人及其类的提法成为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作过精辟表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据此而言,每个“自由发展”的个体都应当是主体。现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从认识论层面提出
9、过“主体间性”的概念,认为在认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可见,在传播学视域中,任何参与连续互动传播的人之间的关系也都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但是,若将连续互动传播中的一次单向传播视为传播活动的一个单元,我们不能因为引进主体间性的观点而掩盖一个传播活动单元中主体之间存在的传受关系差别。这不利于我们对人类传播活动进行理解和研究。 “事实上,正如主客关系的确立离不开主体间关系一样,主体间关系的确立同样也离不开主客关系。 ”11 因而,我们既要承认参与传播的人都是主体,也要承认在传播活动单元中存在传受关系的主客差别。对于传播的动力而言,传者有通过传播自己的思想成果来表明自己在
10、社会中的存在价值、获取相对应的社会报酬的动力;受者有需要接受新的思想成果来完善自己,从而创造出更新的思想成果的动力。因此,参与传播的传受双方各自对传播活动产生强劲的推动力。传播本体动力源分析。传播本体动力的来源主要是人对信息的开发与共享。首先,信息的开发与共享是信息本身质变与量变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信息的开发与更新是信息本身的质变,也是信息具有生命力和对人的发展具有推动力的根本所在。信息的共享是各种社会信息的发布、交流与传承,是信息的量变,量变(信息共享)是质变(信息开发)的基础,而对人的发展而言,信息的共享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信息的利用或者说转化为生产力。因此,信息的开发与共享是信息在人
11、类社会中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同时,信息的开发与共享由于其具有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因而两者各自对传播活动也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有史以来,人类能够不断发展,文明能够不断进步,就是因为人类所掌握的信息在不断得到开发与更新。从新信息拥有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必定需要将新信息传播出去,才可能获得社会认同,因而,信息的开发将推动传播活动的发展。从新信息受者的角度来看,共享新信息是他们的发展需要,也是信息进一步开发与更新的基本条件。这种信息共享包括横向的即同时代人们的共享,也包括纵向的即不同时代文明传承的共享,这两种形式的信息共享,都是人类发展、文明传承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推动传播活动的发展。传播媒体动力源分析。
12、传播媒体动力的来源主要是媒体经营利益与传播技术创新。传播媒体对传播活动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这种动力主要体现在媒体经营利益与传播技术创新对传播活动的推动作用。现代传播媒体是一种产业,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之间存在着生存空间的争夺、同种媒体不同单位之间的竞争等,这将导致各个媒体完善自身经营,扩大经营利益,抢占生存空间。媒体要完善自身经营,就必须承担起媒体社会责任,使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在人类社会的信息开发与共享中竭尽所能,从而推动传播活动的发展,因此,媒体经营利益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动力。传播技术创新也是传播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文字以来,由于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文明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
13、并由此产生了报刊,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产生了广播与电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互联网,移动电话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功能手机,等等。传播技术创新又与媒体紧密相关,媒体必须使用最新的现代传播技术,从而使传播技术也不断得到创新,以满足人类对传播的需求。因此,媒体经营利益与传播技术创新成为传播的两个主要媒体动力。注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6 页,107 页,86 页,294 页。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40 页。李伯聪:赋义与释义:多元关系中的信息 , 哲学研究 ,1997(1) 。肖峰:信息的价值问题与价值论信息主义 , 学术界 ,2010(2) 。仇德辉:社会科学的新突破: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红网,http:/ ,传播学论坛,http:/ 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中国现象学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