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学生激励误区及其防范摘 要:激励误区有许多具体表现,教育管理者陷入激励误区后所进行的激励操作,其后果必然背离激励的初衷,产生负面效应,直接影响激励的效果。教育管理者要突破激励误区,消除激励不当的负面效应,就要树立正确的激励指导思想,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坚持激励的权变性,灵活运用激励艺术,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水平。关键词:高校学生;激励;误区;防范 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是一个巨大的内在潜力。通过激励去挖掘这个潜力的目的,就是达到被激励者树立“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获,功有所奖,拼有所得,搏有所成1”的一种真情实感。激励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学生成长的过
2、程也就是他们被激励的过程,有效的激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导积极向上的行为。但并非所有的激励活动都能实现教育管理者的初衷和本意,事不如愿、事与愿违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几乎都与激励误区有关。所谓激励误区,就是指激励主体对激励客体实施激励行为的过程中,致使激励客体动机失常,行为扭曲,动力反向,从而招致激励失效或弱化的思想认识偏差2。教育管理者陷入激励误区后所进行的激励操作,其后果必然背离激励的初衷,产生负面效应,直接影响激励的效果。教育管理者要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激励能力,必须时刻注意防范激励误区。 一、激励误区的主要表现 通过多年的实践,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形成
3、了以评优选先、奖助学金评定以及违纪处分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往往偏重外部刺激和强化行为,而轻内在需求和动机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不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使其滋生了不良心理和行为。因此,研究激励的误区,消除激励不当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一个很现实的课题。 1、缺乏公平性。高校激励机制的公平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3。公平激励既是激励的原则也是激励的方法。实践中常有以下三种现象偏离公平激励的轨道:一是激励指标分配不公。在奖助学金评定、评优选先等激励过程中按班级或人数多少的比例分配指标,形成了有的班级“尖子里面压矮子”,
4、有的班级则是“矮子里面拔尖子” 。这种不合理的激励指标的确定方法,从根本上忽视了优秀分布不均衡的现实。二是激励额度差距过大,影响激励效果,引起学生不公平感的产生。目前国家奖学金高达 8000 元之多,学校奖学金最低的只有 250 元,二者相差 32 倍,过分拉大了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平原则。三是人情效应。在激励时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表现为标准,而是过多地考虑与他相关的其他因素,看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私人关系,注意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甚至有请客送礼等所谓“潜规则”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虽然不是普遍的,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缺乏民主性。对学生的激励,程序上有两种形
5、式,一种是老师决定,认为老师最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综合表现情况最清楚,柏板定人就行了,用不着费那么多周折,同时也担心学生民主推选会夹带感情因素。另一种是学生投票,认为考核归考核,最后还是学生简单的投票推荐最保险,既精确又有基础,也把责任和矛盾全推掉了。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从某一侧面看也说得通,但从整体分析,都有片面性。前者强调集中忽视民主,并把少数或个别人感情用事行为普遍化,以点代面。后者则片面强调民主忽视集中,把群体决定行为的可靠性绝对化了。 3、缺乏一致性。激励不一致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激励额度前后不一,二是激励标准模糊不清,三是激励条件因人而异,如照顾情绪倾向、迁就后进取向
6、、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消除不一致的根本办法是尽可能将激励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出客观标准,对各项指标要量化,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要建立相应的对照体系。 4、缺乏公开性。激励制度应该透明、公开,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实践中,存在着奖励对象不公开、奖励额度不明确、学生较少参与评选、激励过程不接受监督、激励结果不公示等现象,如评优选先对象由老师内定、奖助学金评定中留有“指标”以平衡各方利益等激励手段不公开或不完全公开的现象。 5、片面追求物质激励。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激励措施在操作中应与道德素质联系,突出精神激励的实质,重视奖励在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物质只是人
7、们较低层次的需要,被老师重视和认可对学生也能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认为,物质是一种外在奖酬,它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面“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从中得到的快乐”才对人们有根本性的激励作用。 6、片面追求理性激励。有些教育管理者善于“以理服人” ,强调制度的作用,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服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同样无可厚非,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过于片面地追求理性说教、依靠激励制度就可以完全解决调动积极性的问题,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其向上动机同样不会得到持久地激发。 7、片面追求情感激励。在激励的时候片面强调感情投入、以情感人。在工作中
8、,教育管理者经常和学生沟通情感,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靠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这原本是无可厚非且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是,我们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教育管理者受个人偏好和素质的限制,很容易与学生非等距离交往,搞亲亲疏疏,由此产生负效应。作为管理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搞五湖四海,而不能以个人喜好划线,近此远彼,造成隔阂,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8、激励点太集中。个别学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是学校的“名人”,享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大学生等诸多荣誉,奖助学金、评优选先也少不了他们。让少数人独享各种荣誉和好处的结果必然会影响“众人划桨”的热情。
9、激励的目光不要总盯住先进人群,任何组织中的人群往往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揪榄型”结构,如果忽略了中游人物和落后者,冷落了众人,影响众人的积极性,势必将严重影响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 9、激励面太窄或太宽。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只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助学金的比例也不高,得到奖助学金的可能就是少数学生,更多的人对此漠然,奖学金对他们也不具激励作用。对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我们认为不宜面太宽,但也不能太窄。对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和关怀激励,当然是越广泛越好。 10、频率太高、强度太大。各项活动都给予奖励,学生奖状证书一大摞,导致激励变相贬值。激励的频率太高、强度太大反而会使人因反复刺激而麻木,对所得到
10、的奖励并不特别在意,反而产生思维定势,一有点成绩就等着“奖赏” ,得不到奖赏就没精打采,进而可能改变学习的动机,将获奖作为动机,逐步淡化进取意识。 11、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千篇一律,不看对象,无视学生的心理区别,既违背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又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人各有异,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情景、心态下,有些人需要激励,有些人需要关怀,有些人需要鞭策,有些人需要批评。即便需要激励的人,也因需求不同而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激励形式与技巧。 12、方式过于程序化。目前高校的激励主要采取“校系(院)班级”的三级评定方式,即学校制定各项激励措施总的评定标准,院系再根据具体情况拟定详细的评定细则,最后以班
11、级为单位进行评定。激励信息渠道不畅通,表彰奖励仪式流于形式。程序化的激励导致一般学生漠不关心,不能凸显激励作用。 二、激励误区产生的原因及负面效应 从激励误区的一些现象可以看出,许多误区由客观情境的强制或压力而产生,但更多的则来自教育管理者的主观认识领域。有的是因为对激励性质、意义、实质认识模糊,有的是对激励的具体类型缺乏了解,有的是对激励的原则和方式方法把握的不全面,等等。激励误区是教育管理者主观认识上的偏颇或差错,是一种非故意错误,是误认、误断现象。一般说来,主要原因有:一是对学生的合理需要把握不确切,二是教育管理者自身的思想认识偏差,三是激励行为具体操作不当。 激励的价值形态有三种:一是
12、正价值,二是零价值,三是负价值。所谓负价值是指激励的结果不仅未激发被激励者的积极性,反而使其滋生了不良心理和行为,如被激励者与其他人员的对立、相关人群的积极性受挫等4 下载:教育管理者陷入激励误区后所进行的激励操作,其后果必然背离激励的初衷,产生负面效应。主要表现有:一是激励的作用会大打折扣。当教育管理者陷入误区时,在认识偏差指导下所实施的激励操作,很难使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激发其自尊心和荣誉感,为集体树立榜样。这种情况在激励形式和激励时点选择上表现尤为明显。二是激励的水平被降低。这种负面效应,多半来自教育管理者在激励方法和艺术上的误区,特别是对学生心理需要的把握上陷入误区。教育管理者必须依据特
13、定对象的特殊心理需要,去实施激励操作才能提高激励水平。三是导致激励的初衷被异化。成功地跨越误区,将会如愿以偿,称心如意。陷入误区过深,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反面。后者的常见现象,就是由于激励失当而导致的激励客体心理逆反和行为扭曲两种倾向。四是容易使教育管理者失去对激励的信心。现实中,许多教育管理者一开始对激励是有很大的信心,认为激励发挥好的话,会对教育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作用,然而,当他们采用的激励频频失误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怀疑激励的作用是否有效,最后,干脆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很少或者不用激励5。 三、对激励误区防范的几点建议 教育管理过程就是激励过程。没有激励的教育管理实践和无激励操作的教育管理者,都
14、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要突破激励误区,消除激励不当的负面效应,就需要教育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激励指导思想,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坚持激励的权变性,灵活运用激励艺术,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水平。 1、树立正确的激励指导思想 树立正确的激励指导思想,是激励操作的首要问题。如果指导思想不正确,激励方向就会出问题,激励水平和效果就要受到影响,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自然要受到严重干扰。所以,教育管理者应当从确保激励方向和目标的高度,重视激励指导思想的健康化,突破指导思想上的误区。首先要强化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人本激励手段,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育管理的
15、出发点,以造就学生、发展学生、成全学生为教育管理的落脚点。其次要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集体管理工作,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对班级、对集体的责任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培养民主、参与和服务意识6。三是重视激励的公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努力消除不公平、不合理、不一致现象,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当激励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支持时,激励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2、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 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是防止教育管理者因盲目性而陷入激励误区,从而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最好
16、办法。研究学生心理,既要研究学生群体心理,又要研究学生个体心理。一方面,了解学生群体心理需求的共性和倾向,解决激励多数的目标和策略问题。另一方面,摸透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掌握具有别于群体共性的个性,针对每一个体的特殊心理需求去实施激励。当代大学生在精神理念、尊重理解、人格关爱等需求上较之其它社会群体更为强烈,往往不屑于规则的制定及简单的奖惩措施,甚至对三令五申的规章制度时有抵触。同时,他们又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希望家长、教师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加以正确的、科学的引导7。不同的大学生又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思想、行为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
17、中就是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大学生的这些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区别情况,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个体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通过满足其不同需要来激励其动机,是实现有效激励的关键。 3、坚持激励的权变性,灵活运用激励艺术 对高校学生的激励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恰当运用权变原则,建立一个动态的激励机制,灵活运用激励艺术,重视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激励也同样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教育管理者要根据不同任务、不同对象、不同时机、不同需要“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方法8。激励中使用的激励种类、方式,要适宜具体激励对象的心理需要。要从体察人心入手,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18、才能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需要是驱使人们行动的一种动力,需要具有激励作用,由需要而产生动机,由动机而导致行动,由行动结果来决定需要的满足,这是一条客观规律。但是,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发展变化的,教育管理者要认识需要规律,增强激励手段使用的针对性。 教育管理者要重视激励的有效性,善于肯定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潜能,把潜在的素质转化成现实的能力,使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充满生机和活力,推动和完善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管理者只要能正确地掌握激励条件、采用合适的激励方式、确定适当的激励面和进行积极而求实的宣传,就能有效地发挥激励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4
19、、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水平 有效的教育管理要着眼于学生的合理需求,着力于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落脚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激励之上。激励的核心是实现“激励主体的客体化”与“激励客体的主体化”9。自我激励是指为服从于某种目标而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10。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就会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培育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意识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进步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就意识和自我实现心理极为突出,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更加强烈地把注意中心转向自我,开始有意识地内省自我,观察自我,体会自我,
20、发现自我,探索人生的价值,对未来充满期望,对成功具有强烈的要求,而且他们的成就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将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进一步的努力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11。 参考文献: 1周振林.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偏差及其矫正J.攀登,2002(4):40. 2李英田.激励能力的提升与自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40. 3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OL.http:/ 4贾夕.消除激励不当的负面效应J.人才开发,2000(7):40. 5李英田.激励能力的提升与自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44. 6申万兵.论柔性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9(8):83. 7张强.对“80 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1):23. 8王利民.论激励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