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 TOC 约束的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研究摘要 本文根据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结合 TOC 约束理论和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特点,分析工程机械行业计划管理的特点和现状,重点对TOC 约束下的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计划、能力平衡、生产排程、配送管理等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和方案。 关键词 工程机械;生产计划;TOC 约束;能力平衡;生产排程 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
2、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而这些市场竞争的特性又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如何缩短差距,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摆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企业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服务和财务管理等活动,构成了一个企业管理活动的价值链。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之中,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生产计划则是企业计划管理中的重点,因为生产计划管理可以创造出企业最优的生产力。但是,由于行业不同,生产计划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比如,制药、薄膜、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3、与工程机械企业就有巨大差异。工程机械企业的生产模式是典型的离散制造模式,其生产计划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 工程机械企业的离散制造模式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仅徐工集团重型有限公司一个企业就有近种产品;生产批量小,每批订单台不等;产品复杂,一个产品的零部件有 多件;生产周期长,大型设备单台套生产周期长达半年甚至一年;工艺复杂,包括磨、切、钻、铣、焊接、喷砂、油漆、装配等多道工艺处理;组织生产难度大,既有自己组织生产,又有大量采购,还有很多外协加工。自己加工生产时,各分(子)公司下设若干个生产分厂,生产流程布局、工位划分、工作中心的合理设置,都是生产计划的关键因素。再加上上千家供应商、几百家外协厂,内
4、外生产节拍的衔接,对于计划管理都是巨大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离散制造管理,在纯人工管理条件下,生产计划的管理模式落后,成本计算不准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数据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上述特点使生产管理非常困难,生产计划与控制根本无法有效指导生产。 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计划管理特点和现状 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活动的中枢,是生产系统运行管理最基本的日常工作,正确与有效的生产计划管理是提高生产有效性与经济性的根本保证。对生产进行计划管理是企业实现内部科学、系
5、统、有效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对降低制造成本起着关键作用,是企业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 工程机械行业经常无法准时交货,更多的交货期满足都是依赖库存出货,企业往往开足马力拼命生产备足库存,订单波动、产能不均、计划失控成为很多工厂的顽疾,计划形同虚设;但客户的计划常常变更,即便库存很高,也常常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太多的紧急出货,常常缺料;产序失调,招致人、机、设备、物料配合不佳,质量无法保证,退货量太高,太多的跟催,太多订单无法整批出货经常不能如期交货,最终客户流失,企业损失惨重,其根本原因是计划管理没有完全到位。 现行生产计划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一个静态的、分散的、不连续的、按台套的
6、计划,不能进行合理的通用件合并,缺乏科学的计划政策、批量政策、储备政策、提前期等生产计划参数。由于计划方式落后,造成很多企业的生产周期长,库存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不能准时交货,多数企业执行月计划,滚动计划,计划较粗,上下工序缺乏精确的衔接,由于在制品、库存、物料定额数据不及时,不准确,计划的准确性差;由于计划管理不周,造成生产不均衡,零件成套率差,不能按时交货,生产调度工作量大,天天抢缺件,这些是大多数工程机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考察了很多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论企业上还是没上,车间里、装配线上、加工线上的作业计划、生产过程的调度和管理仍然是在用最初最原始的那种老
7、方式多数时候是人的经验,有时候是感觉在起作用,加上少量的以xcel 为工具的报表运算,虽老虽笨但是有效。功能再强、管得再宽似乎也管不到这里。结果,表面风风火火的与企业最关键的运转过程发生了断层,从这个断层衍生出来的一大堆问题成为众家难解之死结。最关键的是,企业生产调度是对企业最底层的生产资源人员、设备、场地、配送等,按照它们的能力进行合理安排。但是上层的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去考虑这些资源和它们的能力,或者假设生产能力无限,或者按照一个人为定义的瓶颈资源进行简单四则计算,这种简单计算很难满足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 工程机械企业生产计划模型 针对工程机械行业生产计划管理的特点,企业必须
8、考虑在保证满足销售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计划如何均衡;如何和供应商计划协同;如何快速变更计划;如何提高存货周转率;如何和配送方协同,既能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又能在正确的时间内,配送方把物料按指定的数量送到指定的地方,生产订单量大,为现场报工带来困难,进而影响计划的准确性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这一连串的疑问对系统生产计划提出挑战,系统很难完全满足这种计划模式,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开发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插件” 。所谓的插件,就是从系统取数,处理完毕,写回系统的“增强功能” 。这些增强功能不会变更系统核心逻辑,也不会影响系统标准产品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一连串的疑问逐个解决。 工程
9、机械行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以徐工集团生产计划为例,徐工集团设置了 3 层计划体系,分别是销售滚动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销售滚动计划主要指导长期采购件计划,主生产计划主要指导零配件加工和总装计划,而计划主要指导供应商送货计划(如图 1 所示) 。 销售滚动计划 工程机械行业必须建立滚动销售计划的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事情:一方面,要设置合理的滚动销售计划的时间跨度,考虑到部件采购提前期和总装提前期,设置不同的时间跨度,比如当前一个月的计划要细分到周,后面两个月的计划,可以明确到月;另一方面,要定义合理的滚动计划的对象,比如在当前的一个月内,计划对象必须是具体型号的车,而后面的两
10、个月可以明确到车型,从而实现基于车型的滚动预测。 主生产计划模式 销售部门做完滚动销售计划后,总装工厂得到销售部门的计划。但该计划不一定是可以落地的计划,生产部门通过平衡交货期以及工厂生产能力和配套厂能力,做到工厂生产均衡,并对销售滚动计划进行能力模拟,物料可用确认等,最终把滚动销售计划中的周计划变成可以执行的到天的计划(如图 2 所示) 。运算逻辑应用 约束理论 ( ,简称) ,是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 )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其最优生产技术( , )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进入年代, 又在基础上发展出用来逻辑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 )工具。因此,既是面向产销率
11、的管理理念,又是一系列的管理工具。 约束理论体系可以用图 3 表述。 的核心理念是指任何系统至少存在着一个约束,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 (任何企业或组织均可视为一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打破系统的约束。任何系统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环所构成,环与环相扣,这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最弱的一环,而不是其最强的一环。同理,也可以将企业或机构视为一条链条,每一个部门是这个链条其中的一环。如果想达成预期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最弱的一环,也就是从瓶颈(或约束)的一环下手,才可得到显著的改善。换句话说,如果这个约束决定一个企业或组织达成目标的速率,则必须从克服该约束着手,这样能在短时间内显著地
12、提高系统的产出。 工程机械行业运用,是由于有一套思考的方法和持续改善的程序,称为五大核心步骤。这五大核心步骤是: ()找出系统中存在哪些约束。 ()寻找突破这些约束的办法。 ()使企业的所有其他活动服从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 ()具体实施第二步中提出的措施,使第一步中找出的约束环节不再是企业的约束。 ()回到步骤,别让惰性成为约束,持续不断地改善。 工程机械企业运用理论,就是运用的 9 条生产作业计划制订原则,即: (1)不要平衡生产能力,而要平衡物流。认为生产能力的平衡实际是做不到的,必须在市场波动这个前提下追求物流平衡。所谓物流平衡就是使各个工序都与瓶颈环节同步,以求生产周期最短、在制
13、品最少。 (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水平不是由自身潜力所决定,而是由系统的约束来决定。所谓约束即瓶颈(也称瓶颈资源) ,是指实际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生产负荷的资源。这一类资源限制了整个企业产出的数量,其余的资源则为非瓶颈资源。 (3)资源的利用()和“活力” ()不是一码事。 “利用”是指资源应该利用的程度, “活力”是指资源能够利用的程度;“利用”注重的是有效性,而“活力”注重的则是可行性。 (4)瓶颈损失小时,相当于整个系统损失小时。 (5)非瓶颈上节约开小时,无实际意义,只是造成了相关设备的闲置,不能提高产销率。因为瓶颈制约着产销率。 (6)瓶颈制约了系统的产销率和库存。产销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
14、出来并销售出去的量,即通过销售活动获取金钱的速度;生产出来而卖不掉的产品,只能是库存。 (7)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等于加工批量。把在制品库存分为两种不同的批量形式,即转运批量(指工序间运送一批零件的数量)和加工批量(指经过一次调整准备所加工的同种零件的数量) 。 (8)加工批量不是固定的,应该是随时间而变化。 (9)优先权只能根据系统的约束来设定,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不是预先设定的) 。 运用到工程机械企业生产计划时运算逻辑如图 4 所示。 从图 4 可以看出工程机械企业必须先进行能力配套,再进行物料配套,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存货周转率。瓶颈计划是控制供应链生产节奏的关
15、键,就像是音乐会的指挥。要提高存货周转率,那么瓶颈后不允许留取库存,留取库存就是降低存货周转率。瓶颈前必须有库存,但必须控制量,过大也降低存货周转率。那么非瓶颈计划要完全服从瓶颈计划,要服从指挥。 工程机械企业的计划只能通过来解决物料齐套性,因而必须在运行之前,先进行能力齐套约束检查,从而保证计划的可执行性,这对于任何一家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物料需求计划() 主生产计划确认后,系统将会对主计划运行,系统根据整机部件的采购提前期,自动生成供应商的预测交货计划( ) ,该预测交货计划可以是滚动的,从而用以指导供应商的生产及配送计划。而基于系统,可以实现对交货计划的每天更新,确保
16、供应商适时了解总装厂的主计划变化情况(如图 5 所示) 。 工程机械行业生产主计划运行模式 工程机械生产主计划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销售中心根据经销商反馈,制订滚动的销售计划:一方面是销售中心的紧急插单或进出口公司的销售订单,生产主计划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准确程度,即配套供应商能否均衡生产。同时,主计划不同时段计划的对象不一样,离当前时间越近,计划的对象越具体,反之,计划的对象往往是机型。 生产主计划经过产销协同确认后,根据材料明细清单,考虑库存、已订货、在途物料,对主计划内容进行计算。此时,系统将发布一个滚动的送货日程表给配送单位,送货日程表是一个用于指导配送方计划预测的依据。
17、送货日程表的时间可以是前细后粗,即前面明确到天,后面明确到周或月的格式。 根据生产累计提前期,生产主部门把主计划转为生产顺序计划(即上面的计划行) ,明确了生产线的上线顺序。 生产顺序控制系统 ( , 简称) ,根据生产线的上线顺序,考虑到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和配送物料的配送节拍,生成配送指令。在配送指令中,可以明确送货时间到分钟,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指导配送执行。 配送方根据配送指令送货,总装厂按配送指令收货,减少收货的动作,加快收货处理的时间。 根据配送指令的收货明细,可以形成供应商的开票明细,供应商根据开票明细,进行开票,形成应付账款。 在生产执行时,对生产进行报工,系统自动确认相关的人工和机器成本,与产品成本核算关联。 整机生产完以后,凭系统中的发货单,将产品发运给经销商,系统自动结转销售成本,财务根据发货单,进行销售开票,确认应收账款。 2 生产排程 有了能力平衡,有了按照理论计算出的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应该很好了吧?其实不然,对于指导具体生产来说,这还是差得很远。现在我们以一个假想例子来说明。 系统计算出了一套生产作业计划,即为所有生产资源安排工作的作业计划。现在,由一个有经验的车间老调度员来判断这个计划系统是否可以用的,他将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