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 江西省 中小学 电子书包应用研究 方案 一、 课题提出 1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背景。 近年来,全省各地“班班通”建设不断推广,南昌、新余等设区市大部分学校实现班班通;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如火似荼。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发展至今拥有中小学各年级各类型教育资源总量达 167 万余条,资源容量 有 50T。 省电教馆 每年举办 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等 9 项应用展示活动, “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达 662 个, 营造 并形成了 信息 化教学 的良好氛围 。 “智慧校园”、“ 省级 教育 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
2、 ”的兴起与发展,为电子书包的应用提供了 充分的 技术与环境支撑。 从教育云的视角看, “三通两平台” 的 建设与应用,具体 体现 在中小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就是 移动学习终端 的引入和使用。电子书包作为中小学学生的移动学习终端, 实质上是“人人通” 的直接入口,是 一种个人学习的信息化环境 , 其教育教学应用自然 是顺应 数字 时代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2 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从中国万方数据的 知识脉络 检索 ( 2014.03.09.), 获得电子书包的研究趋势(图 1): 图 1 电子书包 的研究趋势 ( 1)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21 世纪初,八国集
3、团在冲绳发表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中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是 21 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美国于 2010 年 11 月颁布最新一轮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通过对现有的信息化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以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当前,以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为首的世界各国 “ 一对一 ” 数字化教育应用项目正在迅猛发展。在这些 “ 一对一 ”数字化项目中,电子书包项目表现得尤为突出。据克利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迄 今至少有 50 个国家(地区)计划推广电子课本、电子书包。电子书包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提上了政府议程,同时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纷
4、纷关注。 ( 2)国内 教育信息化 发展 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中 明确做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的纲领性叙述 ,明确指出“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 力 ”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更是直接 要求“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
5、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 电子书包不仅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媒介,还是“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的核心组成内容。 我国电子书包发展自 2000 年 在天津问世,开始提出 “ 电子书包 ” 的概念,经历了 2000 年到 2002 年的第一批电子书包的热潮,电子书包的研发项目相继立项,电 子书包的试点学校相继成立。 随后 ,由于技术水平 和设备成本等 限制,电子书包 经历 了从 2002 年到 2008 年的冷却期。 直到 2008 年 英 特尔 “ 一对一 ”数字化学习应用研究项目的成立,电子书包的热潮再次掀起,厂商的各种电子
6、书包开发和销售 , 北京、上海、深圳等 发达城市建立电子书包试点学校、试点班级 , 政府 部门如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 研究制定 中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 推动电子书包等条款的 政策引领 , 电子书包 已经 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新 热点 。 2012 年,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 启动实施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教育应用示范校推进计划 。 上海 闵行区 启动 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转变 电子书包项目, 采取“ 整体规划、环境建设、教师培训、应用评估 ”的区域推进,从 物理环境(电子课桌
7、 , 教学呈现 , 无线网络)、软件环境(教学平台 , 交互平台 , 管理平台)、数字资源(电子课本 , 教学资源 , 学科工具)、应用模式(教学模式 , 学习策略) 等方面展开探究, 计划 至 2014 年 实现 全区所有学校 应用 电子书包项目(学生数量在 15 万左右) 。 江苏南京 21 所中学、 陕西省20 所 学校、杭州上城区 13 所学校也相继展开电子书包试点应用。 ( 3) 国内外 电子书包 研究 情况 从中国知网 CNKI 检索( 2014.03.09.),获得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数据(表1)。 表 1 相关研究统计表 关键词 总数 数据来源 学术期刊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会议
8、论文 电子书包 444 415 6 19 4 电子书包 研究 68 49 3 14 2 电子书包 应用 77 66 3 8 0 电子书包 应用 研究 23 15 1 7 0 从 目前对电子书包的研究 内容上看 ,主要分为四类: 对电子书包 概念、优点、缺点、应用方式的辩证分析 ; 对电子书包技术规范的设计与研究 ; 对电子书包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对电子书包课堂实施可行性、实施策略、需求的影响等地实证研究 ; 电子书包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 。但是, 相关研究统计 数据表明,在 研究的关注点上, 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 是明显不足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设立江西省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的课题。
9、 二、概念界定 1 电子书包 : 电子书包 一般 指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 课题组 把它定义为 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 移动 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 、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 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 (图 2) 。从硬件 设备 视角 看 ,即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终端设备:一是网络环境 ( 有线的或无线的网络基础条件 ), 二是学习终端 ( 平板电脑或者台式电脑,具备软性的数字媒体阅读技术和硬性的网络通讯技术 ) ; 从 学科资源视角 看 ,即按照课程结构整合而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 :包含数字化教材、教学管理平台、数字化
10、教辅资源、软件学习工具等;从学习方式视角看,即基于网络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下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管理方式变革 ( 支持远程 化 、 精确 性), 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连接 ( 支持 自主性、 个性化 ) 。 图 2 电子书包系统架构 2中小学应用。 中小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应用即 教育教学应用,包括: 应用环境 。 学校构建有线 、无线网络基础设施,构建私有云形式的数据中心,教室建成网络环境;学生家庭拥有 无线 /有线 网络连接 。 应用场景 。 课堂内外 应用 ,学校内外 应用;学科课程全面应用,学习过程全程应用。 3应用模型。 电子书包使用对象 是 学生(子女 /社
11、会成员 )、教师、家长和社会教育工作者。电子书包的应用领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 校 社”协同教育,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如图 3 所示。 图 3 电子书包应用模型 三 、 研究目标 1探索 中小 学校电子书包教学应用 中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连 结课堂与课外学习、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的 模式、 方法 和策略 ; 2 探讨中小学生应用 电子书包 中学习心理、行为和 方式 的变化; 3 研 发 能够实现精确性的个性化教 /学的电子书包应用 平台和 资源 。 四 、 研究内容 ( 一 ) 学生方面 1. 电子书包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 2. 电子书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12、研究 3. 电子书包对学生 信息素养的影响研究 4. 电子书包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 5. 电子书包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6. 电子书包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研究 7.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生合作式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 8.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 9.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生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 10.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生混合式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 11.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生体验式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 12. 电子书包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 二 ) 教师方面 13. 电子书包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 14. 电子书包应用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 1
13、5.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16.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师专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17.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 18. 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从教能力研究 19. 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从教能力研究 20. 基于电子书包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从教能力研究 21.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途径研究 22.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研究 ( 三 ) 教 /学 资源 方面 23. 基于电子书包的微资源建设需求研究 24.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与学工具需求研究 25.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与学资源应用现状研究 26. 基于电子书包的 *学科资源需求研究 27.
14、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与学资源应用研究 28. 基于电子书包的微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29. 基于电子书包的微学习资源应用研究 30. 基于电子书包的交互性学习资源的应用研究 31 电子 书包校本课程 资源 建设 研究 ( 四 ) 教 /学评价 方面 32. 电子书包环境下教学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33.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活动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34. 电子书包对师生关系的变革研究; 35. 电子书包环境下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36. 电子书包环境下课堂互动效果研究 37. 电子书包教与学的有效评价方式研究 38. 电子书包试点班与传统教学平行班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 五 ) 教学策略 /模式
15、 39.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电子书包应用模式探究 40. 基于电子书包的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41. 电子书包与课堂 教学深层次融合 研究 42.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 研究 43. 基于电子书包的协作学习模式应用研究 44. 基于电子书包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应用研究 45.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策略 研究 46. 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 优势互补的 研究 47. 基于电子书包的抛锚式教学策略应用研究 48. 基于电子书包的启发式教学策略应用研究 49. 电子书包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研究 50. 基于电子书包的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 51.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案例研究 52. 电子书包在小学 *课
16、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3. 基于电子书包的微课教学研究 54. 基于电子书包的非正式学习研究 55. 基于电子书包的高效课堂应用研究 56. 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57. 电子书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8. 基于电子书包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 研究 (六) 教育教学管理 方面 59. 电子书包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 影响研究 60. 电子书包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 61. 电子书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62. 电子书包在基础教育中的推进策略研究 63. 电子书包应用误区及对策研究 64. 电子书包班级教育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 65. 电子书包班级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66. 电子书包课堂
17、管理研究 67. 基于电子书包的家校协同教育模式研究 五、 主要观点 1 电子书包是一种个人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它包括硬件设备(移动和宽带设备)、软件设备(教学软件、网络教育平台、数字资源),以及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所以它不是简单地将书装进移动设 备,而是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在技术上的体现,是促进教 /学方式转型 的最 优化 表现 形式 。 2 电子书包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将提升一般教师的教学水平, 能够 缩小学校、教师的基础性差异, 能够实现精确性的个性化教 /学,达成 “教学公平” ,切实 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 电子书包将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使学生的学习与不受时 空 限制,与
18、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 电子书包以及由此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继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 和家庭的家教行为, 将有力促进教学民主 、促进素质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普通合格人才、优秀人才夯实基础。 5 电子书包的 教 /学 应用 必须在 与传统教学互补,必须在大数据 技术上作 深入 思考和革新,才能够 有效推广 普及。 六 、创新之处 1 理论 视野 : 通过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三位一体地探讨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的深度融合 ,课堂与课外学习 的高效联结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 2 技术 角度 : 以 大数据 技术
19、作为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核心,突出 精确性的个性化教 /学 ; 3 伦理 层面 : 关注 中小学 师生 的身心健康 , 注重电子书包应用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 。 七 、 研究方法 1 基本 思路 本课题 以 现代教育 思想 和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引领,以 大数据 技术和网络学习、移动学习作为技术指导,将 教育公平和 素质教育 的理念贯穿于研究过程之中 。 本课题计划用三年时间 在 各设区市 义务教育阶段 的 1-2 所 学校 进行试点 工作 。 各校在实验年级确定 1-2 个实验班(实验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60 人) , 实验年级小学为四年级,初中为七年级 。 2 技术路线 在全省中小学进行电子书包
20、应用的前期 需求 调研的基础上, 在 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建设“电子书包教学应用子平台 ” (图 4) , 充分 利用大数据技术 ,完善 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监测评价 功能, 研 发 具备 精确性、个性化教 /学的 学生、教师、学校高互动性的电子书包平台 ,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以确保 电子书包平台的技术领先 。 同时, 在 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子平台 ” 上 ,研究选择 电子课本资源, 设计 开发 学科教学资源、学习工具资源 ;试点学校设计开发 基于电子书包的 校本课程 资源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充实,以 确保 电子书包应用的资源领先 。 图 4 电子
21、书包教学应用子平台 在对试点学校 、 试点班级 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前测(问卷 、测试 )之后,各试点学校、试点班级 展开研究,探索 融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 联结课堂与课外学习、结合学校与家庭教育 的 电子书包教学应用 模式、 方法 和策略 ; 探讨学生在电子书包 应用 中的学习心理、行为和 方式 的变化;研 发 能够实现精确性的个性化教 /学的电子书包应用 平台和 资源 。 组织对进行 试点学校、试点班级 的学生、教师和家长 进行后测 (问卷、测试) ,组织 对电子书包应用 平台和 资源 的 专家 评估,总结完成江西省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研究报告。 3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 法 ,按照计划 -行动 -反思 -调整,辅以 对比研究、案例 研究 、问卷调查 和测试 等方 法 ,并注意再循环往复的要求, 保障 课题研究 的过程的科学严谨、数 据的信度效度 (图 5) 。 图 5 研究方法 八 、 实施步骤 1 第一阶段 ( 2014 年 3 月 -2014 年 5 月 ) : 准备 阶段。 电子书包应用的前期需求调研; 选定 各设区市的 试点 学校 ; 培训 各试点学校参与研究的教师 。 2 第二阶段( 2014 年 5 月 -2017 年 1 月 ):研究阶段。 各设区市推荐 1-2 所(按先后排序)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 参加项目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