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容毫针针刺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美容毫针针刺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 38 例观察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美容毫针针刺印堂、迎香、列缺、尺泽,对照组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对2 个疗程后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 89.5 %,对照组总有效率 84.2 %,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远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 68.42 %,对照组总有效率31.58 %,两组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结论 美容毫针针刺与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相似,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富马酸酮替
2、芬片。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刺 临床观察 儿童变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复发为其特点,而且近年来在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容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哮喘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笔者自 1999 年以来采用美容毫针针刺对 38 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观察病例均来自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将收集到的 47 例患者按照纳入标准进行筛选,38 例患者纳入观察病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19 例
3、中男11 例,女性 8 例;年龄 416 岁,平均(9.33.7)岁;病程 0.55 年。对照组 19 例中男 9 例,女 10 例;年龄 4.515 岁,平均(8.83.4)岁;病程 0.54 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1(1)反复发作史,具有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多和鼻塞项症状中至少项。 (2)鼻腔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肿胀。 (3)实验室检查: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有种为+或+以上;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1.3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病程半年以上;年龄 416 岁;无严重器质性疾病,不伴哮喘者;患儿能够配合接受针刺和
4、对照治疗并具备跟踪疗效调查者。2 治疗方法2.1 观察组取穴:印堂、迎香、合谷、列缺、尺泽。患者在家长的配合下取仰卧位,用 0.26 mm25 mm 毫针,印堂穴针刺向鼻根方向平刺,得气后使针感扩散至鼻尖部;迎香向与鼻中隔成 45夹角刺入,气感到达鼻根部,并出现眼睛湿润和鼻塞缓解;合谷直刺 1015 mm,得气后行捻转法 5 s;列缺平刺 815 mm,针尖朝向尺泽,令气感上行;尺泽直刺 1525 mm,针刺用捻转补泻法,实证采用泻法,虚证采用补法。每 10 min 行针1 次,留针 30 min。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隔 3 d。2.2 对照组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412
5、 岁儿童每次 0.5 mg,1316 岁儿童每次 0.8 mg,每日 2 次,10 d 为 1 个疗程,疗程间隔 3 d。所有病例均治疗 2 个疗程和随访半年后统计疗效。3 疗效观察3.1 症状体征分级标准为了准确客观地评定疗效,将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级积分观察1。症状与体征分级积分见表。表 1 症状体征分级项目程度分级3.2 疗效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有关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定标准1,依据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51 %为显效, 50 %21 %为有效,20 %为无效。4 结果4.1 近期疗效比较见表 2。表
6、2 两组治疗结束后即刻综合疗效比较例观察组总有效率89.5 %,对照组总有效率 84.2 %,经统计学处理(R 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有较好疗效。4.2 远期疗效比较见表 3。表 3 两组治疗结束半年后综合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 68.42 %,对照组总有效率 31.58 %,经统计学处理(R 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表明观察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 典型病例患者,男,4 岁,2007 年 12 月 3 日就诊。主诉:鼻痒、鼻塞、流涕10 余天。既往有变应性鼻炎史半年,曾用“滴鼻液”治疗无效,前来我科就诊。患儿每遇天气变
7、化发作,发作时鼻痒不适,阵发性连续打喷嚏,鼻流清涕,鼻塞,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鼻腔检查:鼻黏膜水肿,表面光滑,鼻腔内有大量的清稀分泌物。诊断:儿童变应性鼻炎,证属肺虚感寒型。取印堂、迎香、列缺、尺泽、合谷,按上述方法针刺,1 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2 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前后症状改善74.8 %,随访半年,其间感冒 1 次,鼻炎未复发。6 讨论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多因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而致腠理疏松,卫表不固,或脏腑功能失调;感受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宣发,侵犯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肺窍壅塞而致。 灵枢本神论言:“肺气虚则鼻
8、塞不利。 ”外台秘要载:“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奎塞。 ”印堂虽为经外奇穴,但位于督脉循行线上,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督脉有统摄全身阳气和维系人体元气的功能,具有宣通壅塞、醒鼻开窍之效,故刺之可调节鼻部经气,改善鼻腔堵塞,减少分泌。因手阳明经脉循鼻旁而又与肺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因此取迎香穴对疏通阳明经气有良效;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手阳明与手太阴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大肠经上夹鼻孔,故针刺列缺既可宣通肺气,又可清利鼻窍;取合谷以疏风解表,加强宣通鼻窍之功。因很多儿童对针刺存在惧怕心理,在采用针刺治疗本病时应做好耐心解释和诱导,采用美容毫针和无痛进针法,减轻针刺痛感,加强气感的传导,提高治疗效果。本病与体质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患者在治愈后应加强体育锻炼和口吸鼻呼训练,增强体质,防止复发。【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