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虚静:文学活动必备的心理状态论文关键词:虚静;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心理状态 论文摘要:“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探讨和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
2、,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作家和欣赏者才能悬搁知识和偏见,成为自由的、超越的存在,真正进入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心境,从而把握艺术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1 虚静是文学创作必备心理状态 真正的文学创作不是写作,而是作家的审美心理世界的生成。在这个审美世界中作家这个主体是自由的、超越的存在,而其所要生成的客体世界也与作家的主体存在,在主体间的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客关系不再是对立的,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它们共在、同情,达到视域融合。这种审美心理过程的产生依赖的是什么呢?是虚静。虚静的审美心理状态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就有阐述: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3、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关于艺术创造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刘勰指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不仅直接运用了“虚静”的概念,而且明确地将它界定为作者心调气畅,淡泊宁静。重点要求作者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想象、艺术构思时主观精神状态的专一、超越功利和超越生存,达到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在刘勰看来,虚静的心理状态对实现审美想象、进行文学构思是必要的。 陆机在讲到艺术想象活动的时候说过:“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文赋)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内部的情感越来越鲜
4、明,而外部的各种物象也越来越清晰。这就是说,艺术想象活动一方面结合外部形象,一方面又包含着作家的情感。正是因为有这两个特点,艺术想象活动才能产生审美意象。在这个基础上,刘勰认为,要提高艺术想象力,保持文思的畅通,关键在于“秉心养术” 。这便是:一是要有虚静的心态,二是要在平时知识的积累、才干培养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写作中体现“博而能一”的原则。 艺术想象一方面要保持“虚静” ,另一方面又要依赖外物的感兴,也就是主体间的心理诱发。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明诗)“物色之动,心也摇焉。 ”“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消,阴沉之志达;辞以情发。
5、 ”(物色)就是说,由于人心(主体心理)对外物(同样的主体)的感应(交流),才产生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这种主体间的感应的实质,是“气”的感应,是自然界的气和人体内的气的感应,这就是锺嵘在诗品序中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 艺术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它的结果是产生审美意象。刘勰从主体间的感应,谈到艺术想象活动的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这就是说,艺术构思的妙处在于作家的想象活动是和事物的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再一个特点是“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就是说,艺术想象活动是一种主体间饱含情感的心理活动,作家的想象和事物的形象贯通在一起,从而引起了情感的
6、变化。 刘勰认为每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对外界的感应力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作家在平日就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感应力。培养的方法是:“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就是要努力积累知识,认真研究事理以发展自己的才能,对各种事物注意观察研究,并且锻炼自己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刘勰对于艺术想象活动的这些认识,并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陆机文赋对于艺术想象活动的论述也很出色。陆机在文赋中就说过作家创作构思的心理特点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就是说,艺术想象可以超越经验、理智的限制。刘勰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吸取了陆机的思想,所以神思篇代表了一个时代共同
7、的认识水平。从先秦的“观物取象”到魏晋南北朝的“迁想妙得”和“神思” ,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这个跃进表明,中国古典美学已经开始对艺术创作的心理活动,对艺术思维的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为美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虚静”实际上是道家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老庄以“虚静”解释支配万物的道,将其奉为养身、处世和治国的法宝。 老子十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 ”在这里老子强调了一点,为了实现对于“道”的观照的问题,观照者必须保持虚静。 “复”就是回到老根, “观复”就是观照万物的根源、本源。也就是说,人心只要保持虚静的状态,就能和宇宙融合,从而观照宇宙
8、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 道家“虚静说”要求主体心境的空明莹澈,摆脱功利欲望,排除知性干扰,专注于主体问(作者与对象)的共在、对话、理解、同情,以达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田子方故事是个很好的印证。宋元君请画师为其画画,多数画师很紧张,他们各就各位,十分拘束,只有一位画师与众不同。他到得最晚,显得十分安闲的样子。见国君本来要快步走的,他却慢吞吞的,接受国君的揖谢之后也不急于就位。回到住所,光着身子盘腿而坐。这位画师很不拘礼节。但是国君却判断他是真画画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多数画师心中充满“庆赏爵禄” 、 “非誉巧拙”等各种考虑,缺乏一个审美的心胸(空明的心境)。他们的创造力
9、也受到利害观念的束缚而得不到自由的发挥,独有后来的这位画师却超脱了利害关系,他的心境是空明的,他的创造力也不受拘束,能够得到自由的发挥。这个例子说明,能不能超脱主体性,达到虚静状态,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包括技巧)自由发挥何以可能、审美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如齐国的管子学派、庄子、苟子、韩非等,对于老子这种虚静的认识都有所继承和发挥,显然和老子的命题有着血缘关系。 韩非讲“思虑静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人”(韩非子解老)、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韩非子主道)。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庄子,庄子把老子的“虚静”命题发展成“心斋” 、 “坐忘”的命题。 苟子解蔽中也有:“治之
10、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虚”就是排除主观的成见和欲念,也就是“无己” 。 “静”就是保持心的安静、平静。 “一”就是“一意专心” 。 魏晋南北朝以后讲虚静的人就更多了,如唐代刘禹锡诗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虚而万景人” 。所谓“万景人”说的是文学构思过程中的审美观照,都是要以虚静空明的心胸为前提。 总的来说,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只有进入虚静的状态,才能把知识、理性和偏见悬置起来,才能真正进入审美的心境,主体间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超越。 2 虚静是文学欣赏必备的心理状态 审美“由于其存在的丰富性,心灵的能动性,超越的无限性,的确可以产生瞬间的生存、瞬间的
11、超越、瞬间的永恒等作用,对人生的确能产生一种慰藉、寄托、享受与满足。这是审美活动之所以为人类生活所必须,是审美创作得以生存、存在的意义所在。 ”正是由于审美愉悦这个原因,人们喜欢文学作品,喜欢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呢?虚静也是必备的文学审美心理状态。人的主体心灵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先天赋有与后天教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掺杂着本能欲念的实用自我;二是运用思维理智为规范的理性自我,这二者都属于一种非我的范畴;三是能够透入主体把握人生的艺术精神的直觉自我,它是人真正的生命世界,是与运动不止的人共通无碍的心灵至境。因此,虚静就是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在审美过程中达到主体间
12、同一境界,也即“物我合一” 。 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要求欣赏者忘物忘我,其目的就是不要带着先验的、理智的自我进入审美,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精神“皆被吸人于一个对象之中,而感到此一个对象即是存在的一切” , “自失于对象之中”翻,完全达到审美主体间性。 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也是要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 “无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静庵文集红楼梦评论),这样来“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真是在这种虚静中,主客体(主体间)才能完全的进入同一的状态。 庄周梦中化蝶,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欤,胡蝶之梦为周欤”(庄子齐物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
13、花看人,花到人里来。 ”(金圣叹鱼庭闻贯);文与可画竹, “嗒然遗其身” , “其身与竹化”(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曾无疑画草虫, “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这些都表明“虚静”状态是审美过程中主体间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 同时在审美过程中,欣赏者还必须悬置情感,否则也是不能达到主体问同一的状态。宋代道学家邵雍就曾说到:“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又说:“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 ”(皇极经世全书解观物外篇十) 3 结语 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学作品的产生是主体问在虚静的心理状态下共同创造的一个世界,在这
14、个世界里,主体间自在生存、交往、对话、理解、同情而达到视域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主体间共同经历着一段人生故事、体验着人生经验。他们共同经历着人生的风风雨雨,社会的变幻无常;感受着人生的悲欢离合,社会的复杂多样。因此,文学作品展开的世界也不是纯客体世界,而是主体间的审美世界,所以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也不能像对待客体那样审视文学作品,因为这个世界也是一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世界。自然作为审美对象不是客体,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主体,它与审美主体息息相关、互通声气,最后达到物我两忘、完全一体的境界。所以我会见花落泪,见柳伤情,达到情景交融之境界。正是这样作为审美主体的我才能真正体味、把握作品中的世界,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