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万头猪养殖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 论 .41.1 项目摘要 .41.2 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 项目背景 .52.1 项目由来 .52.2 项目建设的理由 .62.3 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7第三章 建设条件 .83.1 项目区概况 .8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03.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11第四章 市场分析 .124.1 市场分析 .124.2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34.3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13第五章 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145.1 建设内容和规模 .145.2 建设规划与布局 .145.3 生
2、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145.4 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155.5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6第六章 组织与管理 .166.1 项目管理与监督机构 .166.2 管理培训与技术培训 .176.3 技术依托单位 .18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87.1 建设投资估算 .187.2 项目总投资 .207.3 资金筹措 .207.4 资金使用计划 .20第八章 财务估算 .208.1 财务评价依据 .208.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208.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2128.4 应纳税金估算 .218.5 清偿能力分析 .228.6 不确定性分析 .22第九章 环境保护 .2
3、29.1 环境影响分析 .229.2 治理措施 .23第十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2410.1 农业产业化经营 .2410.2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24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2511.1 研究结论 .2511.2 问题与建议 .25附表、附图:一、项目区位置图二、项目财务表3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摘要1.1.1 项目名称:微生态万头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 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1.1.4 法人代表: 1.1.5 项目建设地址:1.1.6 建设期限:2009 年 3 月2010 年 11 月1.1.7 建设内容与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4、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1配套辅助工程和种猪引进四方面;土建工程包括新建饲料加工车间及仓库 3790 平方米,新建标准化猪舍 64475 平方米,建设办公生活用房 1500 平方米,修建 M3 的沼气池, 引 进先进饲料加工生产线 2条;设备购置:饲料加工及饲养机械设备;猪舍内设备及其他设施;引进优良种猪 1175 头。建 设规模:年养殖规模为 6 万头,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 79202头,商品猪 28506 头;生产生猪配合饲料 3 万吨。1.1.8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5012.7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923.68 万元,流动资金 900 万元,建设期利息 189.
5、11 万元。1.2 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依据1.2.1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41.2.2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1.2.3地区农业产业化“十一五” 发展规划;1.2.4县畜牧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1.2.5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2.6猪养殖技术;1.2.7 项目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微生态万头猪养殖基地利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标准化生态养殖生猪,具有“三省一增零排放” (即省工省料省水,农民增收,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优势。该技术是一种无污染、环 保型高效畜牧业养殖实用技术,非常适应于
6、 XX 乃至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首要选择,也是当前国家提倡依靠科技、促进节能减派、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不仅解决了生猪养殖的粪尿处理和恶臭的难题,能够减少猪的疾病,提高猪肉的品质,以此来促进养猪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采用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可变废为宝,通过节约能源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建成运行后,年新增生产生猪配合饲料 3 万吨,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 7920 头,商品猪 28506 头。正常年销售收入为5652.16 万元, 创利税 327.70 万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24,财
7、务净现值 7698.44 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 6.61 年,可有效促进生态养殖规模化发展,增加企业和农户养猪效益,加快畜牧业科技推广步5伐,提高人民的群众生活水平。经济效益显著。第二章 项目背景2.1 项目背景养猪业是 XX 省广大农 民种地之外赖以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多项扶持养猪的政策和措施之后,XX 省养猪业始终保持了平衡发展的态势。据统计,2006 年底,全省共存栏生猪 105.55 万头,与 2001 年相比,增加 2.35万头,增长 2.28%,其中适繁母猪存栏 8.41 万头,增加 1.13 万头,增长 15.53%。2006 年共
8、出栏生猪 128.44 万头 ,出栏率达到 122.18%,与 2001 年相比,出栏量增加 27.04 万头,增长 26.67%,年均递增 4.84%,出栏率提高 14.68 个百分点。全省猪肉产量达到 9.09 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 33.46%,与 2001 年相比,产 量增加 2.05 万吨,增长29.12%,年均递增 5.24%,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提高 1.56 个百分点。但由于受自然生态条件制约,适宜发展养猪生产的区域集中在东部农区,养猪生产中主要的饲料原粮如玉米、豆粕本省产量有限,需大量从省外购入,使我省生猪生产成本高于外省,加之我省生猪养猪生产目前仍以分散养殖为主,饲养
9、随意性强,饲喂不科学,造成猪肉质量相对较差,市 场竞争力弱,在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下,难以与省外生猪形成竞争,造成饲养不能满足本省需求。据相关资料反映,我省每年需从省外购入约 50 万头肥猪、30 万头仔猪以平衡本省市场。因此,如何选择先进实用的养猪技术,进一步节约饲料和人力资源,在有限6的空间和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最大化的养猪效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采取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来增强生猪生产市场竞争力,促进生猪养殖发展,提高自给能力,是我省今后必需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改变农业生产中投入品使用随意、生产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国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建设
10、,发 展标准化生产,对于解决我省目前养猪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推进微生态养猪生产基地建设,统一养猪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统一品种构成、统一饲料使用;相比传统的养猪技术,采用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养猪不仅能节约 70%的用水,还可以节约 1/3 饲料和 50%的劳动力,而且排放少,污染也少,可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增强我省生猪市场竞争力,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发展。1、国家产业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针对农业 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 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 ,“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我省新农村
11、示范点建设也着重畜牧 业良种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入户等项目建设。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延伸和拓宽,各类资源的使用量逐年扩大,保护环境和资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循环农业则是解决资源不足的和浪费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目前国家扶持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2、行业发展规划7养猪业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养猪业符合国家的畜牧业发展规划。近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优化,人们对猪肉品质和猪肉的生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猪肉深加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猪肉制品受到人们的关注,肉制鲜嫩的瘦肉型猪肉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消费量最大的主要肉食品之一,人们对
12、高品质猪肉的数量需求也出现了大量的增加。同时由于全球在关注环保问题,人们的绿色、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如何在增加猪肉产量的同时又兼顾环境因素,已经突出的摆在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首要位置。与此同时,现代养猪业已经向节约、环保、健康、经济的方向 转变,采取新型 发酵床养猪普遍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新型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新型的环保养猪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发酵床主要依靠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猪的粪便,来开发新的饲料,让猪的排泄物能够更多的被重新利用,不仅排放少,污染轻,而且还可以大大节约养猪的饲料和成本。通过建设微生态万头猪养殖基地项目,向社会提供优良种猪和猪肉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也符合畜牧业养殖行业
13、发展长远规划所提出的要求(2008 年国家出台了生猪养殖的优惠政策:新建出栏万头以上,5000 头以上,3000 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分别一次性给予 40 万、20 万、10 万元的奖励)。根据平安县畜牧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在“十一五” 期间,该县畜牧业工作突出疫病防治,优化畜种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 畜牧业增效、 农民增收” 为目标,加快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畜产品安全和饲料生产等体系建设步伐,强化科技服务,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畜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基地化养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宗旨,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 展,提高畜牧业商品化、
14、集 约化、市 场化、产业化程度, 发8展“两高一优 ”畜牧业。因此,本项目符合也国家、省、地、县有关畜牧养殖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2.2 项目建设的理由2.2.是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畜牧业作为 XX 地区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并提出当前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畜产品品种结构,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资源、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把畜牧业发展切
15、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来,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生猪养殖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猪肉也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发展并稳定生猪生产、是妥善解决生猪市场供应问题,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2.2.2 是调整优化畜牧 业结构,加快畜牧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XX 全区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畜产品已从长期数量短缺和解决温饱型向追求高质量高品质方向转变和发展。畜 产品市场竞争,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都决定了畜牧业必须向“ 两高一 优” 方向发 展,畜牧 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本项目充分利用循环农业的运行机制,将传统的“资 源产品
16、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 资源产品 废弃物再生资源” 的9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减少投入,循环利用,这样对于提升产业层次,改善生态环境,增进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快对 XX 地区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生猪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猪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质猪肉产品出口创汇以及迎接市场挑战和竞争等方面,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2.2.3 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目前畜牧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发展意义不难看出,加快发展畜牧业发展可以使粮食作物转化增值,也可以促进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的发展。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不仅可以带动饲料、食
17、品、皮革、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快速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可以说,畜牧 业既是支柱产业,又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能够促进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起到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改变农民养猪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提升群众养猪的积极性,以此来鼓励和推动全区生猪的品种改良进程和养猪产业的发展势头, 对提高全区的生猪良种覆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很产业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2.4 是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本项目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
18、模式,按照“一村一品”进行产业布局,“ 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 全出、四良配套” 方式组织生产,实现 生产过程及产品的双绿色生产模式,完成从农村小生产,到城市大市场的产业化发展。通过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统一市场生产行为, 实行电脑化和网络化管理,及时向农户发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市 场信息新动态等,为农户的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10位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快标准化生产体系、产业化运作创新体系和产品品牌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为促进 XX 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畜禽养殖生产方式转变、品牌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示
19、范。2.3 项目法人基本情况有限公司是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而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农牧业收购、加工和 经营以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综合加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 年 8 月,占地面积 25 亩,企业总资产 5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50 万元。现 有员工 50 余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8 名。公司于 2008年 6 月开始组织专人进行市场调研,决定多方筹集资金引进目前最先进的微生态养猪技术,在行署所在地县建设实施本项目,将本项目建设成为集良种繁育、种猪生产、循环农业、科研于一体的 XX 地区最大的生猪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带动农民群众收入的快速增加。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地委、行暑所在地平安县,属于湟水二号阶地。地理位置东径 1014910210、北纬 36153634之间,南北长 336 公里, 东西 宽 23 公里,平均海拔 20662300 米。年平均气温 64,年降水量 300600 毫米之间。西部距离省会西宁市 35 公里,东距甘 肃省省会兰州市 200 公里。县域总面积 769 平方公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