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能力型学生培养的课程创意设计与教法探讨论文关键词:能力型 课程创意设计 教法 论文内容摘要:创新型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现代大学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鉴于此,文章以如何培养能力型学生为线索,研究课程创意设计与教法,通过系列问题探讨,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能力型学生培养的思考来源于笔者所在学校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即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构建绿色、文明、信息化校园,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成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2、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由此而言,培养能力型学生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因此,国内许多大学纷纷建立前沿学科,在课程的设计上突出研究型课程群建设和教法的改进与研究。基于此背景,笔者以艺术学院课程创意设计与教法来探讨如何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大学生。 一、何谓能力型学生 能力型学生界定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何谓能力。按普通心理学对能力的界定: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但与知识和技能有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
3、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促进能力发展,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其次是能力的类型。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爱德华斯皮尔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以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分析人的能力,提出能力具有两种:一种是由 G 因素构成的一般能力(general factor,即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一般能力是人人都有的,但 G 的量值不同又决定能力的大小或高低水平。另一种是由 S 因素构成的特殊能力(specific factor,是一种专业能力),它则对应于各种特殊的能力,因此,S 因人而异。由此得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
4、仅要根据学生体现出来的一般能力或者能力的高低水平进行因材施教,还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特殊能力的不同而区别引导对待。综上理论,笔者认为,能力型学生应被界定为不仅具有较高的一般能力,而且具有某一种比较突出的特殊能力,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实的研究或做事的素质和潜能。 二、如何培养能力型学生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能力型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系统性、持续性和有序性的整体组合,是一个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下面从几个案例看能力型学生培养应持有的观点。 1.能力型学生的培养应秉持启示、求真 能力型学生培养是大学和教师应秉持的长期理念。众所周知,久负盛名的英国牛津大学
5、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极大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校徽上的英文“Dominus illuminatio mea”(主照亮/启发我) ,彰显出培养能力型学生的理念。强调“启示”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牛津大学前副校长莫里斯博拉(Maurice Bowra)指出:“当代牛津的基本任务有四:培养领袖人才,科学研究,培养新型的学者和科学家,通过学院传递文明文化。 ”牛津大学开展创造性的研究,促进具有挑战性的、有活力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人格,提供更多和更加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机会,以此来促进能力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至 2001 年,它为英国培养了 40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在牛津大学任教的教师和毕业的学生)、
6、25 位首相、85 位大主教和 18 位红衣大主教。对能力型学生的培养是牛津大学的一贯主张,通过启发学生,立定发展方向,指导课程群学习达到能力训练的目标。从牛津大学培养学生的理念中我们找到了“启发”这一关键词。那么,再看美国研究型大学哈佛大学能力型学生培养的理念。哈佛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其校徽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即“真理” 。其校训昭示哈佛以“求是崇真”为办学理念,激发大学生的求真意识,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一直固守在“求真”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能力。哈佛培养的精英之一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在一次联谊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学者的讲演。他认为,作为学者,其根本任务便是“自由
7、而勇敢地从事物的表象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 。正是哈佛中的教授们把学校的理念贯穿在行为中,求得知行统一,完善行知能力,让我们看到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看到两所学校的两种理念深深扎根于教师心灵,促使教师履行使命,把学校的教育思想嵌入教学中,启发学生求知、培养学生崇真,把能力的培养变成对学生成人、成才、成为社会组织中的精英的培养。 2.能力型学生的培养应关注四种方法 就教师而言,关注能力型学生培养的方法尤为重要。那么,有何方法培养能力型学生呢?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耶鲁大学的做法。耶鲁大学最知名的地方突显在教授治教,学校有教授会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具体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这是其引以为自豪和骄
8、傲的重要资本,教授当家可更好地保证学术的自由与发展,教授们的教学方式也呈现出很大的自由度,不同学术观点在校园并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直接熏陶和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知行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这是从学校的外在环境上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另外,在课程中也为学生营造能力发展的空间。小型课程研讨班是耶鲁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教授们鼓励和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捍卫自己的观点并与反对者展开辩论,教学中随时随地欢迎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提出质疑。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抽象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等。除了耶鲁大学的能力培养方法外,斯坦福的方法也值得参考。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认
9、为:“斯坦福最有特点的、区别于很多世界其他大学的就是它有不断冒险的精神,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有这样的精神,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新的方向及新的理念。 ”斯坦福的教授们对教育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发展学生追求创造性方法的本能和好奇心,斯坦福的教学不会给学生现成的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在探索和发现中去寻找,引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或者亲自做实验等方法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借鉴古今中外能力型学生培养取得重要成绩的大学经验,笔者认为,能力型学生培养应关注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能力发展;关注探究式方法,鼓励学生能力发展;关注竞争式方法,促使学生间展开对抗以促进能力发展;关注合作式方法,增进学生团队合作能
10、力的发展。 3.能力型学生的培养应做差异化研究 能力型学生培养做差异研究的依据来源于因材施教原则。人所秉有的天赋决定了人的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包括感知觉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有的学生可能表现为比较突出的抽象思维类型,有的学生表现为突出的具象思维类型。中国现在大学的有些现象让人担忧,一些学校年年扩大招生规模,师资条件跟不上,大课堂形式教学比较普遍,在培养学生能力问题上无法顾及到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和能力发展,忽视了学生这个鲜活的主体。我们的大学和教师不应该把教授学生当作生产产品,只要经过多少规范的工序最后就生产出合格产品,而应该看到每个
11、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个性特征,还要知道对于任何外在的教育或施加的影响,学生都需要一个内化过程并且内化过程中还存在矛盾冲突,知识、经验、道德、意志等多种因素作用于一体,表征出抛弃与吸收的效果。因此,笔者在能力型学生培养上提出一个观点,即差异分类。差异分类最大的特征是关注学生个体特征,关注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并对学生类型进行区别,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分解得出其本质类型,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促使学生能力快速高效发展,以体现学生内在优势化发展过程。 三、课程创意设计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 课程创意设计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理解为是课程教学创新与教法的关系问题。教学创新问题亦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12、:一面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创新,它是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团队不断适应前沿的科学与技术或及时感知特定领域发展的一种能力,并以创新促调整;另一面则是课程创新设计,通过观察外部条件积极吸收新理念,以此来适调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实验方式测定其创新的合理性,形成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这一现象说明,吸收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容易识别优先条件和科技,对社会做出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以创新改善和推动学科和课程创新。教法问题我们把它视为两种类型,即现代教育提出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培养和传统被动性接受式学习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的关键表现为主动性学习的培养,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效果,是培养知识型学生,还是培养创造型学生,教法
13、的创意设计不可否认地将产生极大影响。那么,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唤起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主动性和热情则实为关键。斯坦福的教育学者认为,鼓励青年人自己去发现他们追求的答案,不是一种最容易的学习方法,却是回报最丰厚的一种学习方法。教育能做出的最重要的一条贡献,就是发展学生追求创造性方法的本能和好奇心。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过的许多东西都有可能会被忘记,但是一个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提出问题和找出答案的能力却未必会消失。斯坦福教育学者的教法让我们认识到能力型学生培养与课程创意设计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它们之间又相互促进。勉励学生寻找方法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是能力形成的
14、关键,因此,教育者要在学科课程创意上下功夫,扬传道为引导、改授业为启发、变解惑为答疑。在教学链为主轴的带动下串起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以一系列案例来创意设计课程开发,实现能力型学生的全面培养,使课程创意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待续) 注释: 裘克安.牛津大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54. Joseph A.Soares.The Decline of thePrevilige:the Modernization of Oxford Universi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82 互动百科: 郭键.哈佛大学发展
15、史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01102. 杨立军.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M.学林出版社,2007.1. 参考文献: 1周哲伟.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科学中国人,2006. 2赖声川.创意学M.中信出版社,2006.9. 3杨立军.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M.学林出版社,2007.1. 4钟海青.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 5Wesley M.Cohen;Daniel 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35,No.1,Special Issue:Technology,Organiz-ations,and Innovation.(Mar.,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