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构建摘要:本课题从城乡统筹视角下,通过对现有城乡商贸网络体系不健全、城乡商业网点分布不对称的现状分析,探讨在农村商贸中实现连锁经营的可能性。通过国内外连锁经营模式的探究,研究城乡统筹视角下城乡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构建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从而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实现真正的“大流通、大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双向流通;连锁经营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环节之一,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着对资源合理配置和资金有效周转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2、,且旧的经济体制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严重,使得农村的流通业处于滞后的状态,农民的生产消费不足,农村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影响着社会的长远进步以及和谐发展。为了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社会和谐发展,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中。为城乡双向流通创造了机遇。从 2004 年起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加大了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同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支出;2004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 ,提出“鼓励有实力的零售企业运用特许经营、销售代理等方式,改造夫妻店 、 代销店 ,力争用
3、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 。2005 年商务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对 2005 年“万村千乡工程”项目予以资金支持的通知扶植农业经营。2006 年商务部印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提出进一步推进以解决农民买难为主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解决以农产品卖难为主的“双百市场工程” ,积极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等。2008 年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大措施,确定 4 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大部分与促进农民增收有关。这些政策无一例外地促进了连锁业扩张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综述 目前关于构建城乡商贸流通中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主要模式
4、有: (一)理论模式 特许连锁模式12。特许连锁是指掌握某种经营优势(品牌、技术)的总部与加盟店签订加盟经营协定,加盟店从总部获得商标、商号的使用权,总部则提供相应的业务技术、知识,进行经营指导,加盟店要受总部的管理控制。目前各地农家店可以借助于由城市(县市)连锁企业搭建的特许加盟之桥,以较低的进入成本加盟到连锁店铺行列中,使用连锁企业的商号、专有技术和服务规范,接受其培训、指导,使农家店比较顺利地跨越初创时期,早日进入成熟经营时期,提高创业成功率。而城市(县市)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连锁经营,最适宜采用的方式是特许连锁,实现低成本扩张,吸引众多的农家店加盟到自己的旗下共同发展。成熟的特许加盟方式
5、能使加盟农家店和连锁企业实现双赢。 (二)经验模式 1.江苏经验。第三方物流与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创新。江苏省在农产品的连锁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一些大型超市如“苏果”陆续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涌现出三种比较成功的连锁经营模式:一是无锡的“天惠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基地+保险承诺” ;二是镇江的“万方连锁超市+基地” ;三是盐城的“放心粮油专卖连锁店+加工企业+基地” 。三种模式都是以超市、连锁店为销售终端,以基地为供货源,中间商或与加工企业合作,或与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四川经验。 “仓储式”+ “流动式” 。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可以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在城市和农村开展
6、两线经营。在交通便利、消费水平较高、具有能辐射周边地区的集镇上开设“仓储式”超市,另以“仓储式”超市为轴心向周边零售业不发达、农民对价格较敏感的地区派送“放心便利车” 。便利车与整个连锁超市形象设计统一,车内装有 POS 机,货架齐全、商品陈列有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合理安排派送时间。 河南经验。建设三级网络,推进供销社改造工程。河南省将用 三至五年时间把现有的 4 万多个基层供销社经营网点,改造成现代化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主要措施有:(1)由省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公司牵头,打造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等骨干网络。 (2)建设区域网。对原有经营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建立起商品购进、配送、运
7、输、结算、管理的细分体系。 (3)建设终端网。实施超市进乡村、进社区工程,鼓励各地供销社发展农村小超市、农产品直销店。 二、中国城乡商贸流通中连锁经营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对于双向流通的含义,多数学者认为双向流通包含多重含义,这里我们依然沿用高青松(2009)的定义, “双向流通”的第一层含义,就是指物流配送上的“双向”流动。这里的“双向”是指流通企业,在往农村销售网点配送工业品之后的返程中把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回城市,配送到城市的销售店。运输车辆往返过程中,两头不放空。 “双向流通”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品牌共享上的“双向”渗透。流通企业、特别是大型流通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管理和物流配送体系,具有
8、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商品质量体系的完整、稳定与安全。流通企业定产订购的农副产品,获得了流通企业品牌的支撑。具体来说: (一)连锁经营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需要 1.现代农村的发展需要新形态的经营模式。如前所述,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致使农村市场上商品质量低劣,而价格又层次不齐,原有旧体制的模式是一种小农生产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村零售网点散乱,零售业态单一,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也就没有办法发展农村。 目前农村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人口数量多,市场容量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增强。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农民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增加,农村消费质量、结构发生了深刻的
9、变化。这些变化也为农村连锁经营提供了基础(如图 1 所示)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与实际支出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从零售业态的变迁理论以及与人均 GDP 的关系来看,目前中国人均 GDP 2 000 美元3 000 美元,正是经历着超市业态普遍发展的阶段,农村也不例外。 农村供销社作为古老的流通形式为连锁经营的网点分布创造了条件。首先,供销社遍布城乡,是目前现存零售业态中服务体系较完整的一种业态,供销社 90%以上的网点、设施、人员分布在县市以下,他们都同时拥有较为健全的机构设置,这使得供销社系统本身就具有连锁的性质。其次,由于供销社系统长期存在因此在农村这种以关系而不是以契约形成的社会
10、中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他可以与农民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农村中拥有较高的信用。 再次,在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为连锁经营实现的物流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首先, “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得公路运输成为可能,其次,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更多更快更有效的信息,现代化社会是信息社会,拥有信息就以为着更早一步的占领市场。 连锁经营的特征必然会带来农村的新发展。连锁经营使农村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但能够“开源”而且能够“节流” 。 “节流”功能。连锁经营能够有效的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商品的价格,这对于广大农村消费市场来说,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吸引力。采用连锁经营,通过连锁
11、配送体系的正常运作,可以实现合理库存,降低商品零售价格,实现薄利多销。对于工业品下乡来说既可以降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为农民带来实惠。同时又可以合理配置工业品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再者,连锁经营的多店铺分散化销售符合农村居民消费分散的特点。多店铺销售使连锁店深入到农村居民相对聚集的消费区,具有小店铺的渗透优势,而规模化的进货又能够维持较低的成本,使得零售有利可图,从而使农村消费者和企业都有利可图,解决了农村商业网点分散和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 而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讲,则是“开源”的功能。连锁经营使农产品买卖呈现规模优势:首先,促销的规模优势。由于连锁店各分店遍布一个区域或全国,其总部可统一进
12、行广告宣传,广告费用可以分摊到多家分店,加大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其次,研究、开发、培训的规模优势。连锁商店可以聘请专家设计有关的照明、卖场布局等商业技术,开发计算机运用、商品陈列、防盗等技术,这些费用可以由多店承担,而开发成果可在整个连锁体系内推广,节约成本;最后,品牌优势。连锁店可以把各分店的成功经验在整个体系中推广,通过复制成功的经验模式,实现连锁店扩大,通过连锁经营的推广和发展,实现连锁店间经营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服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将新型经营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素质的员工带入农村市场流通领域中,这样农产品经过了二次加工得到了附加价值,不再是传统的原料产品,而是具有现代理念
13、的搞产品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因而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无论从硬件或是软件上,连锁经营都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农村消费市场商品流通体系的长远发展。事实上,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连锁经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在苏、皖、鲁、豫、鄂、冀等省开设连锁店的江苏苏果超市有限公司节制到 2008 年已经拥有 1 510 个连锁门店,其中 879 以上的服务对象和 50% 以上的员工为农民,十年间已拥有营业场地 2.3 万平方米,门店 30 多家,经营品种 1.5 万种,2002 年实现商品销售 3.5 亿元,连续经营四年跨入全国连锁百强。 (二)城市商业连锁扩张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农村需要连锁经营并
14、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零售业竞争激烈加剧,如何开发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利润空间成为城市零售业目前思考的问题之一。对于连锁超市的发展情况国内许多学者也有研究。夏春玉在关于中国零售业态与立地发展趋势的研究指出了中国零售业正在逐渐由城市中心部向副中心部转移,进而向郊外及农村部转移。根据 AC Nielsen2007 年的统计资料,近几年来三四线城市超市大卖场、超市的发展速度快于一线城市。县乡级乡镇大卖场销售额增长比一线城市高 1719 个百分点;超市销售额增长比一线城市高 69 个百分点(如表 1 所示) 。 因此,总结以上,从现状来看,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致使城市的消费发展
15、已经进入了一个饱和状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开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先进经营模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又对外放开零售业的严格限制,外商零售企业可以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开设独资店铺,这些拥有着先进零售经验的巨头们对本土的连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考虑新的消费市场农村社区。 三、城乡统筹视角下中国城乡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模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新时期统筹城乡的连锁经营模式正应当以双向流通为基础实行连锁经营的模式,引导市内外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县、乡、村投资建设直营店,建合资合作店,或者鼓励各类连锁企业通过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加盟店。实现城乡双向流通的连锁经营,就是应
16、当以零售企业中的连锁经营业态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的物流体系、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将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批发企业、加工企业相结合,实现互惠互利。也就是说通过加工企业,农户与供销社、批发市场以及行业协会相联系,通过连锁物流体系将农产品顺利的卖出去;同时依靠这一套物流体系,与若干批发商、大型流通企业相联系顺利地将工业制成品购入农村,为农民带来实惠,具体(如图 2 所示) 。 在这个总体的模式下,各个城乡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两条经营模式去发展。对于农产品规模化较高的地区,就可以通过直销的手段直接进入连锁店而无须其他中介手段,他类似于垂直零售,即就是指由生产厂商自行投资建立及管理零售店,它可
17、以跳过代理商、批发商等中间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降低商品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户来说,则秉持“小批量、个性化、准确性”的原则。通过物流节约成本,即在超市门店建立大型仓储式仓库,或者选择与连锁超市相距的中心点设立仓库,进行物流配送工作。 四、结语: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连锁经营模式的实现对策 从以上来看,目前城乡双向流通的障碍依然很大,因而造成城乡商贸流通渠道的不畅通和,要打破这种局面,不但需要对城乡双向连锁经营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而且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配合进行以加速商贸流通: 1.针对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连锁经营形态。对于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域及文化因素,不同的地区应实现不同的连
18、锁经营形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其信息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完善,应该,积极推行大生产加大流通形式,由生产加工主体或农民协会整合分散农户的农产品,然后配送至各仓储超市、便利店等地区同时将工业品带回农村;而对于较为分散和贫穷的农村地区,由于其信息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健全,应当利用农业组织保护分散农户的利益,在农村周围建立便利店,满足农民日常购物需要。 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以电子统一结算为基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实现与银行、电子政务、生产基地(农业合作社)以及下游客户(超市、进出口企业)的信息共享和联通,实现网上下单和电子结汇等功能。通过
19、建立联合采购资讯系统,通过农业协会组织发展,疏通和建立下游的共同采购和配送体系,并建立起无缝连接。 积极利用第三方物流。连锁经营的一般配送方式中要有自建物流、供应商直送和第三方物流。自建物流的初始投资非常大,并且存在着规模边界的限制,而供应商直送则会将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因此,对于地广人稀而又势力薄弱的农村来说,运用第三方物流体系,可以减轻双向负担,能够提高流通效率。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由于农村连锁网点地域分散,门店经营情况参差不齐,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渠道较长,管理和配送难度较大,这就要求连锁企业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要创造条件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手段,加强对终端网点的监督管
20、理,统一管理规范,切实保证不售假冒伪劣商品,货真价实,诚信经营。此外虽然第三方物流能够有效地节约连锁成本,但是却对连锁经营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自动订货系统(EOS) 、销售及库存的统计管理系统等。 : 1周殿昆.连锁公司快速成长奥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5-76. 李芬儒,忻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理论指导和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31-34. 张希颖,冯海霞.第三方物流与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创新河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7): 79-80. 潘旭明,郭冰冰.农村连锁经营的创新模式:“仓储式”+ “流动式”J.农村经济,2007,(3):99-101. 郑秀峰 新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基于河南淇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案例研究J.当代经济,2007,(8):96-97. 高青松.连锁零售企业城乡市场“双向流通”模式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2):1-22. 李薇薇.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