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和谐经济的内涵探析摘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经济基础。学者们对和谐经济的定义可以分为“自由利益和谐论” 、 “经济发展和谐论” 、 “经济关系和谐论” 、“共享发展和谐论”和“现实和谐论”等。我们认为,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子系统发展,并同其他子系统进行经济物质、经济能量和经济信息交换,最终使各子系统或对立或协调地统一于经济系统内,促成经济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经济。和谐经济的这个定义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和谐;和谐经济;内涵;意义 一、对经济和谐的研究 柯兹纳对经济和谐的有关理论研究后认为, “经济
2、和谐”的概念总体上比较模糊,但从历史上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都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利益和谐是经济和谐的根本。第二,实现经济和谐的制度是不存在垄断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然秩序” ) 。第三,评价经济和谐的主要标准就是最大幸福或最大满足原理。总体上,柯兹纳概括的这种经济和谐的含义可以称为“自由利益和谐论” 。谷书堂等认为,经济和谐就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三个角度,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不仅要重视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且要重视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研究,而且要重视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
3、,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完善,而且要研究生产力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态的影响。这种定义可称为“经济发展和谐论” 。郭镇方则认为,经济活动中的“物理”关系、 “事理”关系和“伦理”关系,构成了经济和谐的主要范围,经济和谐就是这三类关系的整体协调和各自协调状态,经济和谐的内涵是指在一个社会的全部经济领域内,经济要素的配置、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的整体协调状态,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经济要素配置上的和谐,二是经济活动之间联系的和谐,三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郭镇方明确提出了经济和谐研究的就是经济活动中的关系,还以经济活动过程作为逻辑主线,主要采用二分法列举了各种关系(对立、矛盾关系) ,经济
4、和谐就是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的和谐。这种定义可以称为“经济关系和谐论” 。 总体上,学者们对经济和谐的定义没有做到统一。 二、对和谐经济的研究 刘长明认为,和谐经济是将和谐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以及诸环节之间的经济形态,并提出“和谐经济学”概念,认为和谐经济学不仅倡导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和内部的经济性,而且也关注经济系统外部的和谐与外部经济性,主要内容包括:在和谐经济初始环节的和谐生产,是低耗高效型的适度生产模式;作为和谐经济中间环节的和谐分配,是体现和谐正义的分配;作为和谐经济末端环节的和谐消费,是理智、适度、合生态性消费;和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平衡并有机衔接形成和谐循环,是
5、宏观经济和谐的必要条件;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也应该和谐统一。可以称为“经济系统和谐论” 。朱其训认为,经济发展不仅要持续快速,而且要协调健康,提出了“和谐经济是共享成果的经济”的观点。可以称为“共享发展和谐论” 。刘光岭在和谐经济理论研究一书中对近年来的其他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作了系统化的整理和发展,形成了“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 、 “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和“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次的结构,认为和谐经济是一种理想状态,即个*利受到承认与保障,政府越职与滥用权力的行为受到严格制止,从而客观经济规律得以正常运转,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所引发的经济持续健康运行与发
6、展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良好匹配,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利益的协调与融洽,更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分析以上“经济和谐”与“和谐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内涵大同小异,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生产要素的配合关系、经济活动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实现和谐状态的制度与机制等。 三、和谐经济的新定义 “经济和谐”与“和谐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从语法上来看,前者是“经济的和谐”之意,后者是“和谐的经济”之意,前者是一种状态或目标,后者是一种过程,前者侧重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如何使经济和谐,后者是重在研究和谐的经济, “经济和谐
7、”强调对现实不和谐经济的建构过程, “和谐经济”则强调现实经济的发展目标。尽管从理论上区别二者是必要的,但实际上研究经济中的和谐问题既离不开对状态和目标的研究,又离不开对实现和谐状态手段的研究,即应该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我们使用“和谐经济”概念,既有建构的含义,又有目标的含义,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和谐经济?借鉴和谐管理理论和系统论,我们认为,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子系统发展,并同其他子系统进行经济物质、经济能量和经济信息交换,最终使各子系统或对立或协调地统一于经济系统内,促成经济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经济。
8、其中,经济物质就是社会财富,指劳动产品和服务,包括过去劳动创造的财富存量,和新创造的财富流量;经济信息是反映经济活动实况和特征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指令等的统称,或者指对经济运动或对与经济运动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运动的变化及其特征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经济能量就是一定时期商品和服务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以及货币与准货币量。经济物质、经济信息和经济能量存在密切的联系。即时的经济信息指示了经济物质和经济能量运动的方向和量的大小,没有正确及时的经济信息,会导致经济物质停止或盲目运动,造成经济系统的滞缓和混乱以及经济能量的不适当积聚。经济和谐就是三个要素无障碍地有序运动。经济物质、经济信息和经济能量三者存在内
9、在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冲突,主要是经济能量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形成的冲击,还包括不对称信息和虚假信息对经济物质和经济能量运动的误导。和谐经济的这个定义可以称为“系统运动和谐论” 。 和谐经济定义有以下含义:首先,和谐经济是经济系统四个子系统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三个要素之间的运动关系,既包括三要素在各个环节的运动,也包括三要素在各个环节(子系统)的比例和相互配合关系;其次,和谐经济应该是充分生产和利用经济信息的经济,充分有效的经济信息对于和谐经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和谐经济需要充分重视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能量对于和谐经济的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的作用;最后,和谐经济的形成受到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也要同
10、环境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 对和谐经济这种定义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避免了“自由利益和谐论”把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机制作为和谐经济充分条件的错误,市场机制是达到和谐目标的必要条件,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保证和谐经济,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发挥应有的作用,内含了经济机制的内容。第二,内涵了利益关系的内容。利益问题是由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研究的,萨缪尔森认为,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但是,只有收入分配显然是不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对生产要素(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掌握。按照边际生产力论,如果生产要素按照各自的边际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那么这种分配就
11、是合理的、自然的,也就是和谐的。但是,屡屡出现的投资和商品过剩所形成的经济物质停滞所形成的巨大浪费恰恰是经济不和谐的表现,实质就是由于不合理分配导致的投资、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因此,和谐经济定义本身就包含了经济利益关系。第三,包括了生产要素的配合关系。对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只有做到充分使用,才会形成充分流动而不会停滞和浪费,因此客观上需要研究要素的配合关系,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仍然适用。第四,和谐经济内含了经济发展。和谐的最大假设是能够使系统的产出最大化,研究和谐经济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五,便于对和谐经济的和谐度进行客观测度。第六,这个定义说明了和谐经济与经济区域的密
12、切关系,在国际经济中,各国、各地区和一个经济区域各区域之间经济物质和信息的流动直接决定这个范围经济和谐程度,因此,以李斯特代表的德国古典国民经济学特别重视打破国内贸易壁垒,力主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目的在于促进要素和商品的流动。 在现实中,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制度(比如职业和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户籍制度等)和中国地方 GDP 考核指标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存在事实上的区域封锁和区域经济贸易的高“国内贸易关税” ,从而影响要素和商品与服务的合理流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不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 : 1伊特维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 2 卷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法巴师夏.经济和谐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谷书堂,逄锦聚,等.经济和谐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刘长明.和谐经济学初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 刘光岭.和谐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戚攻.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方面拓展J.河北学刊,2005,(2).席酉民.和谐管理与战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