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论文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课程通常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点、环境背景等方面的考虑,职业规划课程教育没有针对性。因此,有必要开展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探索高校学生生涯规划的新思路、新方向,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论文关键词:就业能力;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迈进,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竞争日益加剧。根据统计,2011 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将达 660 万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专业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力度
2、,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等手段外,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和就业竞争力。然而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中,学校注重整体的知识传授,而缺乏对于学生的专业兴趣需求,不同年级对就业指导需求的差异,学生自身特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等等因素的考虑,对学生个性化指导薄弱,致使许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没有考虑学以致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这不但造成国家人力资源浪费,而且增加了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风险,阻碍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这种情况说明单靠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并不能达到“以人为本” 、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因此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一、职
3、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国内外历史及特点 从国外看,西方国家的大学生生涯指导起步早,从美国帕森斯(Parsons)1908 年在波士顿创办职业指导局确立职业指导的概念起,到1971 年马兰(Marland)博士提出“生涯教育”一词,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发展再发展为生涯理论等历程,从侧重于人与职业匹配转向关注以人的生命历程的事业生涯为核心、科学的咨询指导策略和评量模式与工具,更加重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可见国外职业生涯指导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较高,呈现专业化、职业化、全程化、发展性的特点。同时,西方就业指导理论注重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帕森斯和威廉姆逊的特性因素理论重视个体的人格特质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匹配;萨
4、伯提出生涯发展观(1980 年) ,他认为职业指导需要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当事人的需要,对选择不确定者、不成熟者、成熟者分别对待,进行不同的指导措施,以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 从国内看,早在 1915 年,黄炎培出国考察时就对比了中西教育不同,非常崇尚当时在欧美盛行的个性化教育,在 1920 年黄炎培为中华职教社译印的职业心理学撰写序言时,他主张先用科学的心理测验方法测定学生的职业性向,然后“因材施教” ,使学生选择与其性向相宜的职业。这反映了我国早期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思想的萌芽。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职业指导的研究有着很长的一段真空期,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研究者才又重新开始关注和研究职业
5、指导理论和思想。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选择倾向,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已蔚然成风,但多数职业指导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择业指导层面,注重政策的宣传,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和校园招聘会,职业规划指导呈现着形式化、阶段化、职责化、功利性等特点,缺乏个性化的有效指导。如何就整个大学阶段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指导,特别是针对学生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都相对较少。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自我和职业世界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兴趣、性格、价值观,结合社会环境分析,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作出方向性的选择,
6、并制定出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实施方案。目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确定自己职业的发展方向,为自己定下事业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进行积极准备,最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一)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是顺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就业指导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就业指导部门或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得学生得以树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意识,结合自身特点,端正思想,积极准备,在思想、观念、行动上做好择业就业准备,自信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 (二
7、)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复合型、创新性、善于沟通成为现代人才特征,大学生生涯规划个性化的指导就是立足于把素质教育理念与生涯指导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据美国哈佛大学针对社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人群中的 3%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职业生涯指导,他们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25 年中他们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 年后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有10%的人因接触过不同层次的职业生涯指导,在 25 年中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25
8、 年后,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而有 60%的人目标模糊,基础上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中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因此,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成功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是适应大学生多样化个性成长的需要。随着人们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越来越突出和丰富,面对有广泛需求的社会、企业,学生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发广泛,如何使学生结合自身个性特点,做出符合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是非常有意义和受欢迎的。大学生 18 到 21 岁正处于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需要面对学习、交友、择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
9、题处理不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点,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稳定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四)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发展与成才的目标。当学生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自我剖析之后,对职业有了深入了解,在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实际能力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制定目标和实施步骤,避免了择业盲目,少走弯路,减少失误,把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10、,立足长处,以从事自己相对能力较强,兴趣较大,同时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有利于学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自己每一个目标,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自身价值。 三、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的开展 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程指导,科学指导的原则,通过个别指导和实践活动的途径,指导学生增进对自我和职业的深刻认识,探讨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发展生涯决定的技能和规划生活的能力,协助他们省思自我的生涯发展历程,规划合乎现实需求和自我理想的未来生涯和生活,有效地应对未来的各项事件,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进步,达成整体的生涯发展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借鉴国
11、内外经验,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为研究法进行研究。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构建“三级一体”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组织体系。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有层次有秩序的开展离不开完整的体系建设,具体来讲,采用校就业指导中心,系部指导员,班级学生三级管理模式,三位一体,共同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 (二)不断探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由于目前尚缺乏针对大学生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的理论和经验介绍,在进行具体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根据理论指导、教师经验、学生反馈,不断更新指导方法,并且时刻注意凝练,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建立大
12、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构架大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了解从事行业的发展状况,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感受企业,进行就业体验并对职业环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就业指导教师也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的水平,聘请用人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或人力资源部经理作为学校职业规划体系中的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规划指导,打破以往学校教师对企业情况不了解的不足,使学生对于企业有更好的认识。 (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性别、专业、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合理安排指导
13、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职业测评,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自身,以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未来职场上主动发挥,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平时,注意积累指导资料,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开展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赛促教,以点带面,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制定自身素质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有目的地建立个人能力素质结构。 (四)生涯目标规划指导。生涯目标规划指导包括理想信念、学习目标及生活目标等方面规划的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明确生涯方向,设计发展目标。职业规划的核心是实现职业目标,它不仅要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方向,而且要将实现职业目标的任务分解细化到不同的时间段
14、,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使学生在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一个月、周都有自己的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的目标,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步步落实,最终实现职业目标。 (五)培养大学生自主规划能力。自主决策指导,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和有效决策的能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去个性化”现象,在就业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个体就业的自我意识下降,就业自控水平降低,表现出就业盲目和从众,往往就业时没有主见,随波逐流,受父母或同学等他人的意见所左右。 四、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的创新与不足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有以下创新:第一,突出学生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充分重视学生差异,立足于考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等
15、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并实施指导方案。第二,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方案方式灵活多样,以实践活动和个别指导为主,以分享为辅,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深刻领会自己的需求。第三,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强调与学校特色定位的实际相结合,强调生涯规划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第四,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采用全程跟踪指导的方式,建立学生成长发展报告和教师指导手册。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尚有以下不足:第一,缺乏专职的职业规划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现在专职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呈现数量少、专业素质不高的特点,师资成为制约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
16、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与就业指导专职队伍的人数比应为 500:1,但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都尚未达到此比例。除此之外,目前从事职业规划的教师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知识和咨询经验,未经过专门的学习培养和认证,不少是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的开展以及职业规划教育的质量。第二,没有建立相应的个性化指导机制和制度。目前,许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已经设立,但是教育形式停留在单一的“我讲你听”的一言堂形式,偶尔安排讲座或邀请专家及企业专家做就业讲座,这种普遍性的、大众性的、泛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无法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目前的个性化指导仅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立完整的机制与之相配套服务,缺乏统筹规划,在今后的实践探索道路上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个性化指导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