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812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摘要:实用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主要从思想理论、伦理道德、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对我国大学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部分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实用主义理论并贯彻于行动之中,表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新时期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论文关键词:实用主义;大学生;价值观 20 世纪初,实用主义开始传入中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用主义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今,随着知识经济的勃兴,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深化,大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实用主义“积

2、极进取、奋斗实干、注重实效”的理论主张和青年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一、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影响 (一)思想理论上的影响 作为一种颇具迷惑力、欺骗性的理论,实用主义以各种方式排斥、歪曲马克思主义,混淆与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干扰青年学子的视线,造成他们理论上的困惑和思想上的迷茫。使得青年学子在人生定位上越来越现实化、功利化,造成了他们理想、信念的失落,导致价值多元化和相对主义倾向。一些学生因理想失落、讲究实惠导致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甚至走向不归之路。 (二)伦理道德上的影响 实用主义价值观倡导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使得青年

3、学子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由于受到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越来越淡薄。在言谈举止方面,一些大学生表现出语言不美、举止失范。对待公共财产方面,则是损害公物或据为己有,典型的表现是在书桌、椅子上刻划,用涂改液等在上面乱写乱画。对待环境和能源方面,表现为乱扔废物,节俭意识淡薄。在一些学校中,校园公共区域内特别是教学楼门口,扔弃的烟蒂和吐出的痰迹随处可见。少数学生出现借款贷款不偿还,毕业生推荐材料弄虚作假等现象。 (三)社会实践上的影响 受到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面临着诸多问题。众多大学生把实惠作为最终目的,过分追求物质需要,精神空虚、物欲横流,导致功利主义、拜金主

4、义盛行。在实践的手段上,部分大学生为了个人成功、个人幸福和利益,往往不讲社会伦理道德,不择手段,把他人作为自己利用的工具,损人利己,甚至坑蒙拐骗,做出违法的事。 二、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 1、文化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亦越演越烈。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强制或者诱惑非西方民族和国家的人认同西方价值,极力推行西方价值的普遍化,企图用和平演变的方式西化、分化世界。尤其是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向全世界输送自己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把文化产品巧妙包装起来并依托合法的外衣推行其文

5、化观念与生活方式,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从而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 2、功利主义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功利主义伴随着西方经济和商品的冲击迅速的占领了一部分市场。功利主义价值观在有力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注重实惠、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盛行;功利主义注重物质利益、漠视精神需求,导致了社会精神家园的失落;功利主义以个人和自我为中心,漠视社会、集体、他人,导致人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道德水平的下降。总之,功利主义价值观极大的强化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群体的实用观念和功

6、利观念。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总是复杂交织在一起,相互斗争、相互包容,共同传播。 3、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体系的崩溃与重构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政治社会向经济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这个阶段我国的价值冲突更加广泛和激烈。主要表现为:中西价值观冲突、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突、计划经济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突。面对这些冲突,改革的三十多年来,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根基开始动摇,新的观念层出不穷。安贫乐道的价值观被劳动致富的观念所取代;官本位的价值观被民本位价值观所取代;无商不奸的观念被无商不富的观念所取代;重义轻利被义利并重所取代等等。

7、这向人们昭示着这一基本事实:现代的价值观念已全面地冲击、改造和取代传统的价值观念,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崩溃。 (二)高校因素 1、高校扩招使学生的竞争与压力增加。随着高校规模的过度扩张和招生人数的剧增,高校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要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必须要有巨大的资金作为保障,由于高校资金来源单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高校收取高额的学费。这笔数目不小的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境不怎么富裕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和“投资” ,因此许多大学生时刻关注社会的需求、市场动态,自觉的选择较热门的专业,学习实用型知识,渴望知识能够迅速的转化为财富,取得较多的回报。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效果不佳。近年来,一些高校在培

8、养人才的举措上,只注重“择业教育”的实用取向,在专业设置、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出现重实用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即使开展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只是流于形式。一些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责任感,对教学应付了事。在“两课”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是满堂灌,学生难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别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 (三)学生因素 学校是隐形的社会,大学生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 。当一种社会思潮形成并广泛流传时,必然要反映到校园之中,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作为受到正统高等教育、思想开放、知识丰富的年轻一代,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应该冷静分析、理性思考、辩证理解和合理地认识,树立正确的价

9、值观。但事实上,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的认识比较肤浅,具有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常常是断章取义、生吞活剥、随意选用。如同对实用主义一贯强调效果即“皮尔士原则”地理解,大学生往往把它理解为庸俗的实惠思想,把实惠作为最终的目的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三、加强大学生实用主义价值观教育 (一)从理论上区分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同样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想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就必须要熟悉各种哲学理论及其主张,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哲学内涵。对于实用主义哲学,大学生一定要冷静分析、辩证思考,把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严格区分开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10、生观和价值观。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大相径庭的两种理论。 (二)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界限 1、就价值的概念和价值存在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 “价值”是表示物与人的一种关系,价值既不是主体的固有属性,也不是客体的属性,而是一种关系范畴。价值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之间,脱离任何一方都不能存在。实用主义者认为,价值就是“有用”和“效果” ,是可以脱离主客体关系的单纯的物的内在属性。 2、就价值主体特性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主体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 “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11、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而实用主义恰恰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把脱离了社会存在的自然个体作为价值主体,宣扬自然人性论。 3、就价值主体的需要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客观性的。人的需要总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总是受到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制约的。不论是需要的内容、结构,还是需要的满足方式、满足程度,都是具体历史地规定的,具有确定的客观内容。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则把人的需要等同于人的情感、习惯和本能,认为人的需要是心灵盲目地、自发地和神秘地产生的。实用主义否认需要的客观来源和需要的社会性,走向主观唯心主义。 4、就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来讲,笔者以为,马克思

12、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自由” ,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核心是“实效” ,与马克思主义相比,实用主义价值观是庸俗的。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最根本、最普遍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和意义的基本看法以及对人生所采取的态度。人生观因人而异,整个社会具有形形色色的人生观。有的人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吃、喝、玩、乐,享受人生” ;有的人认为活着是为了“荣华富贵,光宗耀祖” ;有的人是“贫贱不能移,不为五斗米折腰” ;有的人活着是为了“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接班人,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

13、,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在正确的人生理想上,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必须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航行的指南针,是前进的指路塔,是人生的照明灯,是人生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支柱。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会有明确的志向和人生目的,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动力,反之,则会失去斗志,迷失自我。其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所谓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就是指内化了的行为规范所形成的心理品质,包括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积极向上与不思进取等观念、情感和应对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高低从侧面深刻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兴

14、衰,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培养道德品德高尚的大学生,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大学生顺利地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目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由于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出现了偏差,比如道德意识淡薄、道德情感比较冷漠,缺少正义感和荣辱感、缺乏坚定的道德意志,道德自律不强等等。这些状况的存在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个巨大的威胁,因此,大学生自我必须意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

15、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源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写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以此来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也是对高校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地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才能了解国情,理解现实,拓展视野,提升素质;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奉献精神;只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