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966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物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主要培养的能力之一。而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我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深化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给学生提供一个显露才华、展现能力、锻炼提高的舞台。结合平时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物理实践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是搞好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它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

2、性。例如,在学习了电学有关知识时,组织学生设计安装照明电路,分析、检查、排除电路故障,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学习电和磁有关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视发射塔、手机发射塔等。在课外参观活动中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电磁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塔的高度等实际问题。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开展课外小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活动 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布置学生课前或课后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好形式。它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知实验现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动手能力。课前的小实验要具有探

3、索性、启发性。如为了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让学生借助烟雾或乳状溶液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如何“化隐形为显形”的实验方法。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能达到这一效果,在其他的情况下是否也能观察到这一现象,然后学生思考后能得出“夜晚的车灯光线,破屋子小孔中射出的阳光”等许多不同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开展课外小实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活动设计:一是要求学生围绕某一实验课题,结合教材、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根据某一物理概念和规律,设计有关的实验。二是对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改进,进行实验的多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实

4、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学习了密度知识后让学生针对本地的防洪、环保问题,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法,测一测当地河水中的含沙量。 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小制作活动,开展竞赛活动 小发明小创造的制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工具、用具、实验器材等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找出其不足之处大但创新。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时,教师应多加鼓励指导,及时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我校学生针对身边的问题,深入研究制作的“自动淘米机” “自动浇花器”等都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体现。 此外,除了开展小制作活动

5、,还应组织多种比赛。如制作比赛、实验操作比赛、小论文比赛等。这些比赛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小论文比赛活动中,小论文的课题往往从学生实验、小实验、小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常见性的错误、实验误差分析入手,采取张贴、答辩等方法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科研、写作、创新能力。 四、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塑了他们特有的性格特征,当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产生困惑、迷惘、厌学的心理。成立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这一组织中来,可以润物无声,增强自信,激化其潜能,形成直接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就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锻炼出顽强的学习意志,培养出潜在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使学生变“不会学”为“会学” ,开发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学生课外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