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994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时期的传媒现实期待新闻精品建构论关键词: 社会建构理论 传媒现实建构 新闻精品 理想类型摘要:中国“入世”带来了传媒格局的喜人变化。与此同时,传媒低俗之风“愈演愈烈”的严峻现实也对理论界提出了挑战。本文借鉴西方的社会建构理论,提出了以“新闻精品”为诉求点建构新的传媒现实,从而取代传媒低俗化生存状态的假想;继而以概念界说和理论解释进行新闻精品理论的建构。研究显示,发轫于 1990 年代“五个一精品工程”背景下的“新闻精品” ,本质上源于新闻人对于新闻和精品的一种“新的认识”和基于新闻报道文法的一种“理想类型”建构。其认识和建构存在三个维度,即事实显度、思想深度和人文高度。Abstract: C

2、hina joining WTO has brought its media good changes. Meanwhile media vulgarization (MV) has got up, which makes a theoretical challenge to Journalism. Based on the western theor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his paper tries to set a hypothesis that the MV status would be deleted in a way of

3、constructing a new media reality oriented by the elite news. And through the concept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the elite news theory has got determined. M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lite news which rose in a “Five-Ones Elite Project” in 1990s essentially originates from “a new view” over the news an

4、d the elite. It also comes as an “Ideal Type” composed of all the news structures and reporting norms. Therere 3 dimensions in understand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elite news, which are the factual clearness, the thoughtful depth and humanistic-concern highness.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stru

5、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a reality, the elite news and “Ideal Type” 问题之缘起:如何应对传媒低俗之风的现实挑战 中国“入世”后, “传媒格局出现了喜人的变化” 。1与此同时,传媒低俗之风亦呈上升趋势:据人民日报 2004 年末的一则报道称,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替代了庄重。前些时候,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有关方面的努力下,低俗之风曾一度有所收敛,但近日不仅再度抬头,而且还有揭去面纱,愈演愈烈之势。 ”以国家级权威媒体对国内同业做措辞如此尖锐的讨伐,这在以往并不多见。从它

6、所列举的形形色色的不良行径中,足见传媒低俗之风已经上升为一个全局性的、久治不愈的顽症。而问题的严重性远不止于此“媒体不人道 、 无关怀的姿态,早已引起公愤,但媒体从业人员似乎并不自觉之。 ”2 此论甫出,即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的强烈回应。而反应最强烈者,应首推传媒业界。粗略浏览 2005 年度各地传媒的相关讯息,已见对传媒低俗之风的新一轮讨伐正在兴起。3学界也不甘落后,除了散见的“探源” 、 “思考” 、 “对策”类文章外,以在当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指南“新闻学与传播学”分项中赫然出现“传媒低俗化问题研究”为佐证,足见如何从根本上为传媒业界探索新的出路,已经构成了现实对理论的一次前所未

7、有的挑战。 理论回应:重构传媒现实之假想 理论之探索,历来有“破”有“立” 。本文试图以“立”代“破” ,即依据“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所给定的关于一定时空内相互联系的事物“此涨彼消”的基本逻辑的力量,4通过建构某种新的传媒现实,从报道量上逐步地抵消、覆盖、直至从报道理念上取代当下传媒业中的低俗化生存状态。斯蒂文小约翰在上世纪 90 年代曾经指出,现实的社会建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是我们这个世纪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它已成为社会科学中受人尊敬而又得到广泛接受的一种思想。社会性建构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们进行传播是为了解释事件并与他人交流这些解释

8、,于是通过传播现实得到社会的建构。5这意味着,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现实世界,是我们参与其中的一种基于现实而超越现实的建构运动的产物。它存在“事件” 、 “解释”和“传播”三个基本的维度。其中, “事件”是现实建构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事件的“解释”构成社会建构的内容,而“传播”则既属社会建构的动力,亦属其运行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人们看似浑然不觉而实则广泛参与的运动中,社会现实不再是人们自以为“是”的可以用无数事件串连起来的现实。原因在于, “事件”并非“现实”的唯一元素,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元素;社会现实主要地并非出自客观存在的“事件”的堆砌,而是来自于人们对于现实的主观的“解释” ;社会现实之得以“建

9、构” ,主要基于人们的传播“交流” 。而人们交流的动机,主要地并非为了告知对方“发生了什么事件 ”,而是通过“说事” ,彼此交换对于事件的看法。可能正是基于对这一过程的审视,罗宾彭曼(Robyn Penman,1992)在一个凸显意义极致的层面上直截了当地指出, “传播是有创造性的:传播本身创立了我们的社会世界。 ”6 在一个漫无边际的社会世界内,传媒业是人们赖以传播亦即进行社会现实建构的最得力的工具。对于传媒业界而言,它参与人们的社会建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建构传媒现实的建构。这意味着,面对持续不断地发生于社会现实层面中的“事件” ,它所肩负的使命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新闻理论所界定的“客观

10、、公正、全面”的“报道”而已,而且还在于“解释事件并与他人(社会公众)交流这些解释” 。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传媒本身既是一个“消息总汇” ,又是一个“舆论机关”“解释”就是某种观点的嵌入,就是某种舆论的宣导。在这里, “事件”仍然是重要的, “传播”仍然是重要的。不过,鉴于传播的最终目的在于建构公众所期待的某种社会现实,而社会建构的核心内容又是人们对于现实的看法,因此,相比之下,选择何种立场或姿态对现实中的事件做出“解释”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上,人们对于传媒低俗化的抨击,并非由于它报道了明星、美女、绯闻之类的事件在一个崇尚“秀”的时代,这类事件的发生是无法(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办法)避免的;也并非

11、因为它在事件报道中表现出的娱乐化倾向娱乐作为人的一种天性是不能被扼杀的。人们所诟病的,是它对此类事件的“解释”:它的所谓“解释” ,要么是对事件中的某些使人敏感的细节的“不人道、无关怀”的渲染,要么干脆是一味地迎合并“放大”人性原始本能中残留的“低俗” 。 因此,面对公众的诟病,当下中国传媒业界所能选择的,是以一种新的思想进行思考,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对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做出一种有别于以往唯事实论的、尤其是以令人不齿的低俗方式的解释,以便在新的基础上建构新的传媒现实,并以此肩负起建构中国社会的新的现实的使命。 新闻精品:传媒现实建构之“现实”路径 新的传媒现实的建构,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路径。然

12、而,就应对低俗之风而言,尤其是就当下传媒运行所奠定的“现实”基础而言,以“新闻精品”为诉求点建构中国新的传媒现实应被视为最佳的路径。 “新闻精品”可以被顾名思义地理解为“新闻报道中的精致作品” 。其作为一个新合成的术语,最早见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传媒业界个别人士的业务探讨文字中。它的出现,从时空关系上看,跟传媒低俗之风的“抬头”是共时的,可以被看作是对后者的一种“本能”的反弹;从事物的演进关系来看,则可以被诠释为对传统的报道形态、尤其是报道理念的一种深化和升华。在传统新闻学的视野中,新闻作品以其时效性和动态性强、结构形态以“碎片”状居多而被视为“易碎品” 。久而久之,这几乎成了中外新闻界的

13、一种思维定势。而新华社记者程予则试图打破这一认识上的藩篱,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归结为对“新闻精品”的执着追求。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1993)奉献给同人的文字中,不仅认定新闻报道可以出精品,而且坚称“新闻精品必须能带动一般作品,成为一般作品的范例和榜样。 ”7程予所代表的,显然是一个新时代应有的职业气质。这个气质,在改革开放后延宕十年(19791989)之久的“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中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培育。因此,当中宣部于 90 年代向思想文化战线发出创建“五个一精品工程”的号召后,人民日报社以创建“96精品年”活动登高一呼,很快在全国新闻界掀起了“多出精品,快出人才”的浪潮。 在社会建构论的

14、视野中,这势必引发一场关于新的传媒现实的建构运动。然而,中国传媒业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未按社会建构理论设定的路径来推进自己的精品工程。也许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发现,尽管它对“事件”的设计是精心的,在“传播”上是颇具气势和规模的,例如,每年都有一次全国性的精品颁奖,迄今已经持续了十几届。但是它的推进并不尽如人意。据来自广播电视系统的一位管理者“爆料”:在一年一度的新闻评奖中,地方台(站)所选送的“新闻精品”屡有掺假现象,即参评作品中有好多并非实际“播出带” ,而是利用播出后和参评前这个“时间差”组织“精兵强将”进行了“精雕细刻”的深加工之作“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8究其根源,现实的因由不言而喻

15、。而理性地分析,就其普遍性而言,则显系新闻人缺乏创造一种新的传媒现实的自觉意识,因此不可能对这一建构过程中的核心“事件”新闻精品及其内涵做出学理意义的“解释” 。传媒现实的建构对新闻理论界提出了要求,新闻精品之理论建构在所难免。 理论由概念和解释两大要素组成。9概念之确立,除了需要固定的词语符号外,定义必不可少。1999 年,刘海贵教授在论新闻精品战略一文中率先对“新闻精品”概念进行界说:“所谓新闻精品,意即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作品,也就是俗称的好新闻,包括好消息、好通讯、好言论、好版面、好栏目、好专题等。 ”10尽管这个定义还有进一步推敲的余地,但毫无疑问,它为新闻精品之理论建构拉开了序幕。

16、2004 年,我以刘教授的定义为起点对概念的涵义作出了新的表述, “新闻精品,亦作精品新闻,指内容精确、体式精练,有精神张力的新闻作品,包括作品、版面和栏目等。 ”11鉴于两年后的今天未见新的定义出现,似乎可以宣称,新闻精品之理论建构已经有了一个概念化的结果而转入理论解释的阶段。 “解释不仅仅是命名和确定变量;它要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找出规律来。解释通过介绍事件内部发生的情况或是该事件与另一事件之间发生的变化对该事件做出说明。 ”12新闻精品诚然发轫于政府宣传主管部门大力推行“五个一精品工程”的大背景下,通常是以人们熟悉的获奖“好消息” 、 “好栏目”等形态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的。然而,在一个认识

17、论的视野中,它主要地应当源于被马科斯韦伯称为“艺术才能”的新闻人的一种认识能力。韦伯指出, “真正的艺术才能,总是表现在知道如何通过将人所熟悉的事实与人所熟悉的观点关联起来而后产生新的认识。 ”13对于新闻人来说,这一“新的认识” ,在基本的意义上,可以归纳为:新闻精品来自于人所熟悉的新闻和精品,其品格和价值则高于新闻和精品简而言之:新闻之体,精品之魂。于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便会远远超越其作为作品的具象或器物的层面,而将其升华为一种意识的指向,一种营造传媒现实的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就新闻精品所在的范畴以及该理论所体现的变量关系而言,它仍然隶属于新闻报道这个大的范畴,就某一件具体的新闻精品(作品)

18、来看,它适用于任何新闻文体和报道方法,即新闻精品普遍存在于新闻报道所囊括的所有文法之中。但它又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一种被韦伯称为“理想类型”的东西。按照韦伯的观点,理想类型是人们基于现有事物的一种新的建构。它借助“单方面地突出一个或更多方面,通过综合许多弥漫的、无联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偶尔又不存在具体的个别的现象而成的,这些现象则根据那些被单方面强调的观点而被整理于一个统一的分析的结构中。 ”14 传媒现实之运行:新闻精品建构的三个维度 在新闻精品的分析结构中,亦即在新闻精品的“理想类型”模式建构中,存在着三个基本的维度。 一、事实显度 显度即显现度。其概念来源,一是取自刘建明教授对新闻

19、媒介功能的概括。他认为,新闻媒介的显度功能是指“新闻媒体产生的积极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人的感官可以很快观察到” 。15二是取自徐亮的一个美学观点:显现。徐亮提出,如果把艺术理解为一种活动,而不是在活动之外的僵硬的存在物,那么艺术所显现者就取决于它的显现。显现便是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因此,可以把显现看作是艺术活动的本体形态。显现就是去现。它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由整体的朦胧到整体的明朗,也可以由个别的显现到整体的显现。无论哪一种过程,都是生长性的,都是产生新东西的过程。所以,艺术有自己的生命。艺术家和观众的艺术活动就是孕育和完成新生命的活动。这活动是创造性的。就是说,如果没有去显现这样一种

20、活动,作品的要素是无法凭空设计出来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有机整体。16 新闻精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我们可以将其当作新闻中的艺术品去看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活动就是一种显现活动,没有去显现这个环节,新闻的要素、乃至新闻本身是无法凭空制作的。因此,新闻人的最高使命莫过于去充分地显现那些已经存在的、正在发生的新闻。而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现场短新闻、视觉新闻以及 60 年代作为一个议题延宕下来、到 90 年代依然存在争议但却不乏鲜活的散文式新闻,就是一种突出的新闻“显现”中国新闻人旨在提高新闻显现度的一次大演练。以现场短新闻最为典型,在此作集中阐述。 可以说,现场短新闻是踏着时代的步点准时向

21、 20 世纪 90 年代“报到”来的。1990 年 6 月,首都 21 家新闻单位举行了首届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由此, “我国新闻界兴起了现场短新闻热” 。彭朝丞在总结其历史背景时介绍说,1989 年的金秋,北京的政治风波平息后,我国新闻界在反思舆论导向上曾经出现过的偏差,提出了十年新闻改革要不要继续,如何继续;传媒怎样做到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贴近生活引人爱读爱看爱听”等问题。鉴于这些问题,以及一个时期以来长文章多、会议新闻多而第一线的报道少的状况,中宣部一位副部长在当年 10 月的一次首都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提议各家报纸多采写一些现场新闻。中国记协遂于会后牵头筹办现场短新闻竞赛活

22、动,并成立了评委会。在评委会此后下发的“现场短新闻”评奖办法中,明确地提出了参赛作品的三个标准: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现场感强、短而精。这三个标准也就相应地构成了现场短新闻的三个必备要素和特征。17在新闻媒体领域,一场有组织的、广泛动员全国媒体参加的大规模的现场短新闻竞赛运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首届评奖于 1990 年 6 月举行,获奖作品 50 篇。到1991 年 9 月第二届评奖时,参评单位达到了 1500 余家,获奖作品也增加到 150 篇。 彭朝丞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对这次活动及其意义、尤其是它的直接衍生物“现场短新闻”作品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他的直接出发点是试图将现场短新闻报道实践作理论

23、化提升。为此,他以组委会提出的三个标准为线索,进行了理论建构,写成现场短新闻写作概要一书。尽管他在对标准的具体考量上抓了“短”而放了“精” ,但在新闻价值层面,他还是通过重提在新闻界争论已久的“新闻美学”话题而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到了精美的层面。他引用马克思关于人们是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早就存在于人类的文化活动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新闻,既在“创造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 ,这就确定了它固有的审美属性。而社会与读者赋予新闻的愿望之一,也在于创造美的精神产品。现代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不仅仅是要获得某种信息,而且也有获得知识和美的享受的强烈欲望。他还根据自己的“强烈”感受辩称说, “读有文采的现场短新闻,如饮米酒,满口清香;无文采的现场短新闻恰似一杯煞白煞白的白开水,淡而无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