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贯彻若干意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各位代表、同志们: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中不合理、不健康的因素得到有效抑制,国民经济增长趋向平稳,初步缓解了煤电油运紧张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经国务院批准,我们召开全国煤炭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煤炭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煤炭形势,剖析煤炭工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很重视,下午将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
2、曾培炎副总理将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与会代表集中精力,把会议开好。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全面把握煤炭工业形势,充分认识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能源保障。 “九五”期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煤炭工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煤价下降,货款收不回来,职工收入大幅度下降,全行业陷入困境。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煤炭行业相继实施关井压产、减人提效、调整结构、改革改制等一系列举措,在企业
3、办社会负担很重,资源、环境欠账严重,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靠挖潜改造,做出了巨大奉献,保障了基础能源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度缓解的煤电油运供应再度紧张。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决策。煤炭行业识大体,顾大局,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努力增产增销,基本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实现了“一番保两番”的目标;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和集团化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煤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煤炭加工转化、
4、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区环境治理等日益得到重视,经济形势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2004 年,煤炭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国煤炭产量 19.56 亿吨,同比增加约 2.9 亿吨,增长 17.3%;原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 81%,同比提高 5 个百分点;国有重点煤矿回采工作面单产达到 41351 吨,同比增加 3298 吨,是过去十年平均增加水平的 3倍多;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3.739 吨/工,同比提高 10.1%;百万吨死亡率为 3.1,同比下降 0.7,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 0.93;全国煤炭出口 8592 万吨,同比减少 717 万吨,下降 7.7%;规模以上煤
5、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 309 亿元, 其中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补贴后盈利 79.57 亿元,同比增盈 45 亿元;规模以上煤炭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401 元/月,比上年增加 287 元/月,上升 25.8%。今年上半年,煤炭工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原煤产量 9.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9.7;商品煤销量完成 9.15 亿吨,增长11.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2.794,同比减少 0.223。 6 月末,煤炭社会库存 1.15 亿吨,处于正常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煤炭工业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低层次的发展道路,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
6、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发展中面临着安全、资源、环境和人才短缺的巨大压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任务。(一)解决资源保障程度低、浪费严重问题,维护后代的发展权力,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资源赋存较差,人均占有量少,保障程度低,浪费和破坏严重。现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 1 万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但按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计算,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中,已发现资源量仅占资源总量的 13%。在尚未利用的资源量中,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资源量仅占 12%;详查资
7、源量占26%;普查资源量占 41%。目前,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精查储量仅 300亿吨左右。据估算,到 2010 年精查储量缺口约为 500 多亿吨,到 2020年约为 1250 亿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系不规范,出现了开发秩序混乱现象;煤炭管理机构变动频繁,政府监管力量薄弱;企业竞争激烈,资源开采挑肥丢瘦;小煤矿唯利是图,生产方式落后等,致使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在 3035%,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回收率仅为 1015%。特别是最近几年煤炭价格上涨,部分煤炭企业急功近利,采厚弃薄,采易弃难,造成资源损失浪费严重。一些可供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整装煤田被肢解
8、分割,大型煤炭企业后备资源缺乏。我们应该看到,资源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面对不可再生的资源,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现在丢失和浪费一吨煤,都将对后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强化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监管,有效解决资源管理中暴露出的上述问题,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后代发展权力的必然选择。(二)解决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问题,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我国煤矿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稳定性差。集中表现在:矿井数量多,单井规模
9、小。目前,全国各类煤矿 2.8 万处,平均生产能力约 7 万吨。其中,生产能力 1 万吨及以下的占 41%,9 万吨以上的仅占 8%。缺乏一批对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特大型煤炭企业,导致市场竞争过度。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经过大量实证调查后得出结论: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市场中,如果生产相同产品的前四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集中度)的总和低于 40%,则该行业内极可能会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2004 年,我国最大的 8 家煤炭企业总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 20.68%;前 4 家煤炭企业的集中度只有 15左右,远低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水平(澳大利亚 46%,美国 51%,南非 87%,印
10、度占 89) 。长期以来,煤炭行业重开采轻加工、重生产轻利用,致使煤矿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2004 年,全国煤炭入洗率在 35%左右,资源综合利用率为 42,煤系共生、伴生 20 多种矿产,绝大多数没有利用。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低。全国煤矿非机械化采煤占 60%左右,乡镇及个体煤矿约有一半靠原始生产方式开采,全国有 200 多万矿工还在从事手工采煤。煤矿职工队伍素质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据调查,30万吨以上大中型煤矿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 62.67%,大专以上占 5.44%,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仅占 3;30 万吨以下小型煤矿中,中专以上职工平均每矿不到 3 人。多数煤炭企业专业人才补充
11、量不足需求的 10%。县以上国有煤矿中,96%的企业缺乏机电人才,88%的企业缺少采矿人才。由于企业组织结构上存在的差距,我国煤矿市场稳定性差,煤多时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煤炭紧张时,不顾市场承受能力,煤价上涨过快,小煤矿一哄而起,死灰复燃,造成市场波动极大,既不利于用户的经营,也不利于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实践表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成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有效供应、促进煤矿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员工素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三)解决煤矿事故多发、安全形势严峻,切实维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我国煤
12、炭产量约占世界煤炭产量三分之一,但煤矿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 80%左右。尽管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水平,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乡镇煤矿办矿标准低,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的 70%以上;大中型煤矿拼设备、超能力生产现象严重。煤矿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煤矿事故频发,是煤炭工业长期负重爬坡,各种矛盾积累的集中反映。既有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差,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多,瓦斯突出机理等许多重大技术难题需要研究等因素,又有安全技术标准低,产业层次低,生产力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煤炭法律政策
13、环境不完善,执法不严和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等因素。因此,通过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煤矿安全,对有效遏制煤矿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实现煤矿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四)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问题,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我国煤炭的开发、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煤炭开采破坏了地表、地下水系,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煤矿开采每年排出地下水约 22 亿立方米,影响区域地形、地貌和植被生长。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已达 40 万公顷;煤矸石累计堆存近 40 亿吨,占用土地 1 万多公顷,且每年仍以 200300 公顷的速度增加。我国煤矿
14、年排放瓦斯 120 亿立方米,平均利用率不到 20;因煤炭燃烧每年排放的烟尘超过 1000 万吨、二氧化硫近 2000 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0、75,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75左右。目前,这些问题很严重,并随着产量增加越来越突出,有的地方已威胁人类的生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价值越来越重视,煤炭工业越来越感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压力。因此,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和矿区生态建设,将煤炭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努力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总之,建立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是新的
15、历史条件下解决煤炭工业存在诸多问题、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煤炭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对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推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二、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 ,切实抓好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重点工作最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推动煤炭工业逐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以国务院名义颁布全面促进煤炭工业发展的文件,这在新中国煤炭工业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
16、的意义,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煤矿职工的深切关怀,预示着煤炭工业辉煌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若干意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时代条件下,在认真研究世界煤炭工业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律,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吸纳近年来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根本性的纲领性文件,全面、系统、高屋建瓴地指明了煤炭工业的发展道路、实现途径和主要措施等。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强化规划和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是煤炭工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当前煤炭资
17、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勘探、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构建保障节约型煤炭资源开发监管体系。一是要强化资源的规划管理。要依法科学合理划定煤炭资源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严格按国家规划有序开发。要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对特殊和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要理顺矿业权管理与煤炭发展规划的关系,矿业权设置要和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相衔接。二是要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国家要建立煤炭地质勘探周转资金,负责投资完成煤炭资源的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详查。要统一管理煤炭资源一级探矿权市场,实行煤炭资源二级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化转让,转让收入用于煤炭资源勘探,实现
18、滚动发展。健全煤炭地质勘查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地质勘探精度,保障地质勘查质量,为合理规划和开发煤炭资源奠定基础。三是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要逐步形成矿业权价款市场发现机制,实现矿业权资产化管理。保障矿区井田的科学划分和合理开发,形成有利于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煤炭开发秩序。加快修订煤矿设计规范,严格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开发强度管理,禁止越层越界和乱挖滥采。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开采难采煤层和极薄煤层。四是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要建设促进煤炭资源节约的体制和机制,实行资源回收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完善政府调控手段,形成有利于节约煤炭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建立煤炭资源回收率专项检查制度,纠正和查处资
19、源浪费行为。完善煤炭资源有偿取得和资产化管理制度,改革资源税费计征办法,将矿井资源储量、回采率与资源税费直接挂钩,并健全煤炭生产企业资源储量管理机构,落实储量管理责任,促使煤炭企业节约煤炭资源。(二)加快结构调整,保障煤炭的稳定供应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是增强煤炭工业发展后劲、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促进煤电联营,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煤炭骨干企业”的决策,加快神东、陕北、晋中等 13 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形成稳定可靠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出口煤基地。国家继续从中央预算内投资(或国债资金)中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
20、煤炭企业上市融资,按照国家规定发行企业债券,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和发展。加强煤炭运输协调和运力建设,是保证煤炭供应的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我国资源赋存与经济发展呈逆向分布,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要加大投资力度,改革铁路和港口投资体制,鼓励企业法人、非公有资本参股建设和管理,抓紧建设和改造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出煤通道和北方煤炭下水港口,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建设,从根本上缓解交通运输对煤炭供给的制约。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煤炭供应能力的重要举措。要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打破区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21、培育和发展跨区域的煤炭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鼓励不同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实行煤电联营、煤运联营、煤炭与其他相关产业联营,尤其是要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坑口电站,培育和发展煤、电、路、港一体化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相互参股,培育和发展跨所有制的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是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主要途径。要大力推进煤矿机械化,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实现装备升级,推动科技进步。要通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技贸结合、合作制造、市场换技术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规范煤炭市场秩序,是保证煤炭供应的重要环节。要深化煤炭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